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河南史 半部中国史

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四个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有商汤、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范蠡、商鞅、苏秦、吕不韦、李斯、贾谊、张衡、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李贺、岳飞等历史名人。

一部河南史 半部中国史

“中国”一词,最早就出自于河南河洛地区即洛阳伊洛河谷地区和郑州嵩山地区的“宅兹中国”文献。《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河南有中国、中原、中州、中土、神州、华夏、中华之称。此外,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主流思想均发源于河南。

一部河南史 半部中国史

河南自古为中国军事之中心,自古即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历史上各个时期发生了无数次战争和战役,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丰富。南阳人姜子牙创作《六韬》。春秋战国时期,鹤壁淇县人鬼谷子及其弟子洛阳人苏秦是纵横家的代表;平顶山宝丰人张良为西汉三杰之一;南阳人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安阳汤阴人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战无不胜,阻挡了金军南下,打击了金军的侵略,金军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其杰出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体现在其著名兵书《岳武穆书》中。先后在西汉和唐朝以一城抵挡叛军的两次睢阳保卫战发生在商丘。近代的淮海战役也在商丘打响。

一部河南史 半部中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