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究竟有什麼本土美食?

李虹霖


本土美食讓我想起的就是這麼幾樣。

首先早餐,上海招牌“四大金剛”。

大餅:好吃的大餅都是爐子裡烘出來的,甜鹹兩種。芝麻香的不得了,全看師傅的手藝。

油條:外表炸得脆脆的,裡面非常香。也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豆漿:老上海人更喜歡鹹豆漿,年輕人也有些喜歡甜豆漿,加上蝦皮紫菜等,絕對美妙。

還有粢飯糰、米糕等等,又好吃又頂住飢餓。

生煎,鍋

這兩個更不用說了,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家代表著“好吃生煎/好吃鍋貼”的店,我比較喜歡大壺春的!

小籠包

蟹粉小籠真是決不能放手的美味啊!

像是人廣那裡的萊萊小籠,或者是鮮美要等的滿隴春,都是很好吃的蟹粉小籠!大愛!

大閘蟹

每次到吃蟹的季節就很開心,蟹膏鮮美,泡飯一起吃,贊!


❤魔都小資城市生活指南,帶你過有態度的小資生活~快來關注我的頭條號吧!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1.醃篤鮮。用鮮肉(蹄髈最佳),鹹肉,火腿,竹筍共同熬製的湯,鹹鮮味,個人感覺其鮮美可稱天下第一,只在佛跳牆以上,我一朋友走南闖北多年,亦嚐遍各地美食,仍是首推醃篤鮮。

2.鮮肉月餅。蘇式月餅的做法,餡是鮮肉,個人比較喜歡大壺春的。

3.南翔小籠。這個不用多說了,小籠饅頭比較喜歡山陰路上萬壽齋的以及沈大成的,不過沈大成的好多年沒吃了,不知現在怎麼樣。

4.生煎饅頭。這個也不用多說,飛龍生煎和大壺春的都不錯,至於小楊生煎,那個不是生煎的做法,我也不喜歡吃。

5.薺菜豆腐羹。薺菜豆腐肉絲成湯,勾芡後成羹,這幾樣食材混合後極其鮮美。

6.薺菜鮮肉餛飩。餛飩的湯要好,用小蔥。

7.白斬雞與雞粥。各地都有白斬雞的做法,上海的特點要用浦東三黃雞。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吃雞,但這個還是推薦的。

8.水筍(筍乾)燒肉/黴乾菜燒肉。這個菜在江南流傳很廣,說得簡單點就是紅燒肉里加入水筍或黴乾菜,燉至肉酥。黴乾菜或水筍吸收了肉的油與鮮味,肉則酥而不爛,肥而不膩。

9.東海帶魚。一定是新鮮的東海帶魚才好吃,我最喜歡的是清蒸或幹煎,那些又粗又大的洋帶魚只是好看,但肉質粗,味道腥,並不好吃。

10.各類小海鮮。新鮮的加蔥姜爆炒即可,最美味的莫過於毛蚶,開水中一過就可以吃了,鮮美不亞於大閘蟹,可惜1988年後就吃不到了,不過想吃的可以去寧波。

11.土豆燒刀豆。典型的上海本地菜(原來的上海郊縣稱本地,區別於上海市區,原來的上海市區稱上海),可能在農家樂裡能吃到。

12.大閘蟹。這個清蒸最好,面拖也很妙,小時候最愛吃那上面的麵粉。

13.餈毛團。肉餡的糯米皮,外面滾上糯米蒸熟,這個以北萬新的為好。

14.年糕團。糯米餅包上鹹菜油條是最早的做法,現在除了鹹菜還有各種其他的餡料了,我偏愛鹹菜或榨菜的,以虹口糕點廠的為好。

15.條頭糕/雙釀團/冷團等。這些都是糯米糕點,甜味。還是沈大成本部的比較好。當然這是太傳統的東西了,上海做這些的很多,普遍都不錯。

16.走油肉。可能這個菜不能算上海本地的,流傳太廣了,但卻是我感情最深的一道菜。將煮過的肉放在油鍋裡炸,然後浸入冷水,讓肉皮起皺,然後再紅燒。吃的時候可以沾醋。這個菜我奶奶做得最好,我吃了那麼多,還是我奶奶做得最好。我自負會燒幾個菜,可這個菜一直沒我奶奶燒得好。我得兒子那一年,我奶奶以近百歲的高齡又做了最後一次。

上海美食還有很多,比如小餛飩,單檔,鍋貼,冷麵(如果冷麵太硬那是因為保存方法不對),油墩子,臭豆腐,排骨年糕等等,只是當我寫到走油肉,抑制不住內心的感情,就此收筆罷。


digoxin


小籠饅頭

正宗的南翔鮮肉小籠饅頭的肉餡不應該摻入蔥末,薑末則少許。所謂鮮肉便是當天的新鮮夾心豬後腿肉斬成,瘦四肥一,肉餡不可絞成肉泥,鼎泰豐便輸在這裡。餡料為白湯,如果在餡料中加入醬油,這饅頭的風味便失之粗略而近於江北風格了。

生煎饅頭


真正的上海生煎是用發酵後的精白麵粉作皮,發酵不用發酵粉,而是用老酵面混合新麵糰發成。所以老早點心店,如果同時出售鍋貼和生煎,那就是大店了,因為需要兩個點心師傅,一個料理髮面生煎,一個料理死麵鍋貼。

上海大餛飩

是既能管飽又可做點心的上海家常食品。與上海人熱愛鮮肉餡點心的習慣略有不同的是,上海大餛飩是以菜肉餡為主的,最著名的是薺菜鮮肉大餛飩,(薺菜冬季沒有)。家裡做餛飩,會以7:3加上三份青菜,吃口更好。精緻點餡料的還會加以一些開洋吊鮮。

鍋貼

漢族傳統小吃,鍋貼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豬肉餡為常品,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餃子形狀。

來自網絡


千招百計


上海菜本地人叫做本幫菜,上海美食雖多,但多是薈聚各菜系的精華,早先真正的本幫菜其實是濃油重醬,除了馬橋豆腐,南翔小籠等少數菜品,多數不敢恭維。這就好比上海人,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匯聚上海,真正的本地人往往在郊區怡然自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