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为什么会口碑爆棚?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我不是药神》为什么会口碑爆棚?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我不是药神》这部来自现实题材的作品能瞬间爆红,是因为它讲述了慢粒白血病病人们的无奈、痛苦以及在痛苦中寻找希望的心酸。

影片之所以能戳中观众的泪点,是因为它赤裸裸地揭露出人性的善与恶、贪与痴。电影中那些揪心的片段,触碰了当下热门影片的“盲点”和当今社会的“痛点”。

电影中打动我的场景有很多,但最触动我的是以下三点:

01

假药贩子“张长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勒索程勇,他走的时候对程勇说:

“我卖了这么多年药,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个病没法治,你也治不过来。”

这句话映射出社会最底层民众的无奈,也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在小编看来,生病不可怕,穷人吃不起药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在重大疾病面前,人人都是穷人。

《我不是药神》为什么会口碑爆棚?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人类的悲欢或许并不相通,但穷人的痛苦却都是一个味道:社会在进步,医保在改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起病。

02

吕受益带着程勇第一次回家,蹲在婴儿床前,看着睡得香甜的儿子,一脸幸福地告诉程勇说:“刚开始查出慢粒白血病时,天天想死,但看到儿子第一眼后,就不想死了,就想听他喊一声爸爸。”

吕受益不过是我们芸芸众生的一个代表,他是一个丈夫,也是一个父亲,他有他的责任,也有他的精神寄托。一个想死的人,突然不想死了,是因为新生命的到来唤醒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现实很残酷:穷,吃不起药,就得死。孩子的到来,并没有阻止吕受益离开的脚步。没钱,对于慢粒白血病患者来说,活下去就是奢望!

03

程勇的卖药行为被警方盯上后,面对警察的询问,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站出来,用期盼、无助地眼神哀求着:

“我生病三年,吃掉了家里的房子,吃垮了全家,但我想活,不想死。”

那是对生命的渴求,对现实无力的抗争。在观众心灵受到震撼时,她又加了一句:“你就能保证自己这辈子不得病?”

说出这句话的是影片中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色,但是这一句话却是那么的震撼人心,紧紧揪住每个人的心。

那一刻每个人都被生命的无常和不安全感紧紧抓住,都感同身受地体会着一种恐惧:在疾病面前,生命是如此的渺小,我们的世界很可能因为疾病而发生不可预知的改变!

《我不是药神》为什么会口碑爆棚?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有现实意义的电影。一场大病就能把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击垮。如果病痛和贫穷挂钩,剩下的就只有深深的绝望。

仅上映几天的《我不是药神》票房已经蹭蹭上升,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这部影片虽然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还是希望今后此类案例越来越少。

毕竟当生命需要紧急救助,而我们只能选择通过灰色地带采取行动时,这难道不是一个社会的悲哀吗?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