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今年以来,应县县委县政府紧扣“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型”的主题,按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迈好了全面发展的第一步。

该县的主要做法是: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去冬今春,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5.89万亩,发展和改善灌溉面积6.25万亩。粪污资源化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有了新突破,投资1.35亿元的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即将落地,地恩公司年产5万吨生物质炭基肥及1000吨土壤改良剂项目、康桥生物科技公司秸秆饲化产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进入开工倒计时,这为应县加大有机肥推广使用,创建全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以农载牧、以牧养菜、南菜北牧、循环发展”的模式,“南菜北牧”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32万亩左右,其中无公害蔬菜15万亩,有机蔬菜达到2万亩,新增移动大棚2000亩;“粮改饲”试点面积持续扩大,青贮玉米发展到18万亩,全年计划完成棚圈建设5万平方米、青贮池2万立方米;投资9600万元的新大象公司2个生猪养殖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金山农牧新建种猪养殖场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全县奶牛存栏力争达到7万头,肉羊饲养量保持在120万只左右,生猪饲养量达到20万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去年增加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513”龙头企业达到1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30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112个的基础上,推进“三园一场”创建和“三品一标”认证,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坚持按标生产。加大国家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申报力度。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鼓励梨花春酒业、雅士利乳业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推动33家蔬菜加工企业改造升级;争取世贸园屠宰、梨花春黄芪养生酒等新项目达产达效,推进新晋药集团黄芪深加工和康庭阳光黄芪提取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积极推动沿长城旅游公路、明长城应县段修复等项目,带动龙首山、石柱山、跑马梁、南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抓住全国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机遇,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危房改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实施镇子梁水库大桥建设项目,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建制村硬化8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1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点、物流站点、候车亭64个。扎实开展乡村环境治理行动,加大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力度,启动建设乡村污水处理项目,新建农村垃圾中转站12座。咬定脱贫攻坚,确保全民小康。围绕1659户3320人的脱贫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实行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户扶贫责任制、包户脱贫攻坚工作日志制度、“三查一保”责任制,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级领导干部包重点工作任务、重点项目清单+“五包”责任制,严格落实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双签”责任,实行一线工作法;深入推进“四派”工作,健全完善“两包三到、干部联户”精准帮扶联动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