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家劉紹武的三部六病全息方中樞湯

中樞湯由三個方子組成:調心湯,調神湯,調胃湯。中樞湯處方:

柴胡15g 黃芩15g 蘇子30g 黨參30g 川椒10g

甘草10g 大棗10個 丹參30g 百合30g 烏藥10g

瓜蔞30g 鬱金15g 五味子15g 牡蠣30g 石膏 30g

桂枝10g 大黃 10g 白芍30g 陳皮30g

調神湯是《傷寒論》第107條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化裁而成。由於用石膏易龍骨並去了鉛丹;故亦名日柴膏湯。

調胃湯實際是大柴胡湯加黨參、甘草而成。

調心湯是小柴胡湯加百合、烏藥、丹參、鬱金、瓜蔞、牡蠣。

臨證加減

1 吐酸:用左金丸鎮吐制酸(吳萸3g 黃連18g )

2 吐酸燒心:二黃湯(吳萸3g 黃連18g大黃6g乾薑3g)

3 噫氣:枳實芍藥散(枳實10 g芍藥20 g)旋復代赭石湯(旋復花(包)9克、代赭石15克、生薑9克、制半夏9克、炙甘草6克、黨參9克、大棗4枚。)

4 舌苔白膩:陳皮15 g草果6 g藿香10 g梹榔10 g

5大便幹:蘆薈3 g瓜蔞仁10 g利腸湯:(白芍30 g蘆薈3 g威靈仙10 g甘草10 g)

6 大便稀:蒼朮15 g葛根15 g

7 便血:槐花15 g

8 蛔蟲:梹榔10 g榧子15 g川椒10 g使君子15 g

9 脘痛:枳實芍藥散(枳實10 g芍藥20 g)、川楝子30 g

10 少腹冷痛, 腹脹痛:三核二香湯(川楝子30 g橘核30 g荔枝核30 g木香10 g小茴香10 g)

11 消化道出血:仙鶴草30 g

12 感冒:葛根30 g13 鼻炎:葛根30薄荷10 g

14 咳嗽:瓜蔞30 g杏仁10 g桔梗15 g或加梨

15 胸痛:瓜蔞30 g

16 血壓高:夏枯草30 g

17 脈虛細:生脈散(黨參20 g麥冬10 g五味子15 g)

18 脈滑:白虎湯(石膏30 g知母15 g甘草10 g粳米10 g)

19 脈有散狀:生脈散(黨參20 g麥冬10 g五味子15 g)

20 脈聚關、上魚際:柴膏湯(小柴胡湯加石膏30 g牡蠣30 g桂枝10 g車前子30 g大黃5 g)

21 舌有瘀斑:桃仁承氣湯(心功能不好者勿用)

22 心悸:牡蠣30 g五味子15 g

23 心煩:豆豉10 g梔子10 g牡蠣30 g

24 小便不利:車前子30 g滑石15 g

25 尿血:小薊15 g生蒲黃15 g

26 浮腫:決瀆湯(黃芪30 g鬱金15 g銀花30 g絲瓜絡15 g車前子30 g白茅根15 g)半決瀆湯(黃芪30 g銀花30 g絲瓜絡15 g)或茯苓15 g車前子30 g或加冬瓜皮15 g西葫蘆15 g

27 肢麻:黃芪30 g桑枝10 g

28 肢痛:葛根30 g王不留30 g威靈仙15 g伸筋草10 g海風藤15 g

29 腰痛:葛根30 g川斷30 g

30 扭傷:桃仁承氣湯(桃仁10 g大黃10 g桂枝10 g芒硝10 g甘草10 g)

31 腫物、腫瘤:攻堅湯(夏枯草30 g牡蠣30 g王不留30 g)

32 髒躁:甘麥大棗湯(炙甘草6 g淮小麥或浮小麥30大棗10枚)

33 皮疹:祛風利溼湯(蒼耳子20 g浮萍20 g土茯苓20 g苦參20 g)

34 失眠:珠砂2 g珍珠母15 g炒棗仁30 g

35 畏冷:身冷加附子5 g肢冷加桂枝10 g36 手足心熱:地骨皮30 g白薇15 g

37 耳鳴:磁石30 g代赭石15 g

38 目昏:茺蔚子10 g決明子30 g白蒺莉30 g沙苑子10 g青葙子10 g

39 色素沉著:紅花10 g桃仁10 g

40 白帶:白果30 g

41 月經淋漓不止:生蒲黃15 g

42 久病陰虛:竹葉石膏湯(竹葉6 g 石膏50 g半夏9 g 麥門冬20 g人參6 g 粳米10 g 甘草6 g)

42 頭項痛:葛根30 g

43 癔病:本方合甘麥大棗湯(甘草10克 小麥60克 大棗30枚);

44 精神分裂症:本方加遠志6克 菖蒲10克 鬱金15克

45 癲癇:本方加鉤藤30克 遠志6克 菖蒲10克 珍珠母30克 地龍10克,有狂或瘀血者,本方合桃仁承氣湯。

46 共濟失調c本方加遠志10克 鬱金15克 王不留30克

47 脊髓空洞症:本方加黃芪120克 葛根120克 王不留30克

48 美尼耳氏綜合症:本方加六神丸。

49 高血壓:本方加夏枯草30克 ,50 慢性腰背關節疼痛者:本方合葛根湯(葛根 麻黃 桂枝 白芍 川椒 甘草大棗)

51 腹脹痛者:本方合三核二香湯(橘核 荔子核 川棟子 小茴香 木香)。

52 輸卵管炎:本方桃仁30克 王不留30克 當歸15克。

53 卵巢囊腫:本方合攻堅湯,加桃仁 30克 小茴香30克 川棟子15克

中樞湯本身無定性,佐之以熱則熱,

佐之以寒則寒,佐之以補則補,

佐之以瀉則瀉,佐之以散則散,

佐之以收則收,佐之升熱則升,

佐之以降則降。

所以中樞湯臨床應用的關鍵,在於藥量的變化,在於藥味的增減。

所以需因人制宜、因病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中樞湯融合了經方、時方的精華,能使正氣無損而邪氣得釋。

臨床上若能靈活應用,有百發百中之效。所謂“大氣一轉,百病皆愈”。

劉紹武(1907-2004),山西省襄垣縣人,三部六病學說創始人,全國首批500名老中醫藥專家之一。自幼酷嗜史學,稍長,始自學中醫理論。1924年懸壺於鄉梓,由於屢起沉痾,遂名聲大振。1930年在長治市創辦友仁醫院,並附設友仁醫社,名揚晉東南,為當地培養名醫多人,後移壺於西安、天水等地。1944年應國家考試院在西安考試,取得中醫師證書。解放後,任太原市中醫研究所主任醫師。並被選為太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太原市政協委員,山西省中醫學會理事,山西省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1990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首批500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導師”之一。

傷寒大家劉紹武的三部六病全息方中樞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