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每天準時準點發燒,難道是中邪?

42歲的陳女士和丈夫都是湖南張家界人,在株洲開了一家活羊活狗屠宰場已經十幾年時間。5月下旬開始,陳女士每天下午總覺得身上有點發熱,呼出的氣都是熱熱的,症狀也越來越明顯。5月26日開始,陳女士每天下午開始有意識地測量體溫,果不其然是發燒了,而且伴有出汗乏力等症狀。

陳女士說,雖然體溫只有38度左右,但是讓人覺得奇怪的是這個燒發的非常準時準點,每天下午一點到晚上一點,哪怕中午十二點五十量體溫,都是正常的。雖然心存疑慮,但是由於溫度不是很高,她也沒有放在心上。

一女子每天準時準點發燒,難道是中邪?

幾天前症狀加重,家人便將她送到株洲市中心醫院急診科,結果被確診感染了布魯氏桿菌。目前經過9天的治療,陳女士已於6月12日好轉出院。

布魯氏桿菌是什麼?

一女子每天準時準點發燒,難道是中邪?

株洲市中心醫院急診ICU主任譚鈺珍介紹:陳女士感染的這種布魯氏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不運動細菌,可以在很多種家畜體內存活。布氏桿菌屬有六種:馬耳他布氏桿菌(羊型布氏桿菌)、流產布氏桿菌(牛型布氏桿菌)、豬布氏桿菌和狗布氏桿菌、林鼠布氏桿菌、綿羊布氏桿菌。引起人類疾病的有羊、牛、豬和狗布魯菌,其中羊種布魯氏桿菌致病力最強,佔50%以上。

布魯氏桿菌的傳播途徑

布魯氏桿菌一般寄生在牛、羊、狗、豬等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動物體內。病原體是通過感染的動物(人畜共患病)的排洩物和汙染的食物進行傳播的。布魯氏桿菌可寄宿在綿羊、山羊、豬、牛和狗等動物身上,人類通常通過接觸受感染動物的分泌物,或進食受汙染的肉類或奶製品而遭感染,人與人之間的傳染較罕見,其病徵與流行性感冒相似。

一女子每天準時準點發燒,難道是中邪?

人通常因接觸受感染動物的分泌物,或者吃了這些動物製成且滅菌不充分的肉類和奶製品等而患病,陳女士很可能就是因為家裡的活羊活狗被傳染的。人傳人的情況比較罕見,傳播途徑也侷限在哺乳、性行為、器官移植等幾項。這樣的傳播特點使此病在我國的分佈特點有明顯的地域性--多發於內蒙古、東北和西北,在南方很少見。譚鈺珍主任說陳女士還是她接診的第一例布魯氏病患者。

對於普通人--特別是城裡人而言,總體感染風險要低得多,但為了追求所謂的"原生態"而飲用未經滅菌的乳製品甚至生奶,則是給布魯氏桿菌鋪設了一條"進城專用道"。

出現以下症狀要當心

譚鈺珍介紹:該病的臨床症狀與流行性感冒類似,疾病不會自行痊癒或轉變成慢性病。布病患者體檢時還可看到某些部位淋巴結腫大(部、腋下、鼠蹊部等),肝、脾腫大等,該病潛伏期2周至6個月。

布魯氏桿菌病,早期開始發病時會伴隨著中度發燒,體溫可達38-40度,不同人發燒的熱型差別較大。有的人體溫並不太高,波動於37-38度之間,持續時間長,處於長期低熱狀態;有的人體溫呈波浪狀,即高熱幾天,體溫降下來幾天,又開始高,反覆多次,所以布病又稱浪狀熱。急性發作時夜間發燒會加重,肝大、脾大或淋巴結腫大是這個時期的特徵,另一個特點是患者多汗,尤其發病初期更為明顯,晚上汗更多,汗質粘稠,多出現在頭胸部等。

布魯氏桿菌病,晚期可能出現喪失勞動能力、臥床不起、神經或精神方面的症狀。1/3的患者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功能減退,致機體失去了免疫穩定作用,也可能是疾病慢性化的原因之一。

布魯氏桿菌病引發的慢性疾病,臨床症狀有很多種,可能導致多個器官或臟器系統,骨骼或關節的病變。患者還經常出現骨關節疼痛、腫脹等。發病初期不明顯,體溫逐漸下降時骨關節症狀相繼出現。疼痛或骨關節活動障礙的部位多見於大關節。如,腰、骶、髖、肩、肘、膝等關節。常易誤診為風溼病。男患者易出現睪丸腫大(單例), 女患者可有月經不調, 流產, 白帶過多等。布魯氏桿菌病還會引起細菌性心內膜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有生命危險。

陳女士丈夫告訴醫生,自己有一位也是做屠宰生意的朋友曾經患過此病,由於南方少見這種病,一直誤當感冒治療不見好轉,輾轉多家醫院才查出病因,沒想到自己妻子也患上了該病,幸好株洲市中心醫院的醫生細心專業,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專家提醒

一女子每天準時準點發燒,難道是中邪?

譚鈺珍提醒,布病是可防可治的。預防此類疾病不難,只要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牛羊肉,不喝未加工的奶類;吃火鍋、鐵板或燒烤時,一定要將肉煮熟;胎盤是病畜含菌最多的部位,儘量不吃,如果吃的話最好不要自己加工烹飪;做牛羊肉菜餚時,儘量帶手套洗肉、切肉。一旦發現家中牲畜有死亡,或者是有流產、死胎的,要馬上隔離,並上報防疫站。最重要的一點,一旦發現有任何的不適,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並向醫生詳細說明近期接觸了哪些動物,以免誤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