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萬考生迎高考,關於這些戰略性新興「專業」你應該知道!

又是一年高考時,對975萬考生來說,報考什麼專業關乎他們的命運。2018年,又將有不少新專業開始招生,其中哪些會成為“爆款”?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一些新招生專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直接相關,相關行業的人才缺口急需高校擴大招生規模。近年來火熱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健康管理、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網絡空間安全等專業,正在發生精細化分類、跨學科調整等新趨勢。

975萬考生迎高考,關於這些戰略性新興“專業”你應該知道!

教育部高教司相關負責人今年4月介紹,為了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2017年啟動了新工科建設,審批設置了智能製造工程、智能醫學工程、智能建造、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新工科專業。

此外,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點250個,同比增加了近7倍,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點60個,同比增加了近2倍。

今年,部分高校的相關專業將正式招生。

2017年第二批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中國人民大學將在今年首次招生。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招辦主任苗苗介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依託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強化計算機、數學、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的多學科交叉綜合優勢,培養能架構系統、會分析數據、懂領域業務的大數據複合型人才。

“從相關工作的薪酬就可以看出來,目前大數據行業的人才缺口很大。”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新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一份行業報告指出,2017年,大數據及人工智能行業招聘人數猛增6倍。大數據開發類職位增長幅度最為驚人,達795%。大數據及人工智能薪資整體高企,平均固定年薪達38萬。

對今年新招生專業的梳理可以發現,細分化和特色化特點明顯。教育部批准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為工學或理學學科,而今年,東北財經大學、南京財經大學等高校將招收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屬於管理學或工學學科。

“大數據行業是可以細分為底層的基礎設施構建、數據分析挖掘、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等多個分支的,因此大數據專業也應該相應培養一系列人才。”陳新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不同的高校也設立了不同特色的大數據專業。中國傳媒大學今年將新招生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該校招生辦主任侯雋介紹,媒體大數據是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重要內容,其關鍵技術成為助推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引擎。

975萬考生迎高考,關於這些戰略性新興“專業”你應該知道!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今年除了統計學院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還將在信息學院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信息技術)專業,兩個專業均屬於交叉人才培養。

“大數據專業的設置一定要結合行業和具體的應用,財經領域和農業領域的大數據應用肯定不一樣,不同高校的課程設置要體現這些特色。”陳新河說。

新產業需要新專業,新專業則在打破高校的內部結構。對於如何培養這些跨學科的學生,“一種途徑是打通高校內部不同學科,整合多學科教師授課;另一種途徑是從行業、企業聘請兼職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研究員李志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在人工智能、AR、VR、5G甚至6G等新技術面前,電子科技大學甚至對內部院系進行了大規模調整。2018年新成立了6個學院,分別是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與能源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物理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招辦主任林鵬介紹,六個學院雖然是新成立的,但專業、學科以及師資力量都是學校原有的優質資源。對於人才的培養目標將更加明確,更具行業特色,以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為例,整合了原來電工學院和微固學院的學科,集中培養電子科學與技術的拔尖精英人才。

另一種路徑——高校之間,甚至中外高校之間合作辦學,正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所採用。

2016年9月,王宇傑同時得到了北大和清華大數據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入學offer,權衡之後,他選擇進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專業,這是清華和伯克利合辦的碩士研究生項目,有機會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去進行為期9個月的學習,同時拿到相關學位。

“我是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招收的第二屆碩士生,在我申請的那一年,相對來說,大家對這個概念還不是特別瞭解。但到了招收第三屆碩士生的時候,競爭就變得異常激烈,大批的工程本科生,或者是數學、經濟方面的學生開始申請我們這個方向。”王宇傑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的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的教學依託6個實驗室,王宇傑進入了智能成像實驗室。

這種項目制教學正在進入本科階段。上海大學今年新增智能製造工程專業,這個專業聚集了6名國家千人、上海千人、上海東方學者,採取項目式、小班化的精英教學模式,強化解決複雜工程問題能力培養。

蘭州大學今年將新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方向)專業,這是與美國德雷塞爾大學的合作辦學項目,實行精英式教育,中外師資聯合授課,全英語教學或雙語教學。

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學2018年新增了生物醫學專業,目前國內僅此一所大學,依託於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是一個新興的連接生物學與醫學的跨學科專業。教育部還批准了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新增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兩校今年將各招收30名學生。天津大學將與天津醫科大學聯合培養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後由兩校共同簽發畢業證,授予醫學、工學雙學位。

高考專業決定未來的路,專業不一定是當下最熱門的,但必須是有發展前景的

歡迎大家討論高考那些事兒,說說自己當年高考填報志願的感受....

975萬考生迎高考,關於這些戰略性新興“專業”你應該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