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什么小吃?

擁抱陽光520


看了其他的幾個回答,感覺成都的小吃有點冤,作為一個在成都吃吃吃了十幾年的人,一定要來說一說成都的大小吃的。大街小巷好吃的太多了。絕對不是什麼鍾水餃賴湯圓龍抄手一類的。我來推薦一波,火鍋串串冒菜什麼的就不說了。

1 紅糖餈粑 均價12

火鍋店幾乎都有,小吃之一。每家店的做法不同,味道也會天差地別,只要紅糖熬的好,味道都差不到哪裡,推薦春熙路小龍坎火鍋的,吃火鍋的同時吃餈粑

2 缽缽雞 1塊一串

缽缽雞作為樂山的小吃,在成都還是有很多正宗的店,比如春熙路小龍坎火鍋樓下的老麻抄手裡附帶的缽缽雞就超級好吃。味道特別正宗,這不是串串,不是串串,是缽缽雞!!!味道和串串有所不同的。

3 肥腸粉 8-10一份

成都的肥腸粉,在大街小巷看到白家肥腸粉都可以試試,發源於成都雙流白家。所以叫白家肥腸粉,粉是紅苕粉,每天早上現做,用一個很多洞洞的瓢,裝上和水的粉,站得很高讓粉像麵條一樣流到鍋裡燙熟備用。吃肥腸粉的時候一定要來一個鍋盔,如果喜歡肥腸的一定要再加一個冒節子,冒節子就是熬的很入味的一截肥腸,韓國那個白大叔的美食節目街頭美食大王也介紹過肥腸粉,非常好吃的,來成都一定要試試。

4雙流兔頭 十來塊錢一個

為什麼要吃兔兔,兔兔那麼可愛,因為兔兔好吃啊。成都人一天不曉得要吃掉好多兔子。晚上夜啤酒加兩個兔兒腦殼,滋味不擺了。不害怕的可以試試。

5 冰粉 3-5塊一份

到成都肯定要吃火鍋串串,這個時候辣到了,麻到了,來一碗冰涼可口的冰粉,成都人吃火鍋的標配啊。冰粉根據每家店配料不同味道也不同。會加入花生米葡萄乾紅糖芝麻,和紅糖餈粑一樣,紅糖熬的程度決定味道

6蛋烘糕 五塊一個

這個老成都的小吃,還是要看運氣,再小巷子等才能吃到。從以前五毛錢一個已經到了五塊錢一個了,用雞蛋和麵粉做的,然後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肉鬆奶油等

7 土豆坨坨 均價五塊一份

在成都的小巷都會看到推車賣土豆的,坨坨或者條條的,麻辣或糖醋。恨不得天天下班路過都去買一份。市中心建設路也有一家天天排隊的,其實味道都大同小異,通常都要排一個小時,真沒必要。學校等周邊的土豆就很好吃。裡頭會加入魚腥草,北方好多人都不會吃,要提前告訴老闆不要放魚腥草。

8 三大炮 也是十來塊一份

這個通常存在於景點的地方可以去試試,就是餈粑裹上黃豆粉,加上紅糖,話說成都對紅糖的運用還是非常到位的。和紅糖餈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9夫妻肺片

也可以嘗試一下,但是推薦去路上的燒臘涼菜店買,更能吃到不同的味道

10 烤腦花

在成都吃串串一定要點一份冒腦花,吃燒烤一定要點一份烤腦花。成都的味道,懂的人一定要嘗試一下。

先說這麼多,如果有到成都的吃貨朋友們歡迎私信我,我給您們詳細說說


喜東東愛下雨


1.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 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邇,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此菜的特色是以“燒”法烹之,在雪白細嫩的豆腐上、點綴著棕紅色的牛肉末和油綠的青蒜苗,外圍一圈透亮的紅油,如玉鑲琥珀,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的獨特風味。

2.怪味面

號稱成都第一面的牛王廟怪味面,其出名的怪味面,採用多種調料烹製成的湯底,麻辣鮮香,有多種說不出來的香味而得名,不大的鋪子,每天據說要賣出三千斤麵條,非常誇張,1.5元/兩,可以選擇不同的口味多試試。

3.川北涼粉

天府廣場附近的陝西街,還有成都特色的麵食――崇州羊馬喳喳面,麵條本身是自己機制而 成,韌性非常好,在吃麵時來一份十分可口的跳水泡菜,和麵條上用豬肉炸制的喳喳,是其鮮明的特點,無論色澤還是口感都是非常的棒。

4.兔頭

成都吃兔頭已經成了一種習慣。當初的兔頭就象夫妻廢片一樣,是邊角廢料,常常用小鍋煮著,沿街叫賣,2毛錢一個,很是可以給大小孩子解饞。後來隨著生活提高,兔頭的做法和吃的方式已經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曾經聽真正的老饕說過,吃兔頭要用13種不同的工具才能吃出它的全部滋味來。成都的兔頭分三種,一種是由小家庭自己研製,售賣集中在其所在的小區,數量有限,外地朋友很難找到;一種是成都幾家靠拌菜、涼菜出名的商家,比如說廖記棒棒雞、二姐兔丁、紅星路兔丁等;還有就是成都附近真正的兔頭髮源,比如說雙流的兔頭、廣漢的熱窩兔頭、都江堰兔頭等……主要是分紅味(麻辣)和白味(五香),吃的時候先後順序非常講究,不會吃的人一般都啃不乾淨。

5.肥腸粉

成都大名鼎鼎的青石橋三絕是:肥腸粉、蕎麵、糖油果子。成都提肥腸粉第一肯定是青石橋,那裡肥腸粉是老字號了,肥腸粉是將紅薯粉條在大鍋老湯裡面,基本是不停火,用十斤以上棒子骨熬製出來的,燙熟後加各種原料而成,最後撒上煮好的白味肥腸,是成都最有人氣的小吃。青石橋的蕎麵是成都為數不多的可以吃到的蕎麵,也有很多年的歷史了。


譚談小屋


相傳在三國時的安漢(即今南充市)有一對夫妻二人,在嘉陵江畔開了一個小滷菜酒店,主要供渡口來往人員食用,當時江中打魚人,魚舟及商川勝多,生意紅火,在當朝巴西郡太守“張飛”常來此處飲酒,感覺菜味非常可口味美,對兩夫婦手藝特別稱讚,為讚揚兩夫妻手藝非常特別,因此用“夫妻”二字命名,將此菜取名為“夫妻肺片”夫妻肺片細膩、微辣、香、甜、鮮,回味可口;並推介給大哥劉備,做御膳供品食用,得名夫妻肺片。

川北涼粉

川北晾粉自清末問世以來,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當時,原南充縣江村壩農民謝天祿,在中渡口搭棚賣擔擔涼粉,他的涼粉製作精細,從磨粉攪制到調料、配味都有獨到之處,行人品嚐後無不稱道,謝涼粉便有了名氣。其後,農民陳洪順悉心研究謝涼粉製作工藝,取其所長並加以改進,涼粉製作工藝得到進一步完善。他選用新鮮白豌豆用小磨磨細,十分講究攪制火侯、所作涼粉質細柔嫩,筋力綿軟,明而不透,細而不斷,調料配味,更具匠心。不久,陳涼粉便名揚川北一帶,“川北涼粉”也不脛而走。至今南充市和成渝等地的一些涼粉店都仍以“川北涼粉”為招牌,生意興隆,火爆不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羅瑞卿生前回南充視察工作時,就曾特意品嚐了川北涼粉。

韓包子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麵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後,其子韓文華接替經營,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一炮打響,名聲不脛而走。後來韓文華乾脆專營包子,並將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一直享有經久不衰的聲譽。\n 一位外地遊客曾在留言簿上寫道:“北有狗不理,南有韓包子,韓包子物美價更廉。”

毛血旺

毛血旺乃磁器口名特三絕之一。民間有言子: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於沒到磁器口。據說,毛血旺的名稱來源於其創始人姓毛,聽說後來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重慶的毛血旺中一般添加的是,鴨血、鴨腸、泥鰍、午餐肉、鴨肚、豬心、豆芽等,而且極其便宜,一個人要一份還吃不完。而且,吃毛血旺的地點非常講究,只有在磁器口才可吃到正宗的。另有一種說法就是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賤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起賣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放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別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n 裡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陳記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徑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擔擔麵

擔擔麵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擔擔麵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麵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麵,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麵,一格燉雞或燉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麵,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麵特色最濃。\n 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麵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

鍾水餃

“鍾水餃”是四川水餃的代表,初創於成都荔枝巷鍾少伯開的“協森茂”。由於餃子皮薄、料精、餡嫩、味鮮,為其它同行不及,遂打出“荔枝巷鍾水餃”的招牌,沿用至今,蜚聲遠揚。(\n 成都) \n鍾水餃始於1896年鍾燮林的創始,原來在成都的荔枝巷開店,又叫“荔枝巷水餃”。後來才從荔枝巷遷到如今所在的提督街。現今的鐘水餃,除了傳統的紅油水餃和清湯水餃,又增加了三鮮水餃,海味水餃,蒸餃等40多個品種。\n 值得一提的是蒸餃,竹雪的如玉,皮薄呈半透明狀。鍾水餃憑藉一流的口味,早已被評為“成都名小吃”,“中華餐飲名店”等殊榮。

龍抄手

創始於本世紀40年代,當時春熙路濃花茶社的張光武等幾位夥計商量合資開一個抄手店,取店名時就諧濃字音,也取龍鳳呈祥之意,定名為龍抄手。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龍抄手的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幾個部位肉,經猛燉慢煨而成。原湯又白、又濃、又香。\n \n龍抄手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龍抄手的得名並非老闆姓龍,而是當初三個夥計在“濃花茶園”商議開抄手店,取“濃”的諧音“龍”為名,也寓有“龍騰虎躍”、生意興“隆”之意。“抄手”是四川人對餛沌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大概是因為包制時要將麵皮的兩頭抄攏,故而得名。

老隍城傳統鍋魁

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經營的鍋魁品味多樣,風味獨特,雞片鍋魁、牛肉鍋魁、蒸肉鍋魁、肺片鍋魁、素菜鍋魁都是其特色品種,另外,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的牛尾湯也很有特色。雖然老隍城經營的是傳統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紙,清清爽爽,頗為時尚。

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氣,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頭少,不加兔頭,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鮮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還有五香滷兔、紅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還經營紅油雞塊、蒜泥白肉、涼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種涼菜


好吃的大餃子


說起成都的小吃的話,那就真的有點多了,隨便切成都哪個景點逛一圈下來就會發現很多的小吃,畢竟堂堂天府之國嘛,生活過得太悠閒了,就會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一天就曉得吃。但是呢,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其實好多的景點無外乎都是那些小吃,啥子三大炮啊、糖油果子啊、冷串串和烤魷魚什麼的啊,今天我們不說那些景區小吃,而是安利給你最能代表這座城市的真正美味。

1、紅糖鍋盔

它還有個名字,叫“燙到背”。是因為吃紅糖鍋盔的時候,你咬一口,紅糖就會像熔漿一下緩慢並且熱烈的流出,然後流到手腕,流到手肘,於是你忍不住就會舉起手去舔,當你所有注意力都在舌頭上的時候,這時舉著紅糖的那隻手不受控制,滾燙的紅糖就會直接滴到你背上去哈哈哈哈!

吶,現在市面上其實有兩種紅糖鍋盔。一種是很多馳名小吃店和在旅遊景點推車流動攤販賣的這種,像包子一樣圓坨坨一個的,放在煎鍋上面煎的,3元買2個,5元買4個。

還有一種才是記憶中正宗的紅糖鍋盔,它看起普通攤的餅,上面灑滿芝麻,裡面是滾燙濃稠的紅糖,做好之後放進烤爐裡面烤,烤出之後表面略帶點糊焦

其實是最香的。

第一種圓滾滾紅糖鍋盔是煎的,吃起會油,第二種感覺才是我們從小吃的紅糖鍋盔,香甜有嚼勁,還很管飽。

2、冰粉

一直覺得冰粉就是白味的果凍,直到它加入了紅糖水,簡直就是驚豔。如果說餈粑裡的紅糖是紅糖漿,那冰粉里加的紅糖就是紅糖水了,要稀釋很多。

到夏天,冰粉是每家串串火鍋店的標配,店裡面要是沒賣的話,隔個幾分鐘就有流動攤販走進來問,冰粉冰粉,5元一碗······每一家玩兒的花樣還不一樣。最簡單的就是直接是冰粉+紅糖,放點白芝麻會更香。

2.0版本是放紅糖、葡萄乾、碎花生顆顆或者一些山楂片

三鮮冰粉又是一個升級版了,口味更豐富一些,加了醪糟、小湯圓和銀耳,但是居然沒有紅糖水,這就非常遺憾。

豪華版是玫瑰冰粉,用料多而複雜,放入了紅糖水,幹玫瑰,西瓜,醪糟,葡萄乾···每次吃幹拌串串這是必點!

3、涼糕

夏日甜品既然都說了冰粉,不說下涼糕它可能會不開心。涼糕是宜賓特產,原料其實就三樣:大米、紅糖和水。

除了好吃,涼糕和別的甜品不一樣,它還有點藥用價值,據說涼糕有解毒排膿、利水消腫、清熱去溼、健脾止瀉的功效。這說明了什麼?吃一盤涼糕=喝一杯板藍根。涼糕圓滾滾一盤,外表光滑,淋上紅糖,強迫症治癒系列啊!

涼糕的紅糖很濃稠,很多人都在網上問,怎麼能做到把紅糖做得那麼濃稠?有人說是熬的時候加了澱粉或者葡萄糖漿,也有人說是用冰糖和黃糖一起蒸。但畢竟是大米做的,要是吃完了一整個涼糕,肚子基本就飽了一大半了。

4、醪糟湯圓

寫這個只為安利一家店——張醪糟!

去逛青城山是假的,去吃張醪糟才是真的啊。對於熱愛紅糖的我來說,只想坐在這家店裡不走。

熱氣騰騰,吃一碗,全身暖和。開了太久的老店,門面破爛環境也不講究,張醪糟也已經被炒得很火了,經常都是大排長龍。但老闆沒有膨脹,依然每天清早開門準備當天的材料,燒水,分紅糖,打雞蛋,煮粉子……動作熟練又麻利,早餐吃一碗,熱和一整天。

張醪糟的紅糖用的是最地道的手工紅糖,沙甜濃香,糖心雞蛋煮得又嫩又滑,想起當年姨媽懷孕的時候每天最想的就是這碗醪糟粉子,最後可以吃得一滴湯都不剩。

除了招牌的紅糖醪糟蛋還有

紅糖餈粑,沒啥擺盤的講究,幾坨餈粑淋上濃郁的紅糖,略灑芝麻再蓋上厚厚一層黃豆粉,滿足!


成都Big榜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四川漢族特色小吃,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料,並不用肺。注重選料,製作精細,調味考究。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鮮香,細嫩化渣。深受群眾喜愛,為區別於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稱之,在用料上更為講究,質量日益提高。

鍾水餃

水餃,古名為“水角”,北方人讀“角”為“佼”音,故稱“水餃”。水餃是北方人常用的食品,餡心用蔬菜多於用肉食,但逢年過節時,餡心也十分考究。在四川,水餃只是作為一種小吃,因此餡心多用肉製作,製作也講究得多,配上特製的好湯和調料,互相補充,相得益彰。以前,成都賣水餃的攤店不少,其中以“水餃鍾”最為有名,這是因其水餃皮薄、餡嫩、味美之故。

擔擔麵

擔擔麵(Noodles, Sichuan Style),漢族特色麵食。著名的成都小吃(又說自貢小吃,起源於自貢)。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龍抄手

龍抄手,是成都非常出名的小吃,龍抄手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龍抄手的得名並非老闆姓龍,而是創辦人張武光與其好友等在當時的“濃花茶園”商議開抄手店之事,切磋店名時,借用“濃花茶園的“濃”字,以諧音字“龍”為名號,也寓有“龍騰虎躍”、“吉祥”、生意興“隆”之意。“抄手”是四川人對餛飩的特殊叫法。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個世紀50年代初遷往新集場,60年代後又遷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了。

石磨豆花

石磨豆花是四川及重慶常見的漢族小吃。是嫩豆花的一種吃法,它與運用特殊工藝加工而成的豆花蘸水和大米飯配合食用,因其鮮嫩可口而流傳廣、影響大,在中國餐飲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墊江石磨豆花的配方、製作,自有其歷史淵源和獨特之處,米飯、豆花、蘸水三位一體,密不可分。墊江石磨豆花又稱豆腐腦或豆凍,是由黃豆漿凝固後形成的中式食品。不過豆花比豆腐更加嫩軟,在嶺南通常加入糖水或黑糖食用。中國北方稱豆花為豆腐腦,但北方豆腐腦多半為鹹辛味,使用鹽滷凝固,南方則多使用石膏。

三合泥

三合泥為四川傳統風味小吃,成都市內、郊縣各甜食店多有供應。此點由於採用大米、糯米、黃豆三種主要原料合磨成粉,加輔料和水炒成泥狀食用而得名。

川北涼粉

川北涼粉發源於清末民初的四川省南充市,原為農舍小食,現已成為川菜代表性漢族特色著名小吃之一。川北涼粉是採用優質豌豆去殼,用水浸泡後,磨成細漿,然後過濾去渣,沉澱脫水,製成豆粉。再經加熱攪拌成糊狀,裝入盆、盤待用。涼粉製作法有很多種,可也用綠豆、大米等做出不同味道的涼粉區別,及營養價值與涼粉的影響。

老隍城傳統鍋魁

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經營的鍋魁品味多樣,風味獨特,雞片鍋魁、牛肉鍋魁、蒸肉鍋魁、肺片鍋魁、素菜鍋魁都是其特色品種,另外,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的牛尾湯也很有特色。雖然老隍城經營的是傳統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紙,清清爽爽,頗為時尚。


二土的笑料小黑屋


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我們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串串香鋪子,紅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熱氣騰騰的一鍋紅湯以及那一大把一大把的竹籤就構成了成都特別的一景。成都人在飲食上的創新能力和聰明才智真是令人感嘆!

當年火鍋由重慶傳入成都,而在一夜間風靡蓉城時,沒有人能想到這麻辣鮮燙的吃食變變樣,把葷的、素的往竹籤上一穿,就穿出瞭如今火熱了十幾年也沒冷下來的串串香。

如康二姐串串


地址:中道街 人均消費:30元

  微點評:到成都必須嘗試的一家店,中午全完了就沒吃的了,選串串的時候感覺大家好像不花錢一樣,全部大把大把得抓,味道非常好,百吃不厭。

三大炮是四川地區著名的漢族特色小吃。三大炮如“彈丸”一樣,發出“當、當、當”的響聲,分為“鐵炮”、“火炮”、“槍炮”,故名總稱“三大炮”。三大炮的主要食材為糯米、紅糖、芝麻、黃豆,口味香甜。三大炮非涼食,賣時將舂好的半成品餈粑裝入鍋中至火爐上以微火保溫,吃時現做。


口水雞是中國四川傳統特色菜餚,屬於川菜系中的涼菜,佐料豐富,集麻辣鮮香嫩爽於一身。 在烹製時,煮雞用的湯料很有講究,需要恰到好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雞的可溶性蛋白,增加雞肉的鮮美程度,又能具備其特有的香型和滋味。


藥用價值:補益五臟,治脾胃虛弱。雞蛋蛋白外塗解熱毒紅腫,生服解胡蔓草毒。蛋黃治心悸怔忡,蛋黃油生肌長肉。雞蛋殼壯骨制胃酸。喜蛋(孵化成雞胚的蛋)補虛損、治眩暈。雞肝明目治夜盲。

龍抄手是成都市著名的傳統小吃,抄手是四川人對餛飩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個世紀50年代初遷往新集場,60年代後又遷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了。

龍抄手,北方多稱為餛飩(亦作混沌),山東有的地方稱餶飿,廣東則稱之為雲吞。餛飩原是民間用來祭祀的食品。

米花糖是一種著名的傳統小吃,起源於重慶,香甜可口,具有米花清香。其中以重慶江津米花糖和四川樂山蘇稽米花糖最知名。

米花糖主要是用糯米和白糖作的。先要經過米制過程,就是將糯米蒸熟,晾乾使它仍成原米粒狀,然後每5公斤糯米以200克飴糖兌成水,在鍋內焙制,俟水乾後,再用砂炒,這時1粒米可漲到4粒米大(用豬油或菜油炸有同樣效果,為了節約油脂,一般多用砂炒),然後再用糖精、白糖和飴糖製成糖漿,將制好的米倒入糖漿內,加上少許的花生仁,在鍋內拌勻後,倒於案上匣內,捏成方塊,再用刀切成小塊,即成產品。


世聖時刻


最美不過燒烤,成都人的夜生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ef10000b7bc882f3fa5\

春芽幽巷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36208272260203010, "media_id": 6708426358, "neardup_id": 1620628788421125326, "vname": "GOPR0031.MP4\

自動化營銷世界


成都的小吃種類之多聞名全國,就連老成都人都不見的數的過來,麻辣紅亮,味美爽口的夫妻肺片,酸辣相宜,臊子香脆的擔擔麵,紅味鮮香麻辣;白味湯汁鮮美的鐘水餃,歷史悠久,用料考究,回味悠長的賴湯圓,粉條精抖,口味鮮香的復興肥腸粉,還有龍抄手,以及遍及大街小巷的滷肉鍋魁、蛋烘糕等等,真是不勝枚舉。

陳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徑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夫妻肺片

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製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於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為區別一般肺片攤店,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設店經營後,在用料上更為講究,以牛肉、心、舌、肚、頭皮等取代最初單一的肺,質量日益提高。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風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擔擔麵

擔擔麵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 擔擔麵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麵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麵,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麵,一格燉雞或燉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麵,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麵特色最濃。

龍抄手

創始於本世紀40年代,當時春熙路“濃花茶社”的張光武等幾位夥計商量合資開一個抄手店,取店名時就諧“濃“字音,也取“龍鳳呈祥”之意,定名為“龍抄手”。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龍抄手的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幾個部位肉,經猛燉慢煨而成。原湯又白、又濃、又香。

荔枝巷鍾水餃

創始人鍾少白,原店名叫“協森茂”,1931年開始掛出了“荔枝巷鍾水餃”的招牌。鍾水餃與北方水餃的主要區別是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製的紅油,微甜帶鹹,兼有辛辣,風味獨特。鍾水餃具有皮薄(10個水餃才50克)、料精(上等麵粉、剔筋去皮的精選豬肉)、餡嫩(全靠加工時掌握好溫度、水分,肉餡細嫩化渣)、味鮮(全靠輔料和紅油、原湯)的特色。

韓包子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麵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後,其子韓文華接替經營,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一炮打響,名聲不脛而走。後來韓文華乾脆專營包子,並將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一直享有經久不衰的聲譽。

雙流老媽兔頭

正宗成都“雙流老媽兔頭”,起源於二十年前一位慈祥的媽媽,在雙流縣城開的一間麻辣燙小吃店, 媽媽的兒子從小愛吃兔頭,那時候成都吃兔頭的店很少,媽媽心疼兒子,便在麻辣燙的鍋裡煮給兒子吃。傾注著母愛的兔頭不僅讓兒子解饞了,更上癮了。兒子天天在店裡吃兔頭的模樣,彷彿一塊招牌,吸引了登門的客人。一傳十、十傳百,麻辣鮮香的兔頭吸引的人越來越多。聰明的兒子建議媽媽將小店擴大,專賣兔頭。因為大家都親切而尊敬的稱她老媽,店名乾脆就叫——“雙流老媽兔頭”。 二十年歲月滄桑,“雙流老媽兔頭”早已成為成都食客追捧的知名美味,多年來老媽一直尋找品相整齊、肉質細嫩的兔頭,味道純正、回味醇香的麻辣調料,做出味道純正的老媽兔頭。

彭州軍屯鍋盔

軍樂鎮“酥鍋魁”,又名“酥油千層餅”,是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做工考究,獨具風格,以香、酥、脆、細嫩化渣而名揚川西。軍屯鍋盔選用優質中面,拌和適量溫水反覆操作,使之軟、硬適度,張拉柔韌。水的冷熱觀氣溫高低而定,水溫與氣溫成反比。配料方法別具一格,實行起面(酵面)與子面(生面)隨打隨配的原則。起面的多少,根據子面拌和後時間長短而定。子面時間長,起面多配;反之少配。再用撕去表膜的豬生板油、拌上八角、茴香、三萘、花椒、生薑、精鹽、味精等香料,切碎揭絨,抹在拉長的麵皮上,經卷壓成形,上煎鍋煎烤,最後放進爐膛烘脆。

三大炮

“三大炮”以糯米為基本原料,其製法尤為有趣,名也取得貼切。三聲“炮響”後,大師傅快步走到簸籮旁,揀出已經裹勻豆麵和芝麻粉的三發“炮彈”,放入銅碟裡澆上濃濃的糖汁,然後雙手捧給我們。坐觀了一番精彩的表演後,便慢慢品嚐香甜滋潤、軟滑適口的“三打炮”了。在你吃得津津有味之際,熱情的師傅還會給你遞上一碗濃淡適宜的“老鷹茶”。你一邊吃粑,一邊喝茶,自然別有一番風味。



娛樂扒爪娛


1 蛋烘糕

各種餡料隨意組合,甜的鹹的任您挑選

甜的我最愛傳統的芝麻花生,紅豆,花生醬,沙拉肉鬆

鹹的最愛老乾媽 ,土豆絲,酸豇豆等等等

剛烤好的蛋烘糕外脆裡嫩,好吃到了極點!

2 烤豬蹄

3 傷心豆腐乾

兩片豆腐乾,裡面夾著韭菜和秘製醬料,超級超級辣,我覺得我還算能吃辣的,每次只敢要中辣加一點小米椒,曾經被整吃過變態辣,臉都麻了好嗎!

4 樂山冷串串

同樣辣和不辣兩種,沾上自己調製的幹碟,我一般加孜然的辣椒麵再加酸醋和一點甜醋,那味道 絕了!

5 烤麵筋

烤的時候讓老闆烤乾一點,烤好之後先撒上一層孜然,再撒一層辣椒麵,再來一層芝麻,最後還要有一層蔥花

但是最不能忘的就是學校門外的一家麵筋攤攤,最後會撒上一層肉鬆!我的天,好吃到爆炸!鬆軟的肉鬆點綴在滾燙麻辣鮮香的麵筋上,一口咬下去,軟軟的麵筋和纏綿的肉鬆交相輝映!

好久沒有吃了,哭泣

6 涼麵

但其實我更喜歡這種涼麵,加不加雞絲都無所謂,但是一定要有點黃瓜絲啊豆芽啊之類的爽口的東西

強烈推薦一種口味,糖醋加辣!超級好吃,在我遇見的人裡面沒有說不好吃的!涼麵最適合夏天吃,清清爽爽的,還有涼粉涼皮什麼的,有空把這些也更一更,呦呦呦

7 葉兒粑

糯米麵裡面夾肉,外裹粽子葉,上鍋蒸熟,開吃。雖然有粽葉的清香,但答主依然覺得略膩,不好這口,喜歡的歡迎補充。

8 涼皮

廣元涼麵是米做的,米做的,米做的,米做的,米做的,米做,米。。。

有朋友說這TM就是陝西涼皮,我們這街上很多賣陝西涼皮的,抄著一口陝西話,全街喊陝西涼皮。朋友、大姐、大妹子,陝西涼皮是面做的,面做的,面做的,面做,面。。。

來,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涼皮,來看看,來。

9 紅糖餈粑

糯米做就的餈粑,切長方塊,撒幾顆花椒,入熱油炸。外焦內軟,油香與餈粑的微甜與花椒的麻香渾然一體,在舌尖糾纏~~想起來就忍不住流口水!!

10 油茶

四川產茶,蒙頂甘露、文君綠茶、青城雪芽、峨眉竹葉青、碧潭飄雪、敘府龍芽……油茶是什麼茶?

好吧,四川油茶和北方的油茶完全不是一類,也跟茶完全不搭——油茶非茶,而是一種類似米糊糊的早餐。

把大米磨成米粉,然後煮成濃稠的米漿,把大頭菜、饊子切碎,撒上酥黃豆或花生,再拌上花椒麵、辣椒油和蔥花,全部和勻後就可以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