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最早成立的同盟会机构“乐群书室”是如何进行革命活动的?

1906年冯自由被委任为香港同盟会分会会长。根据《革命逸史》记载,冯自由派阮亦周、刘思复、刘樾航等到澳门,在荷兰园和隆街21号设立同盟会机关,对外称“乐群书室”,作为宣传工作之用。乐群书室的成立,象征了澳门革命活动的进一步确立。

澳门最早成立的同盟会机构“乐群书室”是如何进行革命活动的?

冯自由

冯自由没有过问澳门分会事务,而是依靠阮亦周、刘思复、刘樾航三人来建立。根据《辛亥革命回忆录》所载,当时乐群书室是“刘思复曾假其地试验炸弹炸药”。但是,刘思复并没有在澳门以炸药攻击保皇派人士或任何官员,而是把他试验的成果,在日后亲自对付水师提督李准,以及在1911年8月炸死钦差大臣凤山。所以,澳门乐群书室也就是刘思复的炸药暗杀实验室。

澳门最早成立的同盟会机构“乐群书室”是如何进行革命活动的?

水师提督李准

乐群书室的“炸弹炸药”实验必定是秘密进行的,而且非常危险。也许如此,乐群书室“然成立数月,仅得基本会员数人,不得已宣布解散”。究竟“数月”之间吸收过多少新会员,冯自由在记载中语焉不详,也找不到其他有关的史料作对照。从日后的记载中,也从没有一位革命者是自称在“乐群书室”加入同盟会的,从和冯自由所称“仅得基本会员数人”一句可知,很可能是从未招收到新会员,只有原本派来的阮亦周、刘思复、刘樾航三位“基本会员”而已!

澳门最早成立的同盟会机构“乐群书室”是如何进行革命活动的?

刘思复

同盟会乐群书室在澳门的组织规模有限,而且又没有力量进行武装起义或主动对外宣传。所以在1905年至1906年的《澳门宪报》、《德臣西报》、《香港孖剌西报》、《申报》、《士蔑西报》、《华字日报》、《东方杂志》、《南华早报》等葡文、中文、英文报刊以及澳葡政府的档案目录中,均找不到乐群书室活动的记录。

虽然乐群书室只维持半年,在澳门清末民初20多年的革命历史中,看似微不足道,但事实上乐群书室的失败经验却为革命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义。从现存仅有的记载来看,似乎乐群书室并未主动在街上宣传,或举行大型活动以作招徕,反映了当时革命仍然是处于十分初步的阶段,在开设了第一个同盟会的机构后,未能在这个基础再加发挥。因此,国民革命在澳门的机构亦以半年后“仅得基本会员数人”而结束。

谭永年和甄冠南分析当时“是以保皇会和革命党在澳门并没有发生很大的作用,甚且中途消沉”。究其原因,由于同盟会可以从日本调到粤港澳活动的只有冯自由,尽管他可以发挥在香港与李煜堂一家的人脉优势,却忽略广州和澳门革命发展的机会。不过,在有限的条件下,同盟会仍然能够建立乐群书室,也可说是革命难能可贵的第一步。澳门的同盟会会员在乐群书室招揽不到革命同志后,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普罗大众上。革命的策略也包括了通过没有固定地点的新式粤剧团为平民大众表演带有革命宣传意义的剧目;同时,同盟会在澳门仍然以文教组织为他们的分会机构,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直到同盟会南方支部在1909年成立之后,革命势力重整旗鼓,在澳门的活动才有更大规模的新进展。

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卷》,2015年版。

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 萧宸轩

最近支付宝有给大家发福利了,而且福利还很丰厚,话不多说,看看也大家能领多少!

澳门最早成立的同盟会机构“乐群书室”是如何进行革命活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