雷軍:小米這八年來的四點思考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在香港掛牌上市,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巨大寒潮之下,創下了繼阿里巴巴、Facebook之後全球科技公司第三大IPO。

自從小米上市以來,儘管IPO首日遭遇破發,但是其後的短短數個交易日,股價便持續上漲,目前總市值已達到了5200億人民幣左右,這也推動了雷軍的身家水漲船高。按持股比例來算,雷軍持股小米身家為194億美元左右,超過了劉強東、王衛、丁磊和李彥宏等大佬,位居福布斯實時富豪榜中國第6名。

從一個只有14個人的小公司,短短八年時間內,就發展成為一個行業的顛覆者,做到了傳統企業幾十年都無法達到的體量,在全球手機銷量的排行中,小米一度名列世界第四,目前已經進入了74個國家。藉助香港上市的契機,小米公司還將不斷壯大,未來不可限量。

下面將從四個不同的維度和視角來分析雷軍和小米的成功之道,或許能對創業者有所啟發。

雷軍:小米這八年來的四點思考

一,找準創業方向

2007年,雷軍揮別了奮鬥了十六年的金山,從CEO的職位上推出,實現了財務自由。

此後的一段時間,雷軍完成了從一個企業管理者變身為天使投資人的轉型,雖然還沒有很明確的投資計劃,但他已經將大方向瞄準了三個最熟悉的領域: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和社交。

在十年前,中國商業市場中最引人關注的公司是以三大門戶網站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成立於1997年的網易,成立於1998年的新浪和搜狐,當時這三家大公司,從新聞到網絡遊戲,從視頻到電子郵箱,看上去好像什麼都做,中國互聯網的創業者好像已經沒有機會了。

處於三大門戶公司壓頂,並且互聯網的黃金時代似乎正逐漸遠去,這種情況下,如果要選擇一個創業方向,雷軍應該選什麼呢?他的一個小愛好給了他靈感——手機。

雷軍的第一部手機是在金山工作時購買的,當時價格不菲,雷軍一接觸到它就被迷住了,一有時間就去琢磨手機,當時還是功能機的時代,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公司正獨領風騷。

對於雷軍來說,手機不是簡單的通信工具,而是一個集合了人類智慧的新式科技革命。當時,每當市面上有新機型問世,雷軍都會買回來研究,在金山16年,雷軍先後購買了53部手機,平均一年換三四部,是不折不扣的手機發燒友。

十年前還是PC霸主時代,人們辦公、上網、收發郵件和遊戲娛樂等等都是使用電腦來操作,當時手機上網的環境還是2G網絡,速度極其緩慢,可以說是難於上青天,上網衝浪的用戶體驗非常差,當時幾乎沒有人會覺得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會成為下一個時代風口。

但是雷軍敏銳地覺察到了商業大潮變化的先兆。

雷軍後來回憶說:“因為當年我是一個手機的發燒友,我認為手機上網是未來的趨勢,所以我鎖定一個機會,我認為未來10年是移動互聯網的天下。那是10年前我形成的一個判斷,有了這個判斷我就在想,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雷軍:小米這八年來的四點思考

二,互聯網思維

2007年,喬布斯推出了跨時代的科技產品——iPhone,不僅重新定義了手機,還給手機市場、消費者乃至整個硅谷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入口,喬布斯也由此成為千萬人膜拜的“喬幫主”,並藉此一舉把蘋果公司帶出了低谷,成為世界上股價最高的科技公司。

雷軍原本就是喬布斯的忠實粉絲,在iPhone上市後,他一共買了20多部,除了自己使用外,還送給了很多親友。看著智能手機的巨大市場和背後的歷史機遇,雷軍已經敲定了創業的方向,做一部重新塑造整個行業的手機。

智能手機開始在中國一步步被普及,2010年,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真正被撬動了,手機上網成為了即將到來的大趨勢。雷軍覺得時機成熟了,這一年的4月6日,在北京海淀保福寺附近,小米科技公司誕生。

“在那個時候,iPhone很強大,我堅信像安卓這樣開源的OS(操作系統)會在市場上流行,一定是個巨大的機會。”他後來說,“所以在當年最好的機會是做安卓手機,而且是用全新的互聯網思維做,我覺得這個機會千載難逢。”

小米科技成立後,雷軍不急於生產手機,而是將工作重心放在品牌塑造和粉絲培養上。四個月後,小米就推出了高開放性的MIUI操作系統,在短短一年內就吸引了全世界50多萬的手機發燒友,小米MUIU論壇活躍人數超過30萬,打下了良好的用戶基礎。

MIUI誕生一週年後,雷軍帶著小米手機出現在公眾面前,驚豔的外觀配合低廉的價格,讓不少消費者心動不已,而通過MIUI培育起來的數十萬米粉更是為這款手機搖旗吶喊。

2011年9月5日,小米開放網上預訂模式,12月18日面向普通消費者用戶銷售並設定了每人每兩部手機的上限,結果三個小時,就宣告了10萬部庫存全部售罄。

對此,雷軍曾經感慨的說:“小米擁有的是粉絲而非用戶,用戶跟粉絲是兩回事,用戶是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時候用你。怎麼真心真意對待你的每個用戶,怎麼讓你的粉絲支持你,這是最重要的。”

2010年前後,整個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開始起飛,短短四五年時間,整個移動互聯網在中國已經極其普及了。根據統計顯示,在中國,目前用手機端來網購的消費者比例超過了60%,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主流,雷軍如願抓住了這一波時代大潮,併成為了浪潮的引領者。

雷軍:小米這八年來的四點思考

三,新零售

從2010年成立到2015年,是小米的商業1.0時代,從2105年開始,小米正式佈局線下渠道,開始了商業2.0時代,從互聯網營銷轉向了新零售戰略。

小米成立之初針對的是廣大年輕網民群體,屬於大眾營銷的範疇。銷售模式以線上為主,全國只有22個小米之家,僅僅只起了小米手機和配件自提、售後、維修等基礎作用,當時小米被譽為“互聯網營銷明星”的稱號,也從側面證明了小米線下渠道的單薄與不足。

但在中國,目前線上只是佔有整個手機零售的15%左右,當觸碰到行業天花板時,必須要“向下看”,不說三四線城市,就是中國的農村地帶,也是一片廣闊的市場。

中國社會目前現有13.6億人口,有8億農民,農業在中國佔據非常大的比例,並且隨著4G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大部分教育程度並不高的農民也會用智能手機。農村互聯網的機會遠遠超過出大多數人的想象,快手的成功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在城市農產品的消費怎麼幫助農民生產,我覺得這是第一個大的機會;第二個大機會是農民自身的消費。今天中國的農村和城市裡我覺得差10年到20年。”雷軍說道,“我認為在未來十年,農村會有發展的巨大機會,這也是各行各業的機會。在過去2年多時間裡,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推動整個農村互聯網的進步。”

從2015年9月在北京的海淀區五彩城店成立了一個新型的小米之家後,兩三年的時間,迅速發展,目前國內擁有的小米之家零售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331家。

除了開設線下門店,小米還增加了線下銷售產品的種類,從平衡車、電飯煲到智能手環等,品類繁多。

新零售是雷軍對小米電商營銷模式的升級和補充,讓消費者獲得更全面的體驗,雖然從本質上看,小米還是以互聯網為主戰場,但是和過去相比,更加重視雙線結合的營銷理念。

只有順勢而為,才能適應新的市場需要,這次新零售和農村市場機遇,或許會像雷軍說到的:“這一次的機會在中國互聯網裡面會延續10年以上,會有好多波的機會,這個趨勢在過去2年才剛剛開始。”

雷軍:小米這八年來的四點思考

四,小米七字訣

眾所周知,小米有一個七字訣:專注,口碑,極致,快。儘管有許多人在網上對其進行解讀,彷彿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是雷軍把自己三十年的商業思維濃縮成著七個字,並不簡單。

專注,並不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而是在某一時間段內只做一件事,就如同人們常常說到的“大道至簡”,唯有專注才能做到極致,做好一個東西比做好兩個東西更難。

面對蘋果的成功,雷軍曾經評論到:“到目前為止,蘋果只做出了兩款產品,一個是iPhone,另一個是iPad,iPhone和iPad整整佔據了蘋果75% 的營業收入,而iPhone這些年來不過推出了5款手機,顏色也十分單一,但是蘋果卻成為了世界上最貴的公司。”

口碑,是“七字訣”裡最重要的一環,他說:“口碑是一切的核心,而口碑則是核心就是‘超預期’。”

當第一代小米手機生產出來之後,雷軍並沒有急著打廣告,而是帶領團隊成員去論壇發帖子,卻不透漏小米的創始人是誰,後來,美國的一個博客網站將小米第一代評為年度產品。一個公司最好的評價就是用戶的口碑,它是一個公司能否長遠發展的生命線。

極致,是小米是精神境界,也是雷軍畢生追求的事業狀態,只有以完美為目標,才能奔跑得更遠,也才能將對手遠遠甩在身後。

為了讓小米在殘酷的競爭中得以存活,雷軍以蘋果的極致精神給小米規劃了發展路線:用移動互聯網做手機,做到極致,形成不能複製和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對此,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就讚歎道:“小米模式幾乎是屬於不可複製的模式,只有雷軍這個人才能做出來。”

“快”是小米的生存法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到了一定的程度,對手就只有捱打的份兒了。唯有快,才能致勝於互聯網,才能跟上時代不掉隊。

為了應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快速變化的需求,雷軍將小米的開發週期控制在3到6個月,並要求團隊在面對米粉反饋時快速做出回應。雷軍說道:“產品一出就要秒殺對手,這樣才有意義,從來沒有人看見小李飛刀是怎麼飛出去的,因為見到的人都死了。”

延展閱讀

《口碑:雷軍和他的小米之道》

從頂層思維、產品思維、價格思維、推廣與傳播思維、渠道思維、互聯網未來思維等六個方面,對雷軍的互聯網營銷思維按照理論框架進行了全面的總結。透過分析與研究,將小米成功背後的深層因素剖析、展現在讀者面前,挖掘出“小米現象”背後的管理價值。

雷軍:小米這八年來的四點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