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的起源與楚河漢界

玩過或看過中國象棋的人都知道,棋盤上有“楚河漢界”,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得從秦朝末年的楚漢爭霸說起。 在歷史上,“楚河漢界”是指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寬約800米,深200米,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中國象棋的起源與楚河漢界

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勢均力敵,僵持不下。於是,就約定鴻溝作為楚漢的邊界,西面為漢,東方為楚。 不久之後,在張良和韓信等人的輔佐下,劉邦最終消滅了項羽的勢力,統一了中國。韓信因為功勳卓著,被封為王。韓信在中國軍事史上極富傳奇色彩,被後人譽為“兵仙”和“戰神”。因為功高震主,韓信不久後被貶為淮陰侯,後來又遭到呂后和蕭何的迫害,鋃鐺入獄。一天,獄卒在給韓信送飯的時候,眼含熱淚,因為韓信很快就要被處死。韓信見到獄卒的神態,馬上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讓獄卒坐下,自己用筷子在地上畫了個方框,正中畫了一條“界河”,上面寫著“楚河”“漢界”四字,接著又在兩邊各畫了三十六個小格。
中國象棋的起源與楚河漢界​將帛裁成三十二小塊,放在方框內界河兩邊。三十二塊帛片各寫著帥、仕、相、車、馬、炮、兵等字。 擺好後,韓信對獄卒說:“我今年剛好三十六歲,一生輔佐高祖皇帝(劉邦),建立戰功無數,沒想到會死在呂后的手上。你平時對我很尊敬,也很照顧,沒什麼報答你的,就將我一生學到的本領傳授給你吧。這個方框就是廝殺的戰場,兩面各代表一方的軍力。用兵之道,貴在主帥運籌帷幄,全盤考慮……”不久之後,韓信被殺,而獄卒則逃亡隱居起來,潛心鑽研韓信教給他的奇術。


中國象棋的起源與楚河漢界

因為布帛容易損壞,獄卒就換成了扁圓形小木頭坨兒,為了區別,又分成紅黑兩種顏色。因為“奇”和“棋”諧音,而上面雖然可以佈陣,但並不是真正的兩軍作戰,只是一種象徵,就將這種奇術稱為象棋,一直流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