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深基金規模擴張加速 「抄底」時點難測

今年上半年,滬港深基金總規模迅速擴張,半年內資金規模增長近四成。

滬港深基金規模擴張加速 “抄底”時點難測

兩市同處估值底部

據統計,滬港深基金總規模今年年初為1109.6億元,至二季度末,總規模已增長至1574.8億元,申購滬港深基金的資金明顯增量。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成立的11只新的滬港深基金,合計首募規模高達490.49億元,佔目前市場上109只滬港深基金總規模的31.15%。

當下,對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的配置資金不斷增加,與近來兩地市場同處估值底部密切相關。截至7月15日,今年以來上證綜指下跌了14.39%,恆生指數下跌了4.66%,A股和港股市場指數的不斷下行,使得兩市相關標的的估值水平也連連下降。

A股目前估值處於底部區域已是共識,此前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發文稱,滬市整體和大盤藍籌股的估值在主要經濟體中均處於合理偏低水平。上交所發文指出,與歷史數據相較,截至7月6日,上證綜指的市盈率13.1倍,與2638點時水平基本持平,市盈率中位數28.2倍,與2014年7月上一輪牛市初期(上證綜指2000點-2200點)時水平基本一致,接近2013年6月時水平(上證綜指最低1850點,中位數26倍左右);與國際市場相較,代表滬市大盤藍籌股的上證50指數整體市盈率9.9倍,在全球範圍處於偏低水平,明顯低於美國市場大盤股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均為近24倍),同時從破淨情況看,滬市目前162家上市公司最新收盤價低於每股淨資產價格,為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港股方面,AH股溢價指數在今年2月份觸及138.96的高點後迅速下行,一路跌至115.58點的低點,創下近16個月以來的最低記錄,同時,港股市場成交金額也有下降。國金證券研報指出,雖然近期港股成交金額及AH溢價指數均有回落,但無論是橫向比較全球股指,還是縱向與港股自身歷史數據進行對比,都可看出其估值水平仍處低位,投資價值依然存在。

滬港深基金規模擴張加速 “抄底”時點難測

“南下”資金遠超“北上”

滬港深基金在上半年備受資金青睞,與其投資多元化的優勢密不可分。滬港深基金在市場投資中,既可投資A股市場,又可以借道“港股通”投資港股市場,滬港深基金申購者可同時分享在滬、港、深三市的投資回報。

不過,整體來看,南下資金規模遠超北上資金。滬港通、深港通開通以來,港股低估值、高股息等特性持續吸引內地資金入港,截止2018年5月31日,滬市港股通和深市港股通累計淨買入金額分別為5536億元與1804億元,南下資金合計為7340億元,而北上資金合計僅為5087億元。

對此,上海雙隆投資公司總經理兼投研總監馬俊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滬港深基金規模的迅速擴張,與股票市場整體發展局勢息息相關,在監管力度不斷加強的背景下,股票市場長期局勢向好是無疑的。“但是,目前短期理財新規等政策未落地,政策上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相比A股,港股監管制度等相關配套建設較為成熟穩定,短期內市場環境較國內更有吸引力。”

同時,某私募基金投資分析師也對《上海金融報》記者指出,當前,很多新設基金,都會不約而同增加對港股的投資。“港股市場相較A股市場,擁有的優質投資標的更多,對資金有足夠的吸引力,同時也可以擴大基金投資範圍,分散風險。”

國金證券研報表示,總體來講,港股市場已經歷了150餘年的發展,早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在全球主要股指震盪加劇的情況下,港股風險收益間的匹配度依舊較好。同時,隨著“小米”等稀缺性獨角獸標的赴港上市,港股市場仍將大概率吸引海外及南下資金持續流入。

抄底時機難測

隨著兩市投資標的估值水平不斷下降,以及市場資金的加速佈局,抄底時機是否到來,引起市場投資者重點關注。

馬俊指出,二級市場上,抄底不僅是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個誘人的操作方式。“短期來看,A股市場已處於底部區域,但拐點難測。投資者在操作中,可進行小倉位嘗試,以防守及長週期倉位為主。”

上述私募基金投資分析師也表示,雖然目前國內股市處於底部,但熊市中,場內個股分化仍顯突出,“即便目前股票市場指數到了底部,一些個股也仍存下跌空間。”該投資分析師指出,當前投資重點仍然要放在個股上,可以佈局一些估值較低、類型偏防禦的相關個股,如醫藥生物、休閒服務、食品飲料等。

港股投資方面,雖然目前港股估值也處低位,但相關風險仍然不能不防。國金證券研報表示,需警惕市場情緒指數出現大幅下滑、市場資金面超預期收緊、中美貿易戰再升級以及全球範圍內黑天鵝事件頻發等因素對港股的潛在影響。同時,政策風險、利率風險以及經濟週期風險等均可能對市場產生影響,導致市場價格波動,從而影響滬港深基金收益水平。

記者 田忠方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