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葛根湯的使用手冊—黃煌教教你用經方

【葛根湯 】:

古代的醒酒方,溫和的發汗劑,有散寒舒筋的功效,具有解熱、鎮痛、抗過敏、抗凝、改善頭部供血、抗疲勞、促月經作有用,適用於以寒無遷、頭痛、身痛、項腰背強、嗜睡、易疲乏、大便溏薄等為特徵的疾病。

【經典配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生薑兩,甘草三兩,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傷寒論》《金匱要略))

【經典方證】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31)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32)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二)

【推薦處方】葛根30g,生麻黃10g,桂枝10g,白芍0g,生甘草5g,生薑15g,紅棗20g。以水1000mL,煮沸後調至文火再煎煮30~40分鐘,取湯液300mL,分2~3次溫服。

【方證要領】項背強,自下利,無汗,肌肉痙攣者。

【適用人群】體格強健,肌肉厚實,脈象有力,體力勞動者或青壯年多見;面色黃暗或暗紅,皮膚粗糙乾燥,背部及面多痤瘡,平時不易出汗,許多疾病在出汗後減輕,有夏輕冬重的趨向;有勞感、睏倦、反應比較遲鈍;易有頭項背部拘急疼痛、耳鳴耳聾、痤瘡、皮膚瘡癬等;女性多見月經紊亂,表現為月經量少、月經週期較長或閉經、痛經等。

【方證體質特點】

葛根背:

經方葛根湯的使用手冊—黃煌教教你用經方​​


1. 麻黃體質和頭面部的問題,整個後背不舒服;熊腰虎背----葛根背

2. 痤瘡特點 背上地痘痘多,身體壯實有結節像菠蘿一樣,可以合桂枝茯苓丸

經方葛根湯的使用手冊—黃煌教教你用經方


【適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徵者,可以考慮使用本方:

(1)以發熱無汗為表現的疾病,如感冒、乳腺炎初期療瘡初起。

(2)以項背眼強痛為表現的疾病,如頸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勞損等。

(3)頭面部的慢性炎症,。如整瘡、毛囊炎、牙周膿腫牙髓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

(4)以五官感覺失靈為表現的疾病,如突發性耳聾、面神經麻痺、顆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

(5)以頭昏重為表現的疾病,如腦梗死、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症、醉酒。

(6)以月經不調為表現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綜合徵、月經逾期、閉經、痛經

【加減與合方】

(1)閉經或月經後期、浮腫者,合當歸芍藥散

(2)腹痛及腰腿痛、月經不調或閉經、面紅便秘者,合桂枝茯苓丸或桃核承氣湯。

(3)頭面部的瘡癤、暴聾、牙痛、頭痛、便秘者,加大黃10g,川芎15g(4)鼻炎、鼻竇炎,加川川芎15g,辛夷花10g

【黃煌經驗總結】

1. 麻黃體質和頭面部的問題,整個後背不舒服;熊腰虎背----葛根背

2. 痤瘡特點 背上地痘痘多,身體壯實有結節像菠蘿一樣,可以合桂枝茯苓丸

3. 用葛根必問大便,次數多不成形,如果便幹加大黃

4. 突發性耳聾 葛根60麻黃6大黃6加川芎等

5. 多囊卵巢綜合症 胖妞 桂枝茯苓丸和葛根湯 葛根湯和當歸芍藥散

6. 催月經的作用

7. 提神 中國式咖啡

8. 醉酒 嘔吐加半夏

9. 下頜關節紊亂

10. 鼻炎 加川芎 辛夷

11. 葛根湯是輕微發汗劑 因為有桂枝湯的作用

12. 喚起女性性慾---葛根湯加腎著湯

13. 麻黃體質的痛經 葛根量越大越好

【注意事項】

(1)體形瘦弱、體弱多病、瘦弱面白多汗、心功能不良及心律不齊者慎用。

(2)服用本方後,如有心悸多汗、有虛弱感者,需減量或停服。

(3)本方宜餐後服用。

經方葛根湯的使用手冊—黃煌教教你用經方

小編注:摘自《經方使用手冊》版權屬於黃煌教授。經方學堂主要是推薦經方使用,為臨床中醫師,西學中、經方愛好者提供經方學習資料與經方典型病例讓大家學習使用。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喜歡經方的友友請關注【經方學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