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醫療呈爆發式增長 醫信行業商機何在?

2018年,可以說是互聯網醫療平臺集中上市元年。先有平安好醫生上市,後有微醫戰略融資5億美元,宣佈於今年年底在香港上市。同時,國務院正式印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意見,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出臺,毫無疑問,數字醫療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本文將從數字醫療的分支—醫療信息化入手,結合國家政策、行業現狀,解析醫信行業商機。

數字醫療呈爆發式增長 醫信行業商機何在?

政策不斷出臺 利好醫療信息化

近年來,國家層面愈發重視醫療信息化的作用,從不斷出臺的政策,我們也可以看出整個醫療信息化的大方向。從信息化標準頻出,到鼓勵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總結起來無非三點:服務便民、資源下沉、信息互通。

數字醫療呈爆發式增長 醫信行業商機何在?

國內醫療信息化發展現狀

政策的利好讓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同時迸發出無限生機。不管是三甲醫院紛紛升級信息系統,還是各大巨頭企業搶佔醫院雲服務市場,醫療信息化參與各方逐漸清晰,產業鏈條上下各環也日益成型。

1軟件和服務佔比不斷增長

在此背景下,雖然過去幾年硬件(包括計算機硬件和網絡設備)在醫療IT總投資中佔比仍較重,但總體趨勢來說,醫療信息化領域軟件與服務的佔比不斷提升。而這兩部分的增長,一方面來源於新增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另一方面則源於原有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的升級。在政策和醫院剛需的雙重驅動下,毫無疑問,未來軟件廠商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數字醫療呈爆發式增長 醫信行業商機何在?

三甲醫院完成HIS佈局 轉向智慧醫院建設

醫療信息化總體市場規模,每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預計到2021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規模將超過870億元。

醫療信息化從宏觀上說,分為三個發展階段,逐層遞進:第一個階段是醫院管理信息化(HIS),這一階段重點發展對象為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第二階段是醫院臨床信息化(CIS)。這一階段以醫院管理信息化(HIS)為基礎,重點發展醫院臨床信息系統;第三階段是區域醫療信息化(GMIS),在區域內醫療機構自身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後,通過區域醫療信息化系統構建區域內大型醫療機構為龍頭,基層醫療機構與其他醫療組織參與的區域醫療聯合體。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大多數三甲醫院已經完成了HIS全覆蓋,少部分大型醫療機構建立起以自身為核心的區域醫療聯合體;而二級及以下醫院也基本達到HIS 80%的覆蓋率。

醫信廠商商機在哪?

據統計,我國2018年初醫院與區域衛生信息化項目中標總金額同比增長104.8%,項目數量同比增長52.8%;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速為10.1%,2019年市場規模將接近400億元,其中軟件與服務的年複合增速達到16.8%。電子病歷、信息平臺、分級診療系統及大數據分析、雲平臺等高階產品需求開始上升。(數據來源:中國證券報)

再結合政策來看,到2020年為止,二級以上醫院需要普遍提供預約、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三級醫院要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由此我們可以推測,未來大中型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中心將逐步由HIS向建設統一平臺、統一標準規範、互聯互通的業務與管理相融合的新一代智慧醫院轉移,對PACS系統和電子病歷系統、移動醫療的搭建和應用進行重點投資。

數字醫療呈爆發式增長 醫信行業商機何在?

資料來源:《IDC:中國醫療IT市場預測,2017–2021》

那麼,醫信廠商的商機在哪裡呢?通過目前可查詢的招標及中標信息,基本可看出大型醫療機構信息系統建設被行業第一梯隊佔領。根據政府採招網信息,2017年,衛寧健康500萬以上訂單共46個,12月以來更是連續中標多個千萬級訂單。除開衛寧,思創醫惠、和仁科技、東軟、東華等企業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在此基礎上,中小型廠商如何生存?筆者認為,隨著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出現,各級醫療機構信息系統需求愈加複雜,雖然大型醫療機構已被壟斷,但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仍著力於HIS系統的搭建和升級,這對中小型信息廠商來說算是不小的機遇。同時,區域醫療機構對業務聯動、分級診療需求的增加使得以打通存在於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孤島,實現醫療信息互通互聯為目的的醫聯體不斷建立,醫聯體建設所需要的院間醫療協作信息系統也成為醫院信息化市場的新增長點。

掘金醫療產業鏈 上市公司都有哪些佈局?

說完商機,我們也可以看看目前國內上市企業在醫療領域都有哪些佈局。

醫院方面主要集中於醫療信息化建設,正如前文所述,上市企業主要針對醫療機構需求,提供軟硬件服務,通過信息化提升醫院業務流程效率。在這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東軟集團、衛寧健康、麥迪科技、和仁科技、思創醫惠等。

繼去年3月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基地之後,2018年,互聯網醫院迎來飛躍式發展。政策對互聯網醫院的界定更加清晰,在此基礎上,上市企業紛紛佈局:衛寧健康旗下的納裡健康已覆蓋超過1500家醫院;東軟集團旗下的東軟熙康積極建設線下的熙康健康管理中心,而寧波雲醫院的收入已初具規模。

商業保險方面

不管是醫生集團的飛速發展,還是社會辦醫的不斷興起,都離不開商業保險加持。在商業保險這塊大市場,上市企業早已搶佔先機,如海虹控股已與10家商保公司合作開展針對特定人群的醫療、醫藥、個人健康管理服務並實施收費;東軟集團與平安、人保、泰康等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係;久遠銀海在天津與6家商保公司、10餘家醫院對接,實現了商保的直賠、快賠服務等。

醫藥電商方面

經過了六年多的發展,醫藥電商不僅發力迅猛,而且已經開始盈利。雖然目前A股市場還沒有一家以醫藥電商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但上市公司佈局醫藥電商平臺並不罕見。典型的龍頭企業有合併了天貓醫藥的阿里健康,同樣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京東醫藥,老牌勁旅康愛多,傳統的流通巨頭九州通等。

瞭解更多醫療信息化信息,您可以參讀醫信邦以往文章:從2018 CHITEC,看醫療信息化行業的跌宕起伏 。如果您對醫療信息化有任何見解,也歡迎後臺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

參考文獻

【1】 許亞嵐.( 2016.01.01).掘金千億醫療產業鏈.《經濟》

【2】中國產業網. 2017年中國醫療衛生信息化行業發展情況

【3】IDC.《中國醫療IT市場預測,2017–20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