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扶贫」宏河镇王万斌:把聚宝庄变成聚宝盆

「聚焦扶贫」宏河镇王万斌:把聚宝庄变成聚宝盆

致富

脱贫

7月的清水河山青水绿天蓝,距县城约16公里的宏河镇聚宝庄村,连片的葡萄大棚里,绿藤环绕的架子上,串串饱满多汁的葡萄坠满枝头。村委书记王万斌就是凭借这些葡萄带领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聚焦扶贫」宏河镇王万斌:把聚宝庄变成聚宝盆

村民收获大棚葡萄

村民刘喜梅边摘葡萄边高兴地介绍:“过去,就种点地靠天吃饭。即使赶上好年景,辛辛苦苦在地里一年忙到头,人均收入也不到1000元。如今,我们不用再顶着烈日看天吃饭了,村里建起了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在园区的大棚里摘葡萄、修枝剪叶,每月就能收入3000到4500多元,这是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这得感谢好政策!感谢王万斌!”

刘喜梅口中的王万斌,正是清水河县宏河镇聚宝庄村的村委书记,也是现代设施农业园区的创立者。

「聚焦扶贫」宏河镇王万斌:把聚宝庄变成聚宝盆

王万斌正在帮村民打理葡萄

聚宝庄村委会主任张满贵告诉记者:“聚宝庄村的常住户有132户432人,多为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0户169人。回到家乡寻找创业项目的王万斌看到聚宝庄村贫困的根源在于:没有产业支撑,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脱贫。他开始四处考察取经……最终,决定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种植经济作物,建立设施农业园区,为贫困户增收制定脱贫计划,使贫困户获得资产性、劳务性、财产性和生产性4个方面的收入。”

「聚焦扶贫」宏河镇王万斌:把聚宝庄变成聚宝盆

远远看去聚宝庄的葡萄大棚已成规模

“我们先流转周边村民和贫困户手里荒废闲置的土地,让大家获得财产性收入。从贫困户手中每流转1亩地,贫困户便可获得流转费用150元,每亩流转期为11年,这样计算下来,每亩可一次性获得固定流转收入1650元,让贫困户坐在家里收钱。”王万斌接着说,“我借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惠民政策,利用流转来的1300亩土地,在村里打造了聚宝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建立了葡萄基地,89栋厚墙体温室大棚拔地而起,集中发展设施葡萄产业,让贫困村民靠种葡萄获得生产收入。”

「聚焦扶贫」宏河镇王万斌:把聚宝庄变成聚宝盆

村民正在采摘葡萄

一开始,村民们对葡萄的生长习性并不了解,纷纷摇头说:“这旱地连庄稼都长不好,能长出啥好葡萄呢?”

王万斌和村干部们挨家挨户耐心讲解,并向村民保证道:“你们只管劳动挣钱,其他投资费用和投资风险及收购、销售等都由我们来承担。”

「聚焦扶贫」宏河镇王万斌:把聚宝庄变成聚宝盆

村民展示刚收获的葡萄

吃了定心丸的村民心里的顾虑慢慢打消了,不少贫困户主动报名参与葡萄种植。刘喜梅将家里的庄稼地扔给爱人,自己一门心思扑到葡萄地里,第一个月她就拿到工资2400多元,以后月月按时领工资,到了年底还分了红。现在,她的工资涨到了3000多元,过上了期盼已久的舒坦日子。

贫困村民秦海泉下肢残疾,行走困难,过去仅靠微薄的低保金生活。在王万斌的帮助下,秦海泉进园区干起了清洁工的活儿,每月能拿到3000元的固定工资。去年,还为下肢瘫痪的儿子娶了媳妇儿,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聚焦扶贫」宏河镇王万斌:把聚宝庄变成聚宝盆

在大棚的庇护下旱地葡萄也能健硕成长

“不仅是他们两户过上了好日子,聚宝庄村原有的69个贫困户也都依靠葡萄产业脱了贫。”王万斌自豪地说。

听王万斌介绍,为了让葡萄种植更加科学规范,达到高品质的无公害标准,赢得更广泛的消费市场,王万斌从各地引进10个不同口感的葡萄品种,还聘请山东葡萄种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管护,保证温室大棚和旱地种植的葡萄长势喜人。

「聚焦扶贫」宏河镇王万斌:把聚宝庄变成聚宝盆

葡萄长势喜人

据了解,每年5月开始,大棚葡萄和旱地葡萄相接,采摘时间可持续4到5个月,大部分直销呼和浩特市美通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年亩产葡萄达5000多斤,纯收入3万多元。

截至目前,聚宝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的厚墙体温室已增至143座,葡萄种植达到100多亩;还增种了樱桃5000株,旱地葡萄500亩。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净利润600万元。

说起王万斌,清水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石潮瑞不禁赞叹道:“王万斌是在清水河干旱的土地上,第一个种葡萄,并带领村民赚大钱的人。他的返乡创业,打破了村民固有的想法,让贫困村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聚宝庄从过去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变成了现在家家奔小康的‘聚宝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