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貧困人口」與「隱形富裕人口」,是什麼樣的兩類物種?

“隱形貧困人口”與“隱形富裕人口”,是什麼樣的兩類物種?

黑與白的極端事例使我們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所以有了以下兩個問題。

你會不會為了短暫的爽去嗑藥?

你會不會為了短暫的美味享受去餓自己三天?

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肯定不會

人們不會為了短暫的爽去嗑藥,但會為了短暫的爽去買6000元的包包。不會為了美味享受餓自己三天,現實依然存在為了“終極享受”,雖然已經擁有買10套房加500個比特幣的錢,但還是捨不得花500元買一件外套的情況。

隱形貧困的極端盡頭是嗑藥式的自嗨

隱形富裕的極端盡頭是“餓三天吃一頓”的守財奴式思維。

通過兩個極端例子認識了兩種不同思維模式的人群,我們可以稱之為:

  • 隱形貧困人口

  • 隱形富裕人口

隱形貧困人口之所以隱形是因為看不到他們的貧困,通過社交軟件只能看到他們光鮮的生活。

隱形富裕人口也看不到他們的富裕,看到的是代步工具也沒有一輛。

下圖便是兩類物種的真實寫照:

“隱形貧困人口”與“隱形富裕人口”,是什麼樣的兩類物種?

咪蒙(隱形貧困人口:買6000塊的包包,搶6.6的外賣紅包)

“隱形貧困人口”與“隱形富裕人口”,是什麼樣的兩類物種?

Livin廣州

“隱形貧困人口”與“隱形富裕人口”,是什麼樣的兩類物種?

兩類物種的差異

“隱形貧困人口”與“隱形富裕人口”,是什麼樣的兩類物種?

  • 隱形貧困人口痴迷負債消費

  • 隱形富裕人口喜歡負債投資

前者借貸、擼卡、螞蟻花唄、各種白條,買包包、買豪車、環球旅行、高端餐廳......紙醉金迷。

後者借貸、擼卡、螞蟻花唄、各種白條,買房、買幣、投資......永遠行走在清苦的道路上。

兩種思維模式指導下的行為最大共同點是“負債”,其心理訴求都是“追求一剎那的最大幸福”。

差異在於:

一種先爽,一種後爽。

一種是現在就要爽的現在時,一種是未來才爽的將來時。

現實中的隱形貧困與隱形富裕並不是非黑即白般容易讓人分辨,容易受今朝有酒今朝醉、守財奴等思維慣性的矇蔽,讓我們陷入其中不能自知。

先爽很難善終,後爽世事無常,有可能爽不到就拜拜了。

先爽的人追求當下物質獎勵帶來的快感,後爽的人更看重財富堆積過程的成就感,不論是前者負債消費還是後者負債投資,兩類人都把自己搞得很苦逼。

那麼我們得出一個結論:

追求一剎那的最大幸福,並不是最明智的選擇。

第三類物種

“隱形貧困人口”與“隱形富裕人口”,是什麼樣的兩類物種?

漸變思維

如果把40歲當做一條平均線的中點,最左端20歲是隱形富裕思維,最右端60歲代表隱形貧困思維。

那麼我們能不能找到一條路?

由隱形富裕思維到隱形貧困思維漸變

【漸變思維】

40歲以前是我們抗風險能力最大的階段,我們可以大膽負債投資,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便可以心無旁騖的去負債消費。

負債沒有錯,負債消費沒有錯,負債投資也沒有錯。

我們都明白錢貶值那麼快,存銀行才是最大的錯,要麼投資花掉,要麼消費花掉,不但要花,而且還要負債花。只要你負債,你的負債每年也在按很快的速度減少,怎麼算都是划算的。

什麼階段用何種思維方式去負債、消費、投資,帶來的是不同的人生際遇。

我們並不推崇到什麼程度才能享受什麼,粗暴的把人生切割成很多個節點。擁有漸變思維,從不爽到小爽,到再爽一點點,最後到大爽,用漸變思維去實現幸福總量的最大化。

“隱形貧困人口”與“隱形富裕人口”,是什麼樣的兩類物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