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织密农村微权力监督“笼子”

用大数据织密农村微权力监督“笼子”

高明深入推进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图为高明乡村一角。

征地款收入自己能拿多少钱、村里哪些人享受低保、上个月村里支出了多少……类似这样的村中事务,村民通过手机、电脑、电视任一渠道,足不出户便能方便快捷地查询到。

7月18日,佛山市高明区纪委监委召开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新闻发布会,宣布高明区大数据村务监督平台全面启用,对农村微权力运行有了新的有力监督。

“监督平台为每一位高明户籍居民配备了专属账号,实现了群众监督权的全覆盖。”高明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找准“自上而下”监督和“自下而上”监督的结合点,运用大数据手段织密农村微权力运行的“监督之笼”。

“高明将依托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加强对基层治理重点环节动态监控和适时预警,大大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逐步探索出农村基层治理的‘高明经验’,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说。

满足各类村民群体监督需求

打开佛山市高明区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的页面,村(居)务公开、财务公开、集体“三资”管理、涉农惠农资金等七大板块整齐排列,用群众能理解、看得懂的语言和方式,亮出群众最关心的事。

群众只需通过电脑或手机进入这一页面,输入自己的姓名或手机号,再输入登录密码,全村的征地款收入和分配、公共服务支出、涉农惠农政策资金补贴发放等大小事情就会呈现在眼前。不会上网或没有电脑、智能手机的群众,通过家中的电视,同样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上述信息。

“平台具有记忆存取功能,账号和密码只需输入一次,下一次再登录便可直接进入,非常方便。”高明区荷城街道新亨村村民王兆昌说,近几天村里的微信工作群、家庭聊天群铺天盖地均是平台查询登录的推广信息,在村中已家喻户晓。

今年1月,佛山市高明区纪委监委正式启动建设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6月在四个镇街各选了1个经济社进行试点,7月在全区全面铺开。从试点到全面铺开的过程中,高明区纪委监委通过电视、报纸、村村响广播、电子屏以及高明发布、廉洁高明微信公众号等开展了宣传推广工作,同时要求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通过各村工作群、宗亲群、兄弟姐妹群把监督平台的查询登录渠道发布出去,实现了广为人知。

与过去传统的村务上墙公开相比,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在满足群众参与性需求上有了显著提高。“所谓‘三联’,就是手机、电脑、电视三位一体,以此最大限度地拓展村务公开的监督渠道。”高明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

以往,村务公开栏中张贴的公开信息易受到雨淋或被新的信息所覆盖,这都会使信息公开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当前高明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富有监督意识和意愿的青壮年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每年回村次数较少,难于从公开栏这一渠道清清楚楚地了解村中事务。

如今,通过手机、电脑、电视任一渠道,青年、外出村民、留守老幼等各类村民群体,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村中大小事务。遇有疑问,还可在平台的“我要举报”板块进行反映,相关部门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受理查证,并反馈结果。

除赋予本村村民通过三大渠道查询本村村务的权限外,高明区纪委监委还赋予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登录平台查询本村村务的权利,全面支持和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责,促进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监督相结合

近年来,伴随高明区域价值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集体‘三资’”)快速增值。与此同时,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所产生的投诉举报也呈上升趋势。

据高明区纪委监委统计,2015年群众反映农村问题投诉举报数量为45件,2016年上升到64件,2017年上升到72件。同期,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排查出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问题线索也逐年上升,2015年为110件、2016年为190件、2017年为789件,分别占当年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总数的33.8%、35.5%、46.8%。

高明区纪委监委深入调研发现,出现这种局面,与传统村务公开基础设施不健全、传统公开方式过于单一、村务监督机制失效等密切相关。“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既损害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农村基层干部得不到有效监督,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造成农村问题的复杂化和不稳定性。”高明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为了减少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生,高明区今年开始积极探索创建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健全农村微权力运行全方位监督机制。

这项改革工作从一开始便得到了佛山市纪委监委和高明区委的支持,佛山市纪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高明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分别把这项工作写入了全会报告,并将之列为佛山市强化农村微权力监督的试点工程。

在推进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数据录入过程中,高明区一方面注重“自上而下”的监督,明确区级有关部门和各镇街为责任部门,采取提级录入数据的方法,利用制式化表格形式传输板块的数据信息,保证了信息录入的真实与全面;另一方面注重“自下而上”的监督,建立起村务公开档案管理制度及可追溯制度,明确要求所有公开事项必须同步在村委会建档、归档,群众对此可进行查阅,切实做到村务公开“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由此,围绕农村微权力运行,高明逐步找准了群众“自下而上”监督和上级部门“自上而下”监督的结合点,从而对微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查即纠。

农村三大监督平台实现功能互补

随着高明区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全面投入使用,高明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和农村微权力运行所建立的监督平台,增加到三个。另外两个监督平台分别是高明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和高明区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

当中,通过高明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高明农村集体资产实现了有效增值。据高明区农林渔业局统计,自2011年该平台投用,至今年6月底,全区累计通过平台交易2158宗,累计成交年标的16117万元,比累计底价年标的13220万元增值2897万元,增幅达21.92%。

而通过高明区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高明实现了将村集体的会计账交由会计师或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代管,出纳账交由镇街的财会服务中心代管,由此严格了对村一级的财务监管,压缩了村一级财务的自由裁量权。

但通过多年实践,这两大平台的薄弱环节也开始显现出来,亟须通过进一步改革进行破解。

“一直以来,高明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信息发布都是以镇街为单元,集结了本镇街辖区内所有村民小组和经济社的集体资产招投标信息,要想从中找到并关注本村民小组或经济社的招投标信息费时又费力。并且平台不支持站内搜索,随着信息的逐年沉淀,要想从成百上千条信息中查找历史信息,更是难上加难。”高明区荷城街道新亨村村民王兆昌说,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民监督集体资产招投标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而在高明区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运行方面,则出现了部分镇街的经济社和经联社未按财务监管要求交账的情况。以明城镇为例,该镇下辖的经济社和经联社的财务账是按季度做的,不符合按月度公开的要求。其中在今年6月,该镇217套村(居)委会、经济社、经联社财务账中,仅收回14套,未及时交账达203套,及时交账率仅为6.5%。

由此埋下了基层腐败隐患。近期,高明区纪委监委就联合区公安分局查处了明城镇潭朗村民小组原组长梁某娟涉黑涉恶涉腐案件。经查,梁某娟在担任村民小组组长和经济社社长期间,把持土地出租,将原本属于村民小组的土地收益占为己有,她还带头违反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严重坐收坐支问题,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坐收坐支就达十几万元,严重侵害集体和村民的利益。

“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投入使用后,上述这些问题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得到破解。”高明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将上述两个平台的信息进行了抓取和整合,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集体“三资”和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定时抽取出来,面向群众精准公开,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而实现以公开促监督的目标。

以高明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所公布的信息为例,经过信息抓取后,村民通过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就可便捷地看到本村的集体资产招投标实时信息和历史信息,免去海量信息搜寻之苦,从而有效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而在农村财务管理信息方面,高明区纪委监委在推进阳光村务“三联”监督平台数据录入过程中,督促各镇街将原来按季度做财务账的惯例改为按月做账,比较彻底地清理了不及时交账等问题。以明城镇为例,截至7月11日,该镇217套村(居)委会、经济社、经联社财务账中,已收回财务账212套,及时交账率上升至9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