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爲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對於關注RICHARD MILLE的人來說,RM與某運動員合作、推出某款新品,算不得什麼新聞,常規動作而已,但這回的推出的全新RM 70-01 Tourbillon Alain Prost,不一樣。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新品的名字已經透露了Alain Prost,這回品牌聯手的是雷諾E.Dams車隊聯合創始人、曾四度加冕一級方程式的世界冠軍Alain Prost。不過這塊表,重點放在了合作人本人身上,Alain Prost拋開前述頭銜,還是一名自行車運動的狂熱愛好者。RM 70-01,其實是專為自行車運動員而設計。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所以為什麼說這回推的新品不是常規動作,理由起碼有三:

一、首次打造自行車領域腕錶

對於RICHARD MILLE來說,製造賽車表、耐衝擊的網球專用表等等,都已是輕車熟路。但打造自行車表,卻仍要面對第一次的艱鉅。RICHARD MILLE品牌創始人Richard Mille先生親自參與了這次研發,在與Alain及其他賽車手們進行討論後,Richard Mille先生髮現一個幾乎違背常理的事實:他們許多人都不清楚從賽季開始以來,自己共跑了多少公里。基於此,也基於多番研究和討論,RM 70-01史無前例地引入了公里累加器功能——簡單顯示總行程,完美解決賽車手們最關心的問題。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這個公里累加器受把手變速換擋指示器的啟發,利用兩個按鈕實現功能。第一個按鈕位於2時位,是一個選擇器,可選擇里程錶中任意5個數字滾軸中的一個,其後按下位於10點位的按鈕,則可推進選中數字盤更換數字。每當賽事結束,參賽者將當日距離加入,即可記錄下總公里數。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有人吐槽這個功能竟然是手動設計,這麼貴的表,竟然只配置了一個手動公里累加器,難以接受。不然咧?要小米手環那種自動記步嗎?好了,開個玩笑,回到正題:事實上,里程錶的機制本身還是比“手動”兩字複雜得多。首先是需要精準對齊,2點位的按鈕啟動滾軸後,需要通過兩個黃色箭頭對齊,再確認執行。第二個按鈕啟動功能後也做了自動阻隔設計。此外,為了避免意外操作,將複雜機構安裝在了中間位置(N)。藉助彈簧鎖,選擇輪叉可呈直線排列,在2點位有一個指向N的箭頭,確認顯示機制已鎖定。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在功能上,完全滿足了賽車手的需求,且人性化地避免了失誤操作。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想法創新且難得,實現手法複雜且精密,而最終操作與功用顯得簡單無比的設計。

二、只適合戴在右手的表

相信早前很多媒體,包括表態網在頭條報道這個新品時,也犯了錯誤,以為這是一款左撇子表。經過一番研究,我們發現事實上它並不是“左撇子”表,確切的說法是,它是一款適合戴在右手的“右撇子”表。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這塊表,發現它的錶冠依然像常規腕錶一樣,位於右側。需調校時,它依然更適合“右撇子”用右手處理。設計師明顯是考慮到如果佩戴在左手,騎行時,騎手抓握把手而自然彎折的手腕,會一直被錶冠硌到,所以最終選擇了讓這塊表變成一塊適合右手佩戴的腕錶。觀看下圖就能發現,不止是錶冠方面的顧慮,整個錶殼也順應了右手腕的弧線。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現如今,為求抓眼球而刻意改變殼型的品牌不是個位數,而一直以來被許多人視作愛標新立異的RICHARD MILLE,卻踏踏實實地在RM 70-01身上做到了設計完全為功能服務,一如既往地恪守著功能決定形式的理念,兩相對比未免戲謔。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三、使用全新殼形的RICHARD MILLE

不得不說,殼型的改變,令這款表炫酷感倍增,外媒稱之為“swoosh”殼型,直譯的話就是“嗖的一聲”,速度感很強,這麼說倒是很形象,這表佩戴手腕上,確有旋風飛馳的視覺效果。但表態編輯部,就很素樸地稱之為“扇形”。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錶殼具體尺寸,長度為54.88mm,寬49.48mm,厚17.65 mm。三片式錶殼採用TPT®碳纖維材料製成,數百碳纖維層通過改變層間經緯方向自動化加工疊加而成,得到獨一無二的表面處理。在類似一個與用於航空業零件加工的高壓鍋中,加熱至攝氏120度後,材料便可送至RICHARD MILLE進行機加工。在這個製造階段的過程中,顯露出大量TPT®碳纖維層,構成獨一無二的花紋形狀——這款表的紋路,十分接近大馬士革鋼的紋路,陽剛味十足。近年來,RICHARD MILLE非常熱衷於選用TPT®碳纖維材質,一來,這是品牌斥巨資打造的最前沿全新材質,二來它具有非凡的物理性能——質量超輕且耐衝擊。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觀察RM 70-01的外殼及配色,它和RICHARD MILLE年初推出的50-03極為相似,放在一起,有沒有孿生兄弟但被撞了一下腰的既視感?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RM 50-03和 RM 70-01

此外,為配合錶殼的形狀,RM 70-01的機芯也被打造成不規則狀。縱覽整顆機芯,機械里程錶佔據了一大部分空間,因此,機芯其他零件需要儘可能地緊湊,也因此,6點位的陀飛輪機機構和發條盒被置於同一軸線上,類似的構造也可以在RM早年的作品中看到,就是那塊著名的情色陀飛輪——RM 69。這塊表的動力儲存約70小時,通過5點位一個由行星式差動齒輪驅動的指示器來指示動儲情況。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RM 69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雖說這款是專為自行車運動員而設計的表,但戴著它賽車當然沒問題,畢竟Richard Mille本人以及合作者Alain Prost,都有著深厚的賽車淵源。所以,這款腕錶仍然有著與賽車相呼應的設計,從固定橋板的鈦合金六角螺絲到發條盒棘齒,讓人聯想到鍛造輪輞的設計。當然,設計上的自行車元素不會少,前面提到過的陀飛輪龍架和錶冠,靈感來源是自行車的飛輪。

我以為一克賣20多萬的表已經很誇張了,然而RM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其實細究RICHARD MILLE的每一次新品發佈,都不存在因循守舊、隨便改個盤色皮帶就換個產品編號的情況。在RM 70-01身上,我們也發現一件事——拋開技術,單單看外形,哪怕殼形大變,我們也能一眼認出它的身份。原來,RICHARD MILLE在材質上的努力與創新,不止帶來性能上的突破,更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描述,單單是錶殼材質的質感紋理本身,就已經能夠成為品牌一部分的表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