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感谢扶贫好政策!”贫困户吴厚银养鳝致富梦想成真

【关注扶贫】通讯员邱丽霞,编辑发布:黎海滨

湖北鄂州:“感谢扶贫好政策!”贫困户吴厚银养鳝致富梦想成真

“前后养了七八年黄鳝了,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问题,一直都在亏。去年和今年两年间,农商银行免息提供了8万元贷款,终于让我养鳝致富梦想成真。感谢扶贫好政策!”7月16日,落日余晖下,吴厚银站在自家的黄鳝养殖鱼塘前,脸上绽放出纯朴的笑容。

吴厚银系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杜山镇柯营村6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所在的柯营村,是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驻点扶贫村。去年以来,他在驻村干部的倾力帮扶下,在金融扶贫贷款资金的支持下,精心科学养殖黄鳝,产量可观,销路通畅,一年获得了近15万元纯利润,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说起吴厚银家里的情况,驻村干部们以及与他打交道多次的杜山镇农商行行长周森最清楚。据他们介绍:吴厚银家一共4口人,老婆和大儿子都患有精神疾病,过去就医吃药花费不少,负担很重。他家曾一度是扶贫干部们心中的老大难。扶贫干部们得知吴厚银老实、勤快,纷纷为他谋求脱贫致富的方法。了解到吴厚银一直在尝试养殖黄鳝,却因技术不过关、缺乏资金等原因导致亏本。驻村干部联合镇扶贫办的同志,积极帮他办理了金融扶贫贷款,并鼓励他参加“送科技”下乡的技术培训。

湖北鄂州:“感谢扶贫好政策!”贫困户吴厚银养鳝致富梦想成真

渔舟唱晚中,柯营村6组的黄鳝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

“养殖黄鳝,从不怕难。”吴国银鼓起干劲,继续在摸索中前进。5月放鳝苗,11月底销售即可结束。黄鳝养殖周期短,市场价每斤可卖到30元左右,不出意外,收益相当可观。吴厚银依靠自家的鱼塘,另租来一口塘,2口塘共20多亩水面,精心规划养殖。为了防控养殖风险,吴厚银采用分步放养、立体养殖等方式,在鱼塘里放养了四大家鱼,减轻了投资压力,给每口鱼塘提高了4000元左右的养殖附加值,去年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获得净利润15万元。

有了养殖成功的经验,吴厚银心中更有底了。2018年,他决定扩大规模,帮带其他邻近贫困户一起致富。这个做法得到了村干部的支持。今年吴厚银已投资了20万元,将同组贫困户龙桂林家几乎零收益的12亩鱼塘水面流转承包过来,发展黄鳝养殖,规模扩大到3口鱼塘,水面达30多亩。龙桂林获得鱼塘租金收益每年4000元,同时在自家鱼塘还可放养四大家鱼,采取立体养殖增强收入。“一根苦藤结的瓜,天下穷人是一家。”吴厚银的想法很朴素,既然这条路可以走,他就愿意吃苦,也想带领像他一样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5月,吴厚银在大棚育黄鳝苗时,死亡2千斤黄鳝苗,损失了近4万元。驻村第一书记董文生听说后忧心忡忡,担心吴厚银承受不了打击,于第一时间赶到他的塘边了解情况,没想到他乐观地说:“4万元损失是预期内的,没有打乱我的计划,不用担心。我现在已将鱼塘围栏里放养的黄鳝转入大棚,通过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如今已达到“成活率高、产量较大、收益丰厚”的标准,我家的黄鳝被大家称为“黄金黄鳝”呢!净利润可望突破去年。”看到吴厚银一脸的自豪,董书记彻底放心了。

“身为贫困户并不可怕,只依赖等、靠、要才可怕!吴厚银就是要用他自身的事例证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路也是可以越走越宽阔的!”董书记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吴厚银的影响下,他周边的七八户村民今年也加大了黄鳝养殖投入,与吴厚银家的养殖基地一起形成了近百亩的规模。

区镇村各级扶贫部门非常重视吴厚银“黄鳝养殖”这棵产业扶贫幼苗的健康成长,在全区2018年“1+8+N”政策推行下,对标吴厚银的家庭情况,落实了他妻子和小儿子的残疾低保待遇和健康扶贫政策。诊病住院都不成负担,彻底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帮扶干部们正在努力为他家争取落实今年出台的水产业扶贫实施政策,确保贫困户能够应享尽享扶贫政策。在各级扶贫政策的叠加扶持下,不难想象,吴厚银的致富路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