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代老板谈新农村建设,村民收入不增加,乡村振兴是做梦

关于乡村振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视角也看法。确实,乡村振兴是个很大的命题。笔者最近基于一个项目,已经从很多个角度,对于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来进行了解读。昨天,笔者有幸接触到这个项目的实际承建方的某老总,在对于中国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中,一些独到的见解跟观点,发人深思。

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归根来讲就是理顺,解决好“人、地、钱”的互联关系。

乡村要振兴,产业引入是关键!村子存在的根本,不是修了多少条路,也不是装了多少盏灯,刷了多少堵墙。而是在于人,这个村子里还有多少人。人都留不住,谈乡村振兴就是做梦。

如何能让村子里的人留下来?如何让离开村子的人,再回流回来?无外乎一个钱字...

必须要让村民增加收入,能够在家门口把钱赚到。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修再多的路,刷再多的墙也是白搭...

原因很简单,待在村里没钱,迟早村民还是会流失......

农二代老板谈新农村建设,村民收入不增加,乡村振兴是做梦

改造后,修建的村民活动场地

乡村振兴需要人,人在村里生活需要钱,村民在村里拿什么来赚钱?

村里最多的就是土地,土地能生万物,怎么就不能生钱?

所以,在探讨乡村振兴时,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优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个地方,它有什么样的优势资源,能够进行怎样的产业引入和产业延伸。如何让这个地能生钱?

这才是最核心需要考虑的问题。

美丽乡村项目,应该产业先行,切实解决村民收入问题。精准对接+专业服务,才是解决农村产业引入的必然之路。

比如这个项目所在地,交通区位一般,距离城市也稍远,想要开发旅游,这里的风景也并无特别突出的一点。地块地貌又不能进行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

貌似好像没有什么其他的突出点,但是这里有一点很突出,就是环境水质特别好,远离城市,基本无工业污染。在实际项目的调研过程中,通过对这里的土样和水样的采集,再综合分析这里的溪流、山地和稻田的特性。

还是得走特色农产品的路线,首先第一步引进的就是,最近大热的小龙虾项目。在相关农业技术机构的指导帮助下,这里率先进行稻虾混合的新型农业模式。在对原有的土地进行整合整治之后,进行了快速试点,迅速取得了经济效益。

农二代老板谈新农村建设,村民收入不增加,乡村振兴是做梦

村里道路拓宽中,边上那颗树得以保留

同时,发现这个地方的小溪纵横,且泉水清冽,植被丰茂。又针对性的对这里进行了人工娃娃鱼养殖产业的引入。两年时间过去,已经直接为这个村子,切实新增了超过百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也超过了三千,这几乎是之前,这个地方的单纯依靠种地,之前的人均年收入了。

产业的逐渐兴旺,需要快速的货物流转,原有的道路已经逐渐不再能够满足现有的需求。

这个时候,再来提乡村改造项目,村民才会比较配合,原因很简单,并不是村民短视,也不是村民没有渴望新生活的想法。受限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做任何项目,都是需要花钱的。村民手里没有钱,项目怎么做?难道单纯靠国家拨款?

要切实让村民都赚到钱,手里也有点闲钱,实质性的受到了益处,这个时候再来做乡村改造项目。就顺利成章了很多,当时安排驻村的人员,继续负责这个项目的进程。

项目负责人员,必须对这个地方熟门熟路,有了群众基础,项目推进就快。

要切实让村民都赚到钱,手里也有点闲钱,实质性的受到了益处,这个时候再来做乡村改造项目。就顺利成章了很多,当时安排驻村的人员,继续负责这个项目的进程。

村里修路,要进行拓宽取直,村里的住户,又多是犬牙交错。拆了东家的墙,砍了西家的树,挪了南家的洗衣台,这些几乎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完全不了解这个村庄情况的生人,在这里不用提开展工作,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去一个村民家调研,都可能被村民家的狗咬到。这里绝不是开玩笑,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现象。

农二代老板谈新农村建设,村民收入不增加,乡村振兴是做梦

村里联外道路,拓宽后的实景

村民说到乡村改造。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自己住房的下水及排污问题,之前负责在这里驻扎的公司负责人,清晰这个村子的情况。了解这个村子的民情。

也清楚这个村子,村民的组成主题是一个梁姓的大家族。想要在这里,开展工作,不得到这个家族的认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在农村开展工作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农村,除去眼睛能见到的,以村集体,生产队这样的组织架构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就是这个地方的以姓氏和家族为隐形架构的传统划分。

一个村子里的绝对权威,除去村委会,还有就是这样的德高望重者。有了这样的意识,开展工作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最后才能得到皆大欢喜的局面。

农二代老板谈新农村建设,村民收入不增加,乡村振兴是做梦

中国农业新闻网粉丝突破50万。

一篇文章阅读量突破三百三十万的网站

农二代老板谈新农村建设,村民收入不增加,乡村振兴是做梦

中国农业新闻网介绍: 中国农业新闻网是全国唯一一家具有中国农业新闻网合法名称的农业专业网站。 中国农业新闻网十分重视网站保护,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中国农业新闻网.com、中国农业新闻网.cn、农业新闻网.中国、农业新闻网.com、农业新闻网.cn、农业新闻.中国、农业新闻.com、农业新闻.cn等都属于我们公司。对中国农业新闻网进行了很好地保护,使那些假冒中国农业新闻网的网站无地自容。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中国农业新闻网又理所当然拥有了中国农业新闻网腾讯公众号,中国农业新闻网百度直达号,百家号以及各主要网站微博,以及百度、360、搜狗、必应、知乎等注册用户均属于中国农业新闻网。头条号中的“农业新闻”即是中国农业新闻网倾心打造的,便于搜索和关注的头条号。

谁有思想,谁有发展思路,谁能让企业腾飞,谁就会拥有未来。我们在农业互联网行业辛勤耕耘近二十年,我们拥有含金量十足的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科技创新立项,以及未来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思路。中国农业新闻网的成立(包括对所有域名的保护)足以证明我们的前瞻,中国农业新闻网不靠收取费用运营到今天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实力。2018是农业互联网腾飞的一年,农业文化产业网络媒体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上市,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正在行动~!

目前国家处于和谐共赢,共同发展的大时代。谁都知道依靠强权,单打独斗不可能拥有未来。希望有意合作、共谋发展的有识之士,拿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具体方案,共同把中国农业新闻网办好,为我国农业发展出力,为我国农业互联网发展出力。

农二代老板谈新农村建设,村民收入不增加,乡村振兴是做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