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升級遇「攔路虎」,工信部密集調研醞釀新策

我國製造業升級步伐加快,但還面臨諸多“攔路虎”: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基礎滯後的矛盾更為尖銳;智能製造基礎理論和技術體系建設滯後,高素質人才缺乏,裝備和技術嚴重依賴進口。

製造業升級遇“攔路虎”,工信部密集調研醞釀新策

這是6月6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2018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大會上了解到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工信部密集調研智能製造並醞釀新策,2018年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將是重中之重,成為企業熱捧的聯姻對象,也吸引了眾多資本進入。

製造業升級遇“攔路虎”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世界工廠,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製造產業體系。

“但我國機械裝備工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低端產品大量過剩,高端產品明顯不足,尤其是高端基礎機械和基礎零部件的有效供給嚴重不足。與國外相比,不僅是產品和質量的差異,軟件上也有差距。”國務院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徐東華在6日的中國製造業峰會上稱,儀表、機床和農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格外明顯,汽車、儀表和機床是進出口逆差居於前三的薄弱行業。

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冰也表示,當前我國製造業大多處於產業鏈的低端。從低端產品起家,向高端產品發展,是一條艱難的創新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智能製造成為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成為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但是目前中國智能製造還處於比較分散和競爭力較弱的初級階段。徐東華說,我國智能製造側重於技術追蹤及技術引進,在高端電子裝備製造、極限製造、生物製造和芯片製造等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領域投入不足,原始創新匱乏,制約了我國智能製造的推進。而且,智能製造領域高端人才及複合型人才需求缺口較大,加重了對國外智能製造裝備和技術的依賴。此外,我國企業智能化水平參差不齊,普遍不高。

“目前我國在智能製造、自主製造上的問題,表面看是核心技術支撐的生產製造能力不足造成的,但從深層次來看,是包括配套、制度、文化在內的系統性支撐不足。這就決定了改變也必須是系統性的,依靠單一技術、單一產品的突破短期有效,但長期還是難預見中國製造業持續創新發展的生態系統。”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董事長劉家平稱。

工信部密集調研醞釀新策

《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發現,近一週以來,工信部已四次調研智能製造相關情況。其中,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先是帶隊赴浙江紹興調研中小企業智能製造發展模式,之後又到了江蘇蘇州,重點調研龍頭企業智能製造深入推進、區域智能製造深入發展等。他表示,智能製造工作開展3年來,試點示範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行業特色的先進系統解決方案,要在此基礎上儘快形成標準並加以推廣應用。同時,要總結提煉地方和行業組織推進智能製造的優秀做法,通過交流合作,推進更多的區域和行業實現智能轉型升級。

工信部副部長羅文在近日的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第二屆第一次全體大會上表示,2018年要關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推進路徑,將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結合。徐東華透露,受工信部委託,正在起草智能裝備製造的系統性報告。

在會上,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司長許科敏建議,藉助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企業組織管理變革和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強管理和管理創新,提高各個環節的效率,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協作、共享,從粗放型的生產經營方式轉向集約、高效的發展。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也表示,企業要結合自身條件和實際情況,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水平和效率,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企業、資本追捧引來淘金熱

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正成為製造業企業熱捧的對象,也吸引了眾多資本進入,掀起一股“淘金熱”。

據劉家平介紹,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專門規劃建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等一批專業化園區。其中,圍繞華大半導體項目、中威半導體設備項目、美國應用材料公司項目,正在積聚相關企業,建設國際智能製造中心。

劉冰也認為,必須以新一代智能製造技術驅動黃金行業發展。例如,未來黃金礦山的開採深度將達到1500-2000米,因此,發展高度自動化的遙控智能化採礦技術,建設無人礦山是採礦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跨國跨界合作與資本活動也日益頻繁。“產融結合的操作模式一個就是直接投資,另一個就是通過母基金的形勢去搭建或者投資參與一些子基金或者其他基金,這樣可以在不同階段、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項目上做更多的佈局。”中國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向明在6日的產融結合的路徑與發展趨勢分論壇上說。據瞭解,該公司所管理的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重點投資領域之一便是智能製造。

“我們在配套環境上推動產業和金融結合、海外中心建設,為產業拓展升級提供開放型的資源支撐。”劉家平稱,目前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集資型的資金架構,橫向按照園區的主要方向覆蓋了15個行業,縱向按照投資的不同階段覆蓋了天使、VC、PE、併購等基金的產業,實現招商和投資的聯動,吸引了一大批被投企業入主園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室主任王曉明建議,互聯網轉型要基於製造業本身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在他看來,製造業具有複雜性、封閉性、資產的專有性、長週期性的特點,同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還有基礎設施支撐、知識產權安全等問題,需要在國家戰略、行業戰略和企業戰略上進行協同。此外,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過程,德國企業調研顯示,一般先要經歷10到15年的精益化過程,再經歷10到15年的數字化過程,最後才能完成產品、技術全生命週期的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