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公主:一人撬动历史,巾帼改变天山 历经三个丈夫,一生为国

解忧公主:一人撬动历史,巾帼改变天山 历经三个丈夫,一生为国

解忧公主出身皇族,她的祖父是楚王刘戊。汉景帝三年,刘戊起兵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解忧的家族成为罪人。太初二年,乌孙国派使者来到长安,希望汉廷能再派一位公主和亲(之前和亲的细君公主病逝),汉武帝答应了乌孙国的请求,将罪臣之女解忧封为公主,派去乌孙和亲。从这时起,解忧公主就背负起了为大汉联合西域共抗匈奴的重任。

解忧公主:一人撬动历史,巾帼改变天山 历经三个丈夫,一生为国

解忧公主嫁给了当时乌孙王军须靡为右夫人,位居另一位匈奴和亲公主左夫人之下。在乌孙国,解忧公主的处境并不好。首先,解忧公主身份低于左夫人,嫁到乌孙多年不孕,受到了冷落,而匈奴公主却诞下一子泥靡,成为了王位继承人;其次,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失利多,乌孙倒戈匈奴。直到乌孙王军须靡病逝,解忧公主的处境出现了转机。因为泥靡年幼不能继承王位,于是军须靡立下遗嘱,让自己的堂弟翁归靡继承王位,等到泥靡长大后,再将王位归还给他。

按照乌孙习俗,解忧公主和匈奴公主又嫁给了新王翁归靡(号称肥王)。肥王待解忧公主非常好,解忧公主也喜欢肥王。更值得欣慰的是,解忧公主接连诞下三子:元贵靡、万年、大乐,以及两女:弟史和素光。解忧的长子元贵靡被立为乌孙王位继承人,次子万年成为莎车国的国王,长女弟史成为龟兹国王的夫人。

解忧公主:一人撬动历史,巾帼改变天山 历经三个丈夫,一生为国

解忧公主在乌孙的地位一时风光无二,翁归靡对解忧公主关怀备至,言听计从,乌孙与汉之间书信、使节往来不断,共同进退,与匈奴渐渐疏远。在这期间,汉朝的西北边疆安然无事,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这也使得丝绸之路繁荣一时,汉朝的影响力进一步播撒到天山南北,西域诸国都争相与汉交好。在解忧公主的努力下,汉朝的和亲政策终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然而,好景不长,匈奴被乌孙亲汉和解忧公主在乌孙的风光激怒了。而此时,汉朝已国力衰退,汉昭帝病重,无暇西顾。匈奴在多番向乌孙施压无果的情况下,出兵要求乌孙交出解忧公主,并要求乌孙断绝与汉朝的往来。

在这一危急时刻,解忧公主展现了她杰出的政治能力。一方面她顶住国内倾向匈奴人士的压力,劝服翁归靡组织乌孙的军队抵抗匈奴兵,另一方面,她上书汉廷,请求朝廷发兵解围。然而,此时汉昭帝病危,朝廷无暇顾及解忧公主的请求。解忧公主把重心转向抵抗匈奴大军,团结乌孙的力量使匈奴始终不能攻破乌孙国。

在汉宣帝即位后,解忧公主再次上书求援,依旧没有得到答复。直到即位两年后,汉宣帝毅然决定出兵十五万,兵分五路与乌孙共击匈奴,并派校尉常惠前往乌孙帮助作战。

公元前71年,常惠联合乌孙大败匈奴。匈奴受到重创。于是汉朝与匈奴在西域的实力发生了大逆转,汉朝在西域的威望空前高涨,翁归靡更是上书汉廷,请求为自己的儿子元贵靡再迎娶一位汉家公主。汉宣帝立即册封解忧的侄女刘相夫为公主,并让她学习乌孙语言,为成为新国母做准备。

就在汉朝的和亲公主还未出塞的时候,肥王病逝。如果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顺利迎娶汉朝公主,那么就可以名正言顺继承乌孙王位。然而,形势改变了,按照上代国王遗愿,肥王的侄子:泥靡要继承乌孙国的王位。王权争锋之后,泥靡成为了新乌孙国王。朝廷见解忧公主的儿子没能成为乌孙国王,立即单方面取消婚约,使得解忧公主在乌孙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为了维护汉朝在乌孙的势力,解忧公主毅然再嫁泥靡(狂王),并与其生下一子鸱靡。狂王性格残暴,与解忧公主相处得非常不好。解忧公主看到乌孙上下对狂王怨声载道,决定抓住时机,铲除狂王。解忧联合出使乌孙的汉朝使者,为狂王摆下了“鸿门宴”,准备刺杀狂王。

然而刺杀出现了意外,狂王负伤而逃,乌就屠(匈奴公主的儿子)也仓皇出逃。双方终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狂王迅速带兵将解忧公主和汉朝使臣包围在乌孙都城赤谷城。汉朝的西域都护府立即发兵解围,将参与刺杀的使臣押回长安斩首,再派使臣张翁前往审理此案,安抚狂王,以求和解。这本来是走个形式,意在暂且平息事端,趁机削弱狂王。可是愚蠢的张翁竟然没能理解朝廷与解忧公主的默契,在审理的时候揪住解忧公主的头发破口大骂。解忧再次秘密上书汉宣帝,朝廷下令押回张翁斩首,而与张翁同去的副使也因白白错过了杀死狂王的大好机会,回到长安后被施以宫刑。

乌就屠趁乱逃到北山,扬言匈奴即将出兵平乱,乌孙国内的亲匈奴势力立刻归附,与汉朝的西域都护府的大军对峙。女外交家冯嫽(解忧公主侍女)挺身而出,最终劝服乌就屠。

汉宣帝得知此事后,征召冯嫽万里入朝,详细了解事情始末,并委任冯嫽为汉朝使节,代表天子出使西域各国。

冯嫽不辱使命,经过游说使得乌孙愿意归顺汉朝。乌孙国一分为二,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为大国王,乌就屠为小国王。

然而,天不垂怜,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和幼子鸱靡相继病逝,解忧的孙子星靡软弱无能,乌孙国中大部分势力归附了乌就屠。解忧公主在乌孙大势已去,而解忧公主此时已经年近古稀,她上书汉宣帝恳求回归故土,言辞恳切,天子为之动容。汉甘露三年,年逾七十的解忧公主带着三个孙子回到了阔别半个世纪的长安城。在最美好的年华离开长安和亲,直到垂垂老矣才回归故土,几乎一生都在为祖国的事业奋斗。很难想象,在面对五十年没有见过的长安城时,解忧公主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她的一生辉煌而又坎坷,经历了三个丈夫,在几次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力挽狂澜,坚定地维护了汉朝在西域的地位。命运却最终让她功败垂成,让她带着唏嘘与怅然回归长安,两年后终老。

然而,历史不会遗忘这位奇女子在西域五十年的纵横阖闾,不会遗忘这“一人撬动历史,巾帼改变天山”的千古奇谈。

解忧公主,解大汉之忧,解天下之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