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用了什麼心思將皇位傳給雍正,雍正又是如何明白的?

史論縱橫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的健康每況愈下,大臣們紛紛上書,請求確立接班人。康熙對大臣說,我也很著急,但立儲是國家大事,關乎國家未來,不可草率。接著他又說,我會盡快確定人選並告訴大家。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康熙沒有公佈皇儲人選,而是對大臣們說,我的身體好多了,不用急於選定接班人了。他還說,皇子們各有優點,過早選定接班人,會造成皇子們與太子明爭暗鬥,我實在不願意再看到,他們為爭奪儲位,打的不可開膠的樣子了。

這時的康熙有了秘密立儲的想法。雍正後來的秘密立儲就是從這兒學來的。那麼這時康熙有沒有意定接班人?他心裡的接班人又是誰呢?




當時,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被圈禁,八阿哥胤禩因斃鷹事件徹底被康熙排除,真正的競爭者就剩下十四阿哥胤禎和四阿哥胤禛。這時康熙的心裡應該是偏向十四阿哥胤禎,為什麼這麼講?有事例可以說明。

康熙秘密立儲的想法公佈不久,西北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康熙派十四阿哥出征,封大將軍王,出征時康熙親自送行,王公大臣列隊,聲勢浩大。此時的大清朝,除了西北基本穩定,能平定叛亂,救國家於危難,說明有能力,同時也有了功勞,理應成為接班人。當時朝廷上下大都這麼認為,雍正的親媽烏雅氏也是這麼認為的,她一直認為雍正搶了十四阿哥的皇位,就是這麼來的。

康熙應該也是這種想法。在康熙看來,四阿哥胤禛從來就沒有覬覦過皇位,通過打擊,八阿哥胤禩也老實多了,將來可以讓胤禛、胤禩輔佐胤禎。現在主要任務是培養他,康熙安排十四阿哥西北平叛,可以控制軍隊 ,建立功勳,歷練能力,樹立威信。



十四阿哥不負眾望,取得了西北戰場的重大勝利。不過他也失去了很多。他在西北期間,京城裡有很多大事,康熙都安排雍正代辦。康熙對四阿哥胤禛關注多了,安排胤禛辦事多了,加之胤禛辦事幹淨利落,情感上必然偏向胤禛。

康熙六十年,西征好幾年的十四阿哥回京述職,這是胤禎最後的機會,胤禎並沒把握住。康熙最反對結黨,但是他卻讓胤禎和隆科多搞好關係。可是胤禎並沒有明白康熙的意思。康熙看到率性的十四阿哥政治敏感度太低,不適合當接班人,放棄了他,幾個月後讓他再次回到前線。

按常理,西北戰場雖然沒有徹底平定,但也平靜了下來,有一個年羹堯就可以了,沒必要皇子再去。此外,康熙已近七十歲了,雖然感覺身體還好,但是人過七十古來稀,隨時會被閻王收去,放接班人在身邊才便於安全過度。還有,接班人打仗能力重要,行政能力更重要,此時的十四阿哥胤禎更需要在朝中鍛鍊。這些康熙清楚,胤禛也清楚。



康熙再次派十四阿哥胤禎回西北,雖沒有直說,也等於告訴了四阿哥你就是接班人了。為什麼不明確告訴胤禛呢?這是康熙手腕,我始終擁有改變主意的權力,不聽話就換了你。

個人觀點,歡迎吐槽!


豫有得


康熙帝是如何把皇位傳給胤禛的

說起《雍正王朝》裡康熙把大位傳給胤禛的過程,那可是說來話長,容在下慢慢說來。


其實康熙把胤禛作為接班人來培養,是從很早就開始了,最為明顯的是黃河大水,胤禛奉命赴災區籌款賑災,經過一番鬥智鬥勇,驚心動魄的努力終於安撫了災民,整修了河堤,成功完成了賑災使命回到京城面見康熙時父子倆的那番對話,這那番對話中康熙首先誇讚了胤禛有勇有謀,於危難之際為朝廷解難,為君父分憂的壯舉,但隨後也明確指出國家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現行體制的種種弊端,尤其是不合理的稅收制度造成了貧富差距懸殊,土地兼併嚴重,朝廷稅收流失,使得國貧民弱,反而養肥了一批不勞而獲的奸商巨賈,貪官劣紳,向貪官巨賈們籌點錢去賑濟災民只能算是小手段,只能偶一為之,而能做到政通人和,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從而實現富國強兵,那才是治國的根本

。很顯然,康熙對胤禛說的這番話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是其肺腑之言,這已經不是君父對臣子應該說的話,而完全是一位慈祥的父親在同一個他喜愛的兒子在說話,換言之,康熙是在把胤禛作為接班人來薰陶,來培養的,而胤禛隨後述說了自己此去災區沿途的所見所聞,印證了康熙對於時局的判斷,表達了自己對新政的支持,難得的是父子倆的政見完全一致,康熙對於這個兒子是滿意的連連點頭,表示讚許,很顯然胤禛與皇阿瑪康熙的這番談話顯示了胤禛在康熙心中的與眾不同。


隨後而來的是追繳國庫欠款一事,這件事康熙原本是希望八阿哥胤禩能出手的,因為胤禩一直兼管戶部,國庫的大量欠款也主要是在他主管期間形成的,可以說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些欠款的來龍去脈,也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去追討這些欠款,為此康熙特意在胤禛賑災還沒有回京時就派下差事,並且允諾能辦好此事者晉封郡王,康熙是滿心希望胤禩能當仁不讓,挺身而出為君分憂,哪成想胤禩這個八賢王嫌此差事得罪人還不好辦,先打了退堂鼓了,當庭表示自己才疏學淺,不能勝任追討欠款的差事,同時推舉四哥胤禛辦理這個差事,為表其意之誠,連自己一直兼任的主管戶部的差事也給辭掉了,可嘆康熙一生英明神武,子嗣眾多,到老了除胤禛一人外竟然沒有人能替他分憂,他有這許多兒子竟和沒有兒子沒什麼區別,康熙在對胤禩失望之餘最後也只好把這誰都不願接的差事交給胤禛去辦,胤禛在接到這個差事後也認為困難很大,但表示自己有信心完成任務,大不了自己得罪完了所有的人,乾脆就做個孤臣就是了,康熙對胤禛的表態大加讚賞,鼓勵胤禛做好追討欠款事宜,為朝廷去做一名孤臣,並且否決了胤禛要求十三阿哥胤祥一同辦差的請求,直接告訴胤禛自己就是想要胤禛做一名真正的孤臣,

俗話說君子不黨,康熙對胤禛的要求顯然比做一名君子更高,乾脆希望胤禛在朝中沒有盟友,成為孤家寡人,這不是希望胤禛能夠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又是什麼?


至於追討國庫欠款一事的善後收尾更值得推敲,從表面上看,康熙在處理追繳國庫欠款的善後事宜上明顯的有失公允,太子胤礽成了整個事件最大的贏家,他並沒有出過什麼力,僅僅是動了動嘴,就把整個追討欠款工作叫了暫停,使得康熙得以藉此體面地緩和了朝廷同眾欠款官員間的矛盾,為君父分了憂,眾欠款官員也無不感激於他,同時順便還打擊了最近風頭正盛,有點礙自己眼的四阿哥胤禛,足以一解自己心頭對胤禛的不滿,真是惠而不費,幸何如之。而在胤禛那邊,自己辛辛苦苦的為朝廷辦差,差事辦得很不順利,舉步維艱,欠款沒有要回來多少,人倒是叫自己得罪了個遍,眾欠款官員為被逼還錢而向康熙哭訴的,對胤禛不講情面心懷不滿而冷嘲熱諷的,私底下恨自己的不知會有幾許,而自己為朝廷盡心盡力最後不僅沒有得到煲獎,反而落了個處分,真是出力不討好,特別是自己著意提拔的幫辦田文鏡,為朝廷出了大力,吃了大苦,滿朝官員卻沒有不恨他的,還被十貝勒胤俄當街一頓胖揍,狼狽不堪,最後還被貶做縣令,踢出京去,令胤禛自己心裡過意不去,同胤祥一起對田文鏡多加安撫,著意開導,真的是窩囊之極窩火之極。那麼,整個處理過程真的像表面上那樣不公嗎,或者說胤禛在追繳欠款一事中真的是吃了大虧嗎?首先應當說清理國庫欠款的難度是大大超出了康熙預料的,在康熙的設想,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加上朝廷特地委派了一位得力的皇子來督辦此事,追討欠款難是難,但要回總欠款的十之七八應該還是能夠做到的,哪想到清理欠款竟然遭到幾乎是滿朝官員的抗拒,有的甚至以死抗爭,自己的兒子也跑到前門大街上去賣家產還錢,真的是丟人現眼,大失朝廷的體面,追討欠款一事如今弄成這個樣子,要錢要不回來,如果就此打住則不僅朝廷的威嚴將嚴重受損,朝廷的法度豈不成了兒戲?此時康熙實際上已是騎虎難下,無法收場,這種情況絕對是康熙始料未及的,不過既然差事辦砸了,就必須有人為此負責,這板子如果不打在胤禛的身上,就得打在眾欠款官員的身上,而這些官員不僅人數眾多,其中不乏跟隨康熙出生入死,征戰天下的心腹老臣,也有許多充當朝廷棟樑之才的能員幹吏,甚至還有自己的親生兒子,要處分所有這些官員,變賣他們的家產還錢不但不可能,也是康熙所不忍心為之的,所以要處分也只能處分胤禛,至於欠款也不得不慢慢的要了,再者,胤禛在前面黃河大水籌款賑災一事中表現過於出色,朝廷的封賞褒獎已經引起了許多人的嫉恨,所謂樹大招風,太子胤礽就先後幾次在康熙面前說胤禛的壞話,大阿哥胤褆也想方設法的陷害胤禛,至於八爺黨,表面上風平浪靜,暗地裡不知構想出了多少構陷胤禛的腳本,此次追討欠款一事,康熙本不欲胤禛沾手此事,好讓胤禛的風頭稍微降低一些,這對他是有好處的,怎奈天不從人願,這次又是胤禛衝在了前面,現在既然胤禛的差事出了紕漏,那麼藉此機會稍稍打壓一下他的風頭對胤禛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可以對他起到保護作用,在田文鏡一事上也是這個道理,田文鏡為追討欠款一事同胤禛一樣,得罪的人太多,胤禛是皇子,別人拿他不敢怎麼樣,田文鏡就不同了,所以田文鏡現在在京城是很難過的,把他遠遠的外放到別處其實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當然,追討欠款的善後工作像現在這樣處理對胤禛而言是很難接受的,此前康熙一直鼓勵胤禛做孤臣,要為父分憂為國解難,現在卻要因此而處分胤禛,這在康熙面上也不好看,而讓胤礽出馬處分此事,由他來唱白臉,然後自己再出面收拾殘局,這樣無疑會好很多,於是追討國庫欠款一案最終塵埃落定,太子胤礽出面及時制止了追討欠款一事,寬限了國庫欠款的歸還時間,同時斥責了胤禛處事操切,不顧大局的行為,隨後康熙出馬善後此事,胤禛被罰奉一年,幫辦田文鏡被貶為縣令,遠赴外地任職,限期離京,整個追討欠款的大戲總算是落下了帷幕。




那麼胤禛在追討欠款一案中真的是吃了大虧嗎?其實胤禛在這一事件裡受了委屈是真,吃了大虧則未必,他在朝廷需要時挺身而出,為朝廷辦差盡心盡力,最後為平息整個事件又代人受過,這些康熙都心中有數,從此對胤禛都是另眼相看,可以說,胤禛此時已是無限接近康熙接班人的位置,只是太子胤礽雖失聖心,但還沒有明顯的過錯,仍暫居其位罷了。


追討國庫欠款一案過去不久,大清國又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刑場換死囚一案,太子胤礽為還清國庫欠款,不僅賣官鬻爵,還竟然收受賄賂,通過自己主管的刑部把刑場上的死囚犯調了包,爆出了大清國建國七十多年聞所未聞的醜聞,康熙聞奏怒不可遏,決心選派一名皇子主審此案,徹查此事,一掃司法領域的腐敗醜惡,由於此事必然牽扯到主管刑部的太子,所以胤禛在其幕僚烏先生的指點下託病避開了這個差事,而那邊八阿哥胤禩不疑有他,主動爭取獲得了主審此案的機會,隨後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用誘供的方法從主要當事人肖國興處獲得指認太子的口供,隨即連夜進宮,面呈康熙,應該說胤禩此事做的功利性太強,目的太過明顯,眼看朝堂上即將掀起一場廢黜太子的腥風血雨,上書房大臣張廷玉當機立斷,燒燬了胤禩帶來的口供,避免了一場儲位危機,至此,刑場換死囚一案告一段落,其結果是胤禛成功躲過了一處足以淹沒其身的陷阱,太子胤礽行將被廢,八阿哥胤禩由於審理此案有功,特加封廉親王,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已被排除在康熙的繼承人名單之外了。


經過了刑場換死囚一案的困擾,康熙決定同眾皇子一同赴熱河圍獵,在熱河行宮,蒙古王公前來覲見康熙並獻上了一柄象徵尊貴吉祥的如意,康熙遂以此如意為賞物,宣佈只有在圍獵過程中力拔頭籌的皇子才能擁有此物。一番比拼下來最終十三阿哥胤祥所獵殺獵物最多,而八阿哥胤禩雖所獲不多,但捉到的獵物都是活的,有人認為十三阿哥所獲最多,理應得到賞物,而蒙古王公認為八阿哥胤禩捉到的獵物都是活的,這反映出他的愛心善念,也體現了上天有好生之德的真諦,由胤禩得到這柄如意最為妥當。這時胤禛之子弘曆站出來指出王公的話是不對的,按照弘曆的說法,打獵是他們滿人賴以謀生的手段,獲取獵物天經地義,另外滿人本就以騎射得天下,如今康熙率領大家來此圍獵正是向先輩致敬,是不忘本之意,更是與殺生扯不上關係,他皇爺爺一生射殺過那麼多的獵物,難道能因此說他皇爺爺沒有仁愛之心嗎,更何況他皇爺爺一生建功立業,英武神勇,更獵殺過數不清的獵物,他皇爺爺實在是大清的第一巴圖魯。弘曆的一番話使得康熙大為感動,也令康熙心中對弘曆充滿了好感,康熙決定,將那柄極富象徵意義的如意賜予弘曆,並要求胤禛將弘曆送入宮中,由康熙親自調教。

應該說至此康熙心目中的繼承人選已經有了眉目了,因為弘曆是胤禛的兒子,如果胤禛將來做不了皇帝,只能做個親王的話,那麼弘曆就成了旁支,而身為人君的康熙是絕不會對一個旁支的孫輩如此厚愛的 ,因為那樣會危及皇位的穩定。

初春時節,咋暖還寒,胤禛入宮覲見康熙,剛走到外廂就聽到屋內康熙蒼老而慈愛的聲音還有弘曆那脆生生的童音,偷眼望去,卻見弘曆騎在康熙的脖子上,祖孫倆正在合力完成一幅書法,胤禛不敢也不想打擾他們祖孫的二人世界,偷偷退了回來轉身向門外走去,門口豎著一面巨大的鏡子,胤禛走到鏡前,滿臉笑意,仔細端量著鏡中的自己,又抬起手來把自己頭上的頂戴正了正,不知此時胤禛眼中鏡裡的自己,頭上戴的到底是親王的頂戴還是皇帝的龍冠?



微風山谷1381


謝謝史論縱橫邀請,由《邸曉居MBA侃歷史》來回答:

當康熙帝第二次廢太子之前就在心裡萌發了準備將皇位交給四阿哥胤禛的打算,最後決定傳位於皇四子胤禛,是在第二次廢太子胤礽後就更加堅定了傳位於四阿哥胤禛的決心。


康熙帝想到的 不但在於胤禛的久經歷練、做事剛毅果斷,關鍵是能處處以國計民生為計,,能處處能以江山社稷為重的原因。

還在於有一次在熱河木蘭秋獮,康熙和眾皇子、皇孫在莆田獵場打獵的時候,康熙就 對自己的皇孫,胤禛的兒子——小小年紀的弘曆的才能和膽識就十分賞 識,而且曾一度親自調教弘曆。

所以康熙一旦傳位於四阿哥胤禛,而胤禛再 傳位於弘曆,那麼至少可以保證大清王朝的三代盛世。


這才是英明的偉大的康熙,他從大 清王朝的長遠來考慮的,這也是為什麼康熙不同於普通人的帝王心 術。

而同時,康熙帝最後決定選中了皇四子胤禛作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還 有著極其複雜的社會原因,因為康熙帝在自己親政的後四十年由於倦政的因素,但也帶來了不可挽回的社會弊端: 吏治腐敗、土地兼併稅收流 失,而且國庫嚴重空虛,留下了一個積弊甚深的局面。

怎麼辦? 康熙帝不是不知道,更不是不明白,縱觀眾皇子的 為人處事以及各自的性格特點,康熙帝發現也只有“冷麵王”胤禛才能 匡補自己的過失。


能鐵面無私地刷新吏治,糾正時弊,因此;這也是 康熙在兩度廢黜太子後不願意讓朝廷議立太子的重要原因。

那時侯的康熙帝心裡已經有了太子的人選了。

二月河的《雍正王朝》的作品中,毫不掩飾的在揭示康 熙在選嫡過程中的帝王心術時, 大部分都是通過鄔思道的口中表達出 來的。

就在太子第一次被廢 黜,滿朝議舉儲君,皇八子胤祀積極行動時,鄔思道卻意味深長的耐心給四阿哥胤禛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大家子,老爺子生了一大群兒子。 慢慢地,老爺子老了,這麼大一個家當總得交給一個兒子來管吧。


可是管家的 鑰匙只有一把,兒子卻有一群。於是, 兒子們爭得你死我活,不可開 交。 這時;只有一個兒子默默站在一邊,只幫老爺子幹事,卻從不參 與爭鬥。

爭來爭去,老爺子終於想明白了, 這把鑰匙交給這群爭吵的 兒子中的任何一個,他都會管不好。 於是,老爺子將鑰匙給了那個不 爭的兒子。

這就叫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其實, 鄔思道這是給四阿哥胤禛以堅定信心,用這個十分淺顯的故事就揭示了康熙王朝中整個 奪嫡的複雜過程,看來治國和管家確實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最後,當雍郡王的四阿哥胤禛成為大清的雍正皇帝的時候,鄔思道在有了成就感的同時,在雍王府潛 邸呆了十年的鄔思道卻感到了一種大雪無痕的失落。

既然他能領會到 康熙的帝王心術,就更瞭解四阿哥胤禛了!那麼由於和雍正皇帝多年來的特殊關係,他就更了 解雍正的帝王心術。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還掌握著雍正在奪嫡過程中的 一些陰謀行動,這無疑是對此時已是最高統治者的雍正的一個重大威 脅。

他鄔思道的陰謀在光明正大的殿裡是用不著了,不但用不著,在雍正帝的眼裡有可能是一個禍害,最後他明智地 選擇了半隱。

總結大清王朝之所以能出現千古流芳的“康、雍、乾”盛 世,跟康熙帝正確的選嫡是分不開的。

(以上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請關注《邸曉居MBA侃歷史》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評論、留言必回覆!


日堯居k古史


康熙在一廢太子時,乘機打壓了八爺黨,這已經宣告八阿哥胤禩已經沒有機會得到皇位,除非政變或兵變!而二廢太子時,有圈禁了大阿哥,這也宣告了大阿哥也沒有機會得到皇位了,同時也圈禁了十三爺,這樣一來有能力和資格爭皇位的也只有:三阿哥,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其它皇子有的沒能力,有的沒興趣,再有的太小。而三阿哥是是個讀書人,也沒有啥勢力,唯一的長處就是數他年齡大,他現在相當於“皇長子”。但是朝中和其他皇子能都很清楚三阿哥也不是皇位最有力的競爭者,有能力繼承皇位的只有四阿哥和十四阿哥!



而早在一廢太子後,十四阿哥就負責兵部,手機已經很有權力,二廢太子時,十四阿哥偷偷陷害太子偽造太子手諭,已經被康熙發覺,只不過沒有挑明,把鍋讓十三爺給背了!等到了後來西北有兵事有委任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這時的十四阿哥威風極了,很多人都感覺康熙最看中十四阿哥,將來一定傳位給他!但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這時的四阿哥自己也糊塗了!他也感覺康熙看中十四阿哥,但是經過鄔先生的分析,康熙內心裡看中是四阿哥,要知道這時的四阿哥是領侍衛內大臣,負責管理保護皇宮的侍衛等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後來雍正推薦十四阿哥出任大將軍王,有提議讓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等,都順利被批准了,要知道在康熙眼裡十四阿哥是四阿哥的親弟弟,而年羹堯是四阿哥府裡出去的家奴,這些人都不會傷害到四阿哥繼位當皇帝的。



直到有一天四阿哥進宮找康熙,雖然發現小弘曆騎在康熙脖子上寫字!想想歷史上有幾個人能騎在皇帝脖子上,也就是騎在龍脖子上,這樣的人將來要是不當皇帝還當啥呢?再有就是小弘曆讓康熙把他扶穩了,對於康熙咋樣才能把弘曆扶穩呢?只有把皇位傳給弘曆的父親,沒有比這再穩的辦法了!看到這一幕,四阿哥滿臉都是笑,還特意照了下鏡子,怕自己得意忘形呢!然後沒有打攪康熙和弘曆爺孫倆,轉身輕鬆的走了,直到這個時候,四阿哥胤禛才知道將來皇位一定是自己的!



康熙就是用單獨培養弘曆的辦法,最直接最簡單的告訴胤禛,弘曆將來要當皇帝,你呢自己就意會吧!要知道康熙有九十多個孫子,而單獨培養調教的孫子只有弘曆一個人!而四阿哥看到弘曆騎在康熙脖子上的一幕,也就明白康熙的意思了,明確告訴康熙以後的皇帝,是誰了,也告訴他再下一代的皇帝是誰了!


看歷史說古今


康熙帝開創了一代盛世,也是而後康乾盛世的奠基人。不得不說,他在政治上的成就是千古留名的,但他又是一個無奈的,失望的父親。晚年的九子奪嫡給他帶來極大困擾。

孝誠仁皇后所生之子胤礽,出世便立為太子,也打破了清朝帝王:坐朝之君不立太子的規矩。胤礽的太子地位是相當不穩固的,各個兄弟為了皇位都想找太子的茬,拉他下馬,私下裡結黨營私。

也終於在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同時,極力打壓八爺黨,老八雖然在朝廷上下以賢而稱,甚至康熙的哥哥福全也讚歎胤祀其賢。但康熙不喜歡他,一是他出身地位低下,康熙最注重血統。二是康熙一生以仁治國,而胤祀以寬仁收買人心,又大出風頭。使康熙厭惡。

八爺黨受到打壓,也斷了老八繼位太子的可能。康熙在晚年反而更信賴成熟穩重的胤禛。胤禛為人處世低調沉穩,不露聲色,同時又喜愛雍正的兒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親自撫養。所以後世也有人說,康熙是因為要傳其孫乾隆。

總之,九子奪嫡的勝者雍正並沒有辜負老皇帝的託付,成為打造康乾盛世承上啟下之人。也是歷史上勤勉治國的明君。



煙雨何以任平生


康熙二廢太子是在康熙五十年,距離第一次廢太子3年,距離康熙駕崩11年。而康熙連續11年不立太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考察人選,二是保護儲君。



1.關於人選,雖然號稱九子奪嫡,但能夠報名投標的只有3個,老四,老八,老十四。

這三個人,應該說各有所長,誰接班都有利有弊。

用老四,康熙擔心過於嚴厲苛刻,弄不好會對兄弟斬盡殺絕。正因如此,老四可以把康熙朝後期的積弊根除,重振朝綱。

用老八,康熙擔心過於手軟,貪腐之風把大清的根基啃了。正因如此,老八可以把兄弟們和大臣們安撫得很好,虛度榮華。

用老十四,康熙擔心受奸人矇蔽,成為一個受人驅使的傀儡。正因如此,老十四可以由四哥八哥輔政,從而相互牽制。



2.關於秘而不宣,康熙在二廢太子時,埋了一顆閒棋冷子,看為誰所用了。

康熙有南巡的習慣,每次都喜歡帶著老十三胤祥,那時太子仍然本份,所以沒人會多想,只是羨慕罷了。

可奇怪的是,從第一次廢太子開始,老十三也失寵了,康熙再也沒怎麼搭理他。當所有人都習慣沒有老十三的日子時,康熙走了,雍正來了,老十三當上議政王了,跌碎一堆眼鏡。

聯繫起來看問題,康熙策劃這步棋很久了,只是不會明說罷了。那麼,老四是怎麼知道的呢?

因為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



前面說了,幾個兒子用誰都是有利有弊,讓康熙拿不定主意,怎麼辦,老皇帝把全部希望寄託在第三代身上,所以,把弘曆接進宮,親自調教了一段時間。

話說到這,一切都明白了,所謂的雍正改遺詔純屬政敵製造謠言。那麼,為什麼雍正要重用隆科多和老十三這些人呢?

原因很簡單,除了這些人,他無人可用。


有文化氣息的歷史號,有軍事氣質的文化號,歡迎關注頭條號軍緣鑫播客。

軍緣鑫播客


康熙帝在自己年老倦政後,深知大清朝已經有了很深的弊病了,吏治敗壞,民生困苦,這個時候不是隨便一個繼承人就能勝任這個皇位的。康熙帝是一個難得的明君,他深深地瞭解自己幾個爭位的兒子的心性和頭腦,所以一開始他就對身邊寵信的人說過八王胤禩寬仁過度,而且拉攏的人太多,一旦上位,這些人都不好安排,一個做不好就會皇權旁落,這是康熙最不能容忍的事。康熙帝在第一次廢太子後就給其他幾個兒子放權,讓他們去處理朝政,為的就是從中選出合適的繼承人。在這樣的放權中,四阿哥胤禛帶著十三阿哥胤祥踏踏實實辦差,不惜得罪官紳地主,也要為百姓爭來利益。比如收繳鹽稅讓朝臣捐款賑災,修復水災損壞的河堤等。八阿哥胤禩就只會討好朝臣,對於刑部包庇有錢人家犯罪的人他睜隻眼閉隻眼不說,還幫著隱瞞。

康熙帝是深知他年老體衰後的朝政是必須抓緊時間整治了,所以他一定是會選一個能夠匡正現今朝政腐敗的繼承人,這個繼承人不僅要熟悉朝堂的種種弊端還要熟悉百姓當下的艱難更要有一顆剛硬的心,在對待任何一個反對自己修正腐敗時都絕不退縮決不妥協的尖剛不可奪志的硬漢子。所以在追討國庫欠銀時,康熙帝就已經看好了胤禛。在選擇誰做徵西大將軍時,康熙帝封了十四阿哥胤禵為大將軍王,而且圈禁了十三阿哥胤祥。為的是把胤禵支出京城遠離朝堂爭鬥,不至於和胤禛當面起衝突而最終讓胤禛在處置和不處置之間兩難,保全胤禛和胤禵一母同胞的兄弟情。再一個圈禁十三阿哥胤祥,是為了不讓胤祥跳出來給胤禛爭位,因為胤禛一直是隱藏在暗處,秉著:爭是不爭,不爭是爭,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方針來迎合康熙的。要是胤祥跳出了幫胤禛爭位,就會過早地暴露胤禛這邊的實力和目的,讓敵對方防備更深,不利於胤禛處理任何事。最重要的是胤祥的外公是科爾沁蒙古大汗,萬一胤祥為了替胤禛爭位,和他的外公聯繫裡應外合,就會亂了天下亂了朝綱,這是康熙決不允許的。

在康熙帝圈禁了十三阿哥胤祥,封了十四阿哥胤禵為徵西大將軍王后,又同意了胤禛提出的派年羹堯為甘陝總督,掌握西征大軍的糧草供應,胤禛就已經明白了康熙屬意於他的心思。再加上康熙喜歡弘曆,要胤禛把弘曆送進宮他親自教導後,胤禛就基本上肯定康熙會把皇位傳給他了,因為方苞給康熙出的:一個好聖孫可保大清三代江山這個主意,胤禛是知道的。康熙帝的確是沒有選錯繼承人,因為雍正的繼位,他的勤政,他的剛強,他的強勢作風,都拯救了頹廢的大清,使得大清朝重振了雄風,同時也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陳晨孕育育兒專欄


首先,雍正在江南籌款救災,追還朝庭庫銀,處事剛毅果斷。這些都是其他阿哥不願做的,因為是得罪人的事,而且他向康熙表態為了朝庭願做孤臣。這正是康熙最欣賞的。在太子二次被廢前康熙對其所為不滿,在對眾阿哥的觀察中逐步對雍正有了好感,特別是他發現雍正的兒子宏歷之後,考慮到清朝的今後就有心偏向了雍正。在太子二次被廢后,康熙親自把宏歷接進宮中培養,並拿了其八字算後,傳位雍正己基本確認。雍正正是在兒子接到宮中看到康熙的用意,再加上他身邊還有一個烏先生,本身又是一個明白人,使其心中有數。


雲哥147038573


雍正三個有競爭力的兄弟都靠邊站了:名正言順的太子二哥兩立兩廢沒有東山再起的希望了。威望影響力最大的的八弟被老爸康熙忌憚厭惡,隨著佟國維的倒臺實際上老八也沒希望了。十四弟被任命為大將軍王千里迢迢遠赴西北領兵打仗去了。康熙眼前還能倚重誰?只有老四了。康熙這麼安排,實際上最大限度的為雍正繼位清除了障礙


立志成蟲


傳位如何對家國的影響是很深遠的,不管康熙在位時如何國力強大,都需要接班人來接管。康熙在位時間太長,意味著曾經的太子也已經和自己相差無幾,更何況太子不適合接掌。那麼康熙自然會從其他兒子甚至孫子輩選。鄔思道被雍正爺請出山,就給出了最形象的比喻,自此雍正明白了康熙遲遲不肯立儲的原因。雍正爺一直是被康熙以一種異常嚴苛的方式孤立於朝堂之上的,可以看出那是寄予厚望的。才有了弘曆自小就被帶到康熙身邊,其意義可謂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