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爲什麼太白?獨自綻放的青蓮

李白為什麼太白?獨自綻放的青蓮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李白,相信只要是中國人,應該沒人不知道他是誰。

而他所創作的《將進酒》更是千古流傳,大多數人即使不能通篇背誦,也總知道這開頭的兩句。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那時年少,未曾深思過其中之意,只覺得詞句磅礴大氣,起伏跌宕,完全彰顯出詩人豪縱狂放的個性。

多年過去,在這繁重的生活,與機械性的工作中,也沒什麼精力再去通讀和琢磨。就在幾日前,一個巧合的時機,當我再次看到這首傳世之作時,我竟發現,原來這首詩中竟帶著難以言語的失望與悲憤。我一直對李白沒有過於深入的瞭解,之前一直也認為他是生於大唐盛世的浪漫主義詩人,其性情該是豪邁瀟灑,孤高傲視,所著詩文多也多是語句磅礴,華美壯闊。我很疑問,這樣一個人,怎麼會在詩中流露出如此悲愴之情。於是,又開始查閱資料,研究起這位盛唐的偉大詩人。

李白為什麼太白?獨自綻放的青蓮

李白的一生是複雜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濟蒼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遺世獨立的思想,追求絕對自由,卓爾不群蔑視世間一切。他還深受遊俠思想影響,敢於蔑視封建秩序,敢於打破傳統偶像。

在政治追求上,李白的理想宏遠,懷有“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的志向。當他42歲時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之際,便寫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詞句中就可以看出,李白對入仕的心情是何等的激盪興奮。

文人入仕為官除了伸展抱負之外,更想要高居廟堂,留名千古。而李白則不然,或許是因為道家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他所追求的是,“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畢,然後與陶朱、留侯,浮五湖,戲滄洲,不足為難矣。即僕林下之所隱容,豈不大哉?”

所以,高居廟堂永遠不是李白的最終理想,他的理想之是施展其治國之道,使得天下安穩,百姓安居,而後全身而退,遊歷於五湖九州之內,仗劍把酒,做一個逍遙的遊俠詩人即可。如此瀟灑的性情,我也當真嚮往。

然而,李白的理想志向,在那個年代,卻沒有得到施展。當時的唐玄宗已經變得昏庸腐朽,再不具備壯年時的英明決斷,他召李白入仕,也並不打算讓他施展“經世濟國”的才能,而是因為看重他的詩詞才華,想要利用他的文墨本領來為皇家粉飾門面而已。所以,李白在入仕的三年中,並未獲得實在的權利,反而像一個工具,一個擺設的花瓶.做過最大的官是翰林待詔,六品。唐初,凡文辭經學之士及醫卜等有專長者,均待詔值日於翰林院,以備傳喚。相當與御用文人,每天做的事就是寫些歌功頌德的肉麻的詩。

在這段期間,也讓李白明顯感受到了宮廷的中黑暗、腐敗的一面和權臣之間勾心鬥角醜惡,這令他感到非常的失望。他的性格本來就非常清高孤傲,當皇帝的工具做雖說心中難過,卻還可以容忍,畢竟皇帝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可要他去巴結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這等權臣小人,那對於李白這種傲視權貴的人是絕對做不到、也不屑於去做的!

可是,在一個腐朽汙濁的環境中,如果一個人過於清明高傲,那麼所有人都會視他為仇敵。李白也是如此,所以在天寶三年,李白在備受排擠的情況下毅然辭官,唐玄宗也毫不猶豫的馬上批准,賜金放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就這樣體面的離開了長安。在朝廷的時間雖短,卻使李白看到了朝廷的沒落與腐敗,因此,李白的詩歌受到了極深的影響。入仕之前,李白的詩歌大部分曲調昂揚,對自己的能力以及前途充滿了自信。但是在離開長安之後,功名挫折帶來的迷惘感、知音難遇的寂寞感、宦途艱難的悲憤感、生命促迫的憂患感,使李白在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生活在失望、迷茫、痛苦的情感煎熬中,因此,即便李白性情再是灑脫,詩歌中也難免出現悲愴、憤懣、失落。

就像離開長安時,寫出了《梁甫吟》

長嘯梁父吟,何日見陽春?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

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入門不拜逞雄辨,兩女輟洗來趨風。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轉蓬。

狂客落拓尚如此,何況我輩當群雄!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

倏爍晦冥起風雨,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觸關閽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猰貐磨牙競人肉,騶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雕虎,側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

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

梁父吟,聲正悲。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風雲感會起屠釣,大人臲阢當安之。

這首詩充分表達了他遭受挫折的憤恨,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願望。

李白為什麼太白?獨自綻放的青蓮

李白的一生充滿了矛盾,雖然才名遠播天下,卻因為朝堂腐朽,使其有志而不得以施展,晚年更是因為捲入“永王之亂”而流放夜郎。他是一個成功而偉大的詩人,可在政治理想上卻成了一個永遠的失敗者。我想,這該是李白心中的痛楚吧。

世人敬仰李白,我想絕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才華。對我來說,我所欣賞的更多是他灑脫自信的性情。仔細想想,他這一世無論受到何種挫折,也從未喪失其高傲的風骨及胸中的自信,在他的詩文中,可以有無邊的憤怒、淡淡的悲傷、隱約的頹喪,卻永遠不曾有過絲毫的自卑!

這一點,在殘忍的現實中,也許只有你可以做到,也許只有你的白才是現實無情的唯一背景。

我醉了,該去休息了……

“太白兄,你這一千二百年前狂放的詩人、灑脫的醉仙

,我希望能有一日,可在醉後入夢,與你暢談對飲,虛幻且真實的感受一下,你那令我心馳神往的豪情!若能得此一夢,當真快哉!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