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第59期

第七章德育

1.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的性质: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

3.德育的意义: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的功能

社会性功能

有利于政治关系的再生产;有利于政治意识观念与政治舆论的生产与传播;有利于政治行动的引导

个体性功能

生存、发展和享用(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

5.德育目标的作用:导向作用;选择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控制和评价作用。

6.德育的任务: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7.学校德育的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是形成少年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8.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时代特征和学生的思想特点,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9.我国学校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的永恒主题。

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包括生活理想、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

集体主义教育

社会道德原则的核心。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

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学会善意待人;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品质。

民主与法制教育

民主法制教育是关于法律、纪律、民主、法制的意识与观念的教育。

自觉纪律教育

纪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对一定集体全体成员而言必须遵守的规则、章程、制度等。

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是时代发展赋予学校德育的新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

10.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1.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受教育者、教育者、德育方法和德育内容。

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4.道德认识是前提和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它是将道德体验转化为道德需要的关键因素。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道德行为是关键,是衡量个体思想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志。

15.我国中小学基本德育原则:社会主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6.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17.常用的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评比竞赛法;奖励与惩罚法(品德评价法);指导自我教育法。

18.德育工作新形式: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

19.当代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皮亚杰提出的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班杜拉提出的社会模仿模式等。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

20.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过程。

21.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22.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