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以爲流觴曲水」濟南·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是泉城濟南一條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特色老街。 曲水亭街北起大明湖路,南經西更道街北口轉東止東更街北口,東臨百花洲,通後宰門街、小興隆街,西通泮壁街、轆轤把子街和湧泉衚衕,北臨院后街。在小興隆街西口附近的河東岸,原有三間草房,名曲水亭,坐東朝西,房前屋後,小溪彎彎,流水潺潺,垂揚依依,亭門懸掛著鄭板橋撰寫的對聯:“三椽茅屋,兩道小橋,幾株垂柳,一灣流水”。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稱。


“引以为流觞曲水”济南·曲水亭街​如此神韻,讓人感嘆。 曲水亭街連接大明湖、百花洲、王府池子、芙蓉街,文化氣息十分濃厚。北靠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南接西更道、東望德王府北門,西鄰濟南府學文廟。從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來的泉水匯成河,與曲水亭街相依,一邊是青磚碎瓦的老屋,一邊是綠藻飄搖的清泉,臨泉人家在這裡淘米濯衣。現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著《老殘遊記》中“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風貌。

“引以为流觞曲水”济南·曲水亭街​曲水亭街,叫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極富文化韻味。曲水亭街的記載可遠朔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就有記載。這便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小橋流水,泉城風韻的地方。曲水亭和曲水亭街曾是文人薈萃之處,文人們在此下棋、聊天、品茶。古代文人每年農曆三月三相邀聚會於曲水河泮,把酒杯裡盛上美酒,放在木質托盤中,讓酒杯順著彎曲小溪漂流,酒杯漂到誰的面前停住,誰便要飲酒賦詩。大書法家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所說的“引以流觴曲水”就是這個意思。

“引以为流觞曲水”济南·曲水亭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一書中寫道:“歷祠下泉源競發,北流經歷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州僚賓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即今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東流是為曲水河。舊時,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各地文人墨客都要相邀聚會於此。在這一天人們要到水邊洗濯以消除不祥,文人稱此為“修禊”。“修禊”完畢後,宴會開席,文人便開始“曲水流觴”的詩酒盛會。用觴杯盛滿酒,放在托盤上,然後把托盤放在流杯池的水面上任其順流漂下,托盤漂至拐彎處,往往會停止不動,只要酒杯停下,坐在河邊的人就要端起酒杯,將酒一飲而盡,然後還需吟詩一首,如吟詩不佳,便會被罰酒。據說,這種曲水流觴盛會一直流行至清代。

“引以为流觞曲水”济南·曲水亭街​曲水亭街小橋流水、垂楊依依、瀟灑雅緻、景色宜人,街巷風貌、格局與建築具有鮮明特色,能體現濟南城市風貌或特徵。曲水亭街北靠大明湖,南接西更道,東望德王府北門,西鄰濟南府學、也就是文廟。當地百姓有所謂“芙蓉街,西奎文,曲水亭街後宰門”之說,一邊是青磚紅瓦的老屋,一邊是從容流過的清泉,臨街人家在這裡淘米、洗衣、使老街古舊中透出活力,沉靜中顯出生氣
“引以为流觞曲水”济南·曲水亭街​清澈的泉水於院內、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經年不息,在家家戶戶的生活裡淺吟低唱,使濟南這座北方古城擁有了些江南水鄉的明麗嫵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