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和枯萎病危害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和枯萎病危害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茄子苗期可染病,多在坐果后表现症状,一般自下而上或从一侧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叶缘和叶脉间褪绿,逐渐发展到全叶。

晴天的中午病叶失水萎蔫,下午或夜间可恢复,经一段时间后不能恢复正常,叶缘变褐上卷,严重时脱落光杆,茎部维管束变褐。有时半边发病,呈半边疯、半边黄,植株明显矮化。

防治方法

①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3~4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钾、磷肥,增强树势;及时摘除病株,减少病源。

② 苗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96%硫酸铜1000倍液灌根后带药移栽。

③ 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9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磺黄·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喷淋或灌根,10天左右施药1次,连施2~3次。

茄子枯萎病

茄子黄萎病和枯萎病危害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危害特征

茄子枯萎病发病初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萎,病症多表现下部叶片,有时同—叶片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主要是叶脉变黄,最后整个叶片枯黄,叶片不脱落。剥开病茎维管束呈褐色。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200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