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劉慈欣說的「IT技術的增長造成人類進步的假象」?

JesSE


如何看待?在我眼裡,劉慈欣與馬斯克一樣,都是狂熱的外太空殖民主義者,他們都這樣認為:如果人類陶醉於地球的這點沃土之上,那麼等來的只有是滅亡,人類的目標只有是星辰大海。

馬斯克曾在節目採訪中說道:人類不該是隻擁有一個地球的種族,這樣人類的未來並不樂觀,人類在未來肯定要擁有多個宜居星球,在不同星球上面延續人類希望。

如果你關注劉慈欣的講座,你也會發現,劉慈欣表達的意思與馬斯克有同工之妙,劉慈欣認為現代人類對航天的投入佔比遠遠小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阿波羅時代。加快航天發展,才能儘快讓人類尋找到另一個星球。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當絕大部分的人正在為著生活而奔波勞累時,總要有一小撮人會滿懷擔憂的看待著未來,這並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必須有人去做的,審視著看待未來,從劉慈欣的小說中就可以看出來。

IT技術的飛速發展帶給人類生活巨大的改善,這是無可否認的,我始終認為,只有在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之下,國家才會投入大量資金去征戰太空,當初阿波羅時代為何進展飛速,那因為是多種原因導致的,但後來,還是部分經濟方面的原因,終止掉了。

所以劉慈欣的這句話正是包含了他對未來的擔憂,他擔憂的不是現在,而是不可預見的未來!


一枚遊戲科幻迷


劉慈欣先生說得很有道理。從《三體》中可以看到,他對科學取得顛覆性的重大突破期望很高,這也就是他幻想三體人通過一個小技巧鎖死了加速器技術進展就窒息了人類取得重大科學進展的思想基礎,也是他在寫到人類掌握了核聚變技術後信心爆棚,敢於挑戰三體艦隊時那種嘲諷寫法的原因。但客觀地講,劉慈欣先生仍然是基於科學而談科學,沒有把科學發展置於社會廣泛發展的全景中來考量。如果這種考量,他就不會覺得IT技術取得了格外反常的發展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類發展到二戰後20年,也就是1960年代,依靠技術解決人類生存基本問題的工作已經進展得差不多了。固然世界上還到處都是飢餓,但飢餓已經不能靠科學本身來解決了。從那以後,人類面臨的更大問題是解決社會的問題。而通訊技術的大發展,實際上主要起到了這個作用。IT技術是通訊技術大發展的自然延伸,通過數字化的信號處理和集成化的硬件發展,讓通訊技術的發展實現了跳躍,也讓通訊技術直接密切介入甚至是改變了人類社會中人和人的互動與關係,從而讓我們覺察到IT技術的巨大變革和變革帶來的衝擊。而這種巨大變革的背後,也是因為資本的力量在不斷推進。還有一點則是IT領域相對門檻不高,這讓日本、韓國、新加坡、現在又加上中國這些相比於西方的後進國家能迅速置身於技術發展的第一陣線,也貢獻了更多技術發展的動力。

與之相比,如劉慈欣先生提到的發電機技術和核聚變技術,雖然前景很美好,但並不急需。核聚變雖然美好,雖然各國通過了ITER項目協力推進,但看看ITER各個參與國三心二意的態度就知道它的感召力有限。連不需要盈利的國家投入研發尚且如此,那就更不要說私人資本支持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研發了。總之,不是人類智力水平碰到發電機或能源這樣的重大問題就碰壁了,所以找了一個IT領域繞路過去,形成了技術進步的假想。而是人類技術的進步總在發生,在當今條件下這種進步被格外體現在IT領域而已。


科學時評


確實是這麼回事。原因如下:

對於我們普通大眾來說,我們看到最多的現象是以下這些:

一、手機CPU每年都在升級換代。

二、手機內存、電腦內存都在逐年增多,回憶之前的手機內存只有幾十兆,而現在的4G、6G……

三、寬帶網速逐年提高,各種視頻應用如視頻聊天,在家看4k高清網絡電影全都實現。

四、各種互聯網服務,如叫車出行,點餐外賣等等層出不窮。

………………

以上這些變化必然會讓普通大眾認為,現在的科技真是越來越先進了,繼而認為科學很發達。


但實際上,科學是否進步夠大,主要還是看有沒有革命性的東西出現。例如:

光纖的出現和應用

這就是稍微革命性的東西,它讓全球的寬帶提高了百倍、千倍。各種運用因為光纖也才得以出現。

但是光纖的出現,以及光纖的可能應用上世紀就有了。

圖為華裔科學家高錕,他1966年發表的《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論文,並指出:用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信息傳遞,將帶來一場通訊事業的革命。而他也在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所以說,在科學界,要想定義科學是否進步很快,主要是看一些能否帶來革命性的東西。咱們來舉幾個未來可能的例子。

能源存儲,電池

如果電池技術在現有基礎上大幅度提高,且成本很低很低。則,這將帶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

試想一下,如果一塊跟油箱大小差不多的電池,充滿電後可以跑2000公里,且充電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那麼,電動車的迅速普及就是一個必然,普及速度將快到令人眼花繚亂。

當電動車大量普及後,那麼中東產油國的話語權會進一步下降。燃油車逐年減少,我們的空氣也會相對好起來。

高昂的燃油成本沒有了,只剩下“電的成本”,而電的成本是很低的,可以想見,未來購車的人群將在現有基礎上大幅度提升。

常溫超導

若常溫超導能實現,則人類的能源使用效率會大幅提升。

圖片來自Mai-Linh Doan

火箭推進技術

圖片來自美國空軍。

現有的火箭推進依靠化學能,這讓人類登月、到火星的成本很驚人。

完全可以說,我們能向太空邁出多少步,全都取決於火箭推進技術。

但目前來看,未來幾十年,現有的動力推進系統難有革命性的進步,這實在是讓很多人感到絕望。

在這些人眼裡,現在的太空探索方式,升空技術都跟上世紀沒有本質區別。

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美蘇爭霸時,太空探索如火如荼,因為那時的人們堅信,21世紀將是太空的世紀,他們堅信21世紀初(也就是2018年),月球上、火星上將住著很多人。

然而現實情況是:

距離地球最近的月球上,連一坨新鮮的人類大bian都沒有,各國都減弱了登月的興趣。

從一個很大的歷史尺度來說,或者換句話說:

300年後再回頭看看我們這個年代,也就是2018年左右,那時的人們會怎樣看待我們?定義我們?

他們會將我們的這個時代定義為:

在太空探索上裹足不前的時代。

而原因,未來的人們也清楚,這就是目前的我們還不具備大舉進軍太空的核心技術。


寒木釣萌


(補充:觀點鮮明,要表達的就是大劉說的這些都是基本事實,但是,是個對的廢話。因為我們都知道。況且說起來,我認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尤其是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展屬於正常水平,並且還有不少令人欣喜的成果。需要突破,沒有借鑑的學科發展永遠是打硬仗,啃硬骨頭,一夜突破那是天方夜譚。當然也就不存在什麼滯後,停滯不前的問題。你總不能把猜想的東西作為標杆衡量現實世界吧?至於他說的it的大發展反應了基礎科學的落後,在下邊看吧。那等於說一個人的鬍子長得很快,證明他自身的成長有所滯後。不是嗎?it領域的技術、理論哪個不是吃老本,建立在基礎科學之上?)

不得不說你們組織語言的能力比我要強不少,但問題的深度,呵呵

說正題之前必須得說說老劉和他的《三體》。

老劉就是個寫小說的,即使他從事過某種科研工作,但是他的見解完全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還真把他說的話當回事了?嚴格的說,他的小說算是一個大雜燴吧,好萊塢的創作轉變為觀眾看得見的影視作品是個非常微妙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內容其實只是原作品的幾分之一甚至都不到;另一方面就是觀眾接受度,市場熱度,重複率等等。這麼說吧,他的作品想由文字變為影視作品,說快可能會明年就面世,錯過這波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好萊塢從來不缺想象力豐富的人,更不缺科幻類的大溼作品,缺的是買單的觀眾。

喜歡《三體》的朋友別和我吵,沒必要,好萊塢看多了你們自然明白。光這兩年面世的作品就一籮筐,好萊塢幾乎已經把科幻片市場的題材挖遍了,已經到了必須靠豪華的演員陣容和花哨的製作來支撐了,甚至於整個好萊塢必須團結起來組團創作來滿足觀眾口味。比如,《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等等,均是好萊塢大片兒的明星和相應的英雄角色的大雜燴。為什麼說他們缺的是觀眾的買單,其實就像《環太平洋》等等都紛紛加入中國元素討喜中國觀眾一樣,中國巨大的市場讓他們不得不低頭。但問題是,我們真的強大到可以讓好萊塢冒險,用中國作家的作品嗎?很難說是吧?我當然希望我們中國作家的作品能夠搬上國際頂尖的大銀幕,問題是還是需要相對來說清醒一些吧。況且還有一個水土不服的問題呢。一色的歐美人的英雄角色,真的是我們中國的科幻電影嗎?呵呵

反過來再說題目裡的問題。

他提到的火力發電領悟技術,煤變油是不是技術革新?算不算先進?各種各樣的環保改進算不算?其他的,例如咱們中國獨步全球的特高壓輸變電技術算不算?馬偉明院士搞的電彈和無軸泵推呢?不想再舉例下去了。說說他認知的問題。劉慈欣的認知其實還是停留在相對侷限的範圍。他可能會認為通訊行業的大發展就是技術的革命吧?量變帶來了質變這似乎沒問題,但是,還沒有到這個領域把其他領域遠遠領先的地步。通訊業的大發展還是建立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之上的。無非就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或許還有網絡時代的數據集中化——大數據?等等,這些進步在技術上並沒有實現突破性的進展,和幾次工業變革的技術相比,還不可同日而語。它的影響力主要體現在用戶群的龐大基數上。換句話說,這個話題之所以火無非就是知道的人多一點。

再說說題目裡提到的幾個領域的技術。

生物領域。不用說了,這領域的發展嚴重受限於道德束縛,不然的話,克隆人早就有了。不算先進?我可以肯定的說,目前這個領域隱藏的技術遠遠多於我們所能看到的。如果放開它的手腳,那才是讓我們大開眼界的所在。

航空領域。老劉的認知還停留在把殲八弄成數字電傳不是進步的水平?這個如果有爭議,那麼五代機殲20呢?很顯然,美國人都不得不承認殲20比f22至少在航電、感知方面要先進的多,是有代差的。當然了,很多人立馬會說老劉著眼於全球。那也沒問題,f22到f35的進步也是跨代的。

哲學領域。不好意思,哲學領域的框架已經非常成熟,這個領域缺的無非就是舊瓶裡裝什麼新酒的問題,尤其是在有我們中國人幾千年的文明傳承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哲學領域沒有什麼新概念新體系一說,只有新的素材。就像是文字,就像做文章,基本上沒有根本創新的空間了,無非就是組織方式嘛。

物理領域?核聚變、量子力學等等這些偉大的變革正在進行中。什麼投入產出比,什麼耗時巨大都不是事,而且這種誰掌握誰就能獨步全球的技術領域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的,通訊產業這種投入點錢和人馬上就有成果和收益的領域跟它們不可同日而語。這些領域的進步才是真真正正的跨時代的科學進步。通訊改變的無非是人與人的交流方式而已。重大的科學變革永遠是曲高和寡的。就比如核武器,能弄出成果的無非就是那麼幾個國家。

通訊技術,尤其是那個“該死的IT”離開基礎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不可能把人類帶入未來的。沒有吃沒有穿,沒有槍沒有炮,沒有那大大的方舟,光靠“千里眼順風耳”你是出不去的。有異議?再貼地氣一點,我們可以慢點交流,可能源不夠、健康出問題就得完蛋啦。

總之,劉慈欣,安心好好創作吧。蹭熱度其實也無所謂。只是,希望看到的各位有個理智的認識。反正我不太贊成“新相聲”一類的炒作。聽起來高大上,真正體驗一下,馬上可能就得說髒話。呵呵^_^


shifou


看起來似乎挺有道理的,確實現在IT技術的飛速發展已經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為什麼一些關鍵的技術或者理論並沒有得到突破性的進步?

1.IT技術的飛速發展是假象,所謂的飛速發展不過是集中爆發而已

無論是手機電腦還是其它智能產品在硬件上實質上並沒有完全脫離馮·諾依曼結構,從每年的產品更新只能停留在性能的更新或一些功能的擴展。

當然我說這些可能很多人還沒有完全理解,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這些硬件上的技術創新實際上還得停留在原來框架上。

當然你可能還是不同意我的觀點,因為在軟件方面的進步也是不可忽視的,畢竟僅僅靠硬件是不行的,但深入研究後就會發現在軟件上的進步也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就拿最近兩年炒得比較火的AI而言實質上也是經過幾十年的探索才取得的,其並不是一下子就出新的新名詞。

實質上看IT技術的飛速發展本身就是假象,其實它是長期積累到一定程度集中爆發的結果。

2.基礎的理論、基礎的技術等都需要長期的積累

就拿計算機而已現在還是依靠的馮·諾依曼結構為模型的,而芯片的材料上現在主要還得靠硅,這些都屬於基礎。

無論是技術材料還是原理等這些最為基礎的東西都是需要探索的,是急不來的,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等只能儘可能地縮短其週期而已,這些都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完成的。

3.最新的技術成果與具體的產品之間存在“代溝”

即便前面所說的基礎理論、基礎的技術等得到了突破也是很難應用於實際產品之中的,因為它們之間存在“代溝”。

就電池來說,我們經常會看到最新研發出XX電池取得重大突破,但多年後還是沒有看到相關的產品上市,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成品上市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最為重要的就是安全性、穩定性、成本與成品率等方面,如果這些達不要要求再好的技術也是無法應用於實際的。

總結

科學技術的進步應該是長期的事,並不能一朝一夕取得。IT技術上的增長和進步只能算長期爆發取得的,人類在宇宙中只能算很小的一粒塵埃,我們要想真正的瞭解宇宙並且利用它為人類造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並且這條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是沒有盡頭的。


書蟲數碼評


一個文明的未來,它的結局是開放的,多樣性的,是有種種可能的,可遺憾的是,沒有人在意這些,人們只認同那些他們認為有發言權的人。誰規定人類的未來必須是星辰大海?必須是星際旅行?宇宙太大了,大到我們這個文明哪怕傾盡一生,也無法完全探索它,甚至到人類文明滅亡的那一刻,人類興許還沒走出太陽系。若真是如此,那種星辰大海的雄心壯志是蒼白的,無力的,沒有任何意義的。要知道,人類想走出去,太難了但是——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資源建一臺巨大無比的主神計算機,在這個計算機裡模擬一個、多個乃至無窮個宇宙的話,那麼所有的宇宙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們無需花費時間探索它,我們瞭解關於它們一切的一切,我們主宰著它們,掌控著它們,並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觀察著這些宇宙中誕生的生命和文明,就像那些高等文明曾經觀察我們一樣……

我們真的沒必要一定要走出搖籃探索宇宙,因為那沒有多少意義,誰能保證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不是高等文明用計算機模擬出來的呢。



月光寒開腦洞


看到IT技術這幾個字,我突然想到劉慈欣發表於2017年在《科幻世界》上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的標題叫《聖誕日》(?記不清了)。劉慈欣描寫了兩段故事,第一段故事,20世紀60年代末期,俄羅斯火箭的總設計師科羅繆夫(以下簡稱為老科),他正在現場觀看第一次火箭升空,一個外星人打扮成勤雜工,對老科說,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值得慶祝。外星人還掏出酒,要和老科乾杯。老科說,今天確實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好日子。外星人說,今天這個日子,可以稱之為人類的出生日。第二段故事,20世紀50年代,一群中國科學家在歡呼,他們終於第一次實現了人腦聯控。那個外星人又出現了。這一次,這個外星人打扮成為一個清潔工,同樣要和總工程師乾杯。總工程師非常自豪,告訴他,有了這個技術,以後人類就可以生存在電腦的虛擬世界,一個人擁有一個星球,甚至一個人擁有一個宇宙。外星人聽了他的話,沉默了一下,轉身離開,外星人說,這個日子,可以定義為人類的流產日。外星人說了一句讓人意味深長的話,它說,想想吧,抬頭看看星空,為什麼看不見外星文明,是有原因的。

通過這個故事,劉慈欣以外星人的口吻告訴我們一個他的猜測,就是,為什麼我們看不見,找不到外星文明呢?是不是因為外星人沉溺於網絡遊戲,而失去了向深空探險的動力呢?如果人類都生存在虛擬世界,會不會終將消失呢?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哲學思辨。其實,劉慈欣未必看不起IT技術,也未必認為IT技術就不好,不強大,不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而是他有一種深深的疑慮。過去,人類改造大自然,自始至終在與大自然搏鬥,生活在大自然。而如果隨著計算機虛擬技術的發展,人類會不會脫離了大自然,最終自我消亡呢?其實,劉慈欣這是多慮了。人類是不會被享樂控制的,至於原因,我會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懷疑探索者


確實是這樣的,人類經過了三次科技革命,至今還沒有出現第四次科技革命,現在快速增長的IT通訊技術確實給人們造成了科技在快速增長的假象,那麼什麼是真正的科技進步?從第一科技革命,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的應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計算機、空間技術、核能為代表。都在那個時代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科技進步,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空前財富。那麼,如果有那麼一項或多項技術能快速將人類的科技水平和創造價值的能力快速推向目前的十倍甚至是幾十倍以上,那就可以稱為科技革命了。

在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以後將是什麼能推動人類的進步,說什麼光纖,說什麼電池技術進步,說什麼新一代的火箭技術啊,都沒有抓住正真能把人類帶入更高臺階的實質。

我認為,在沒有基礎理論突破的情況下,在現有的基礎理論下(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能實現的突破就只有1、可控核聚變;2、人工智能;3、特殊材料(比如石墨烯)的突破。尤其可控核聚變這個最厲害,一旦可以商用直接就可以打擊現有的社會形態。比如上面提到的電池的大幅度改進,直接在可控核聚變面前完全沒有用,在近場無線充電情況下,電池現有技術完全足夠。火箭也可以以聚變燃料推進,計算機也可以通過它獲得更強性能(不計電力消耗,直接液氮冷卻超頻)。人工智能,現在很多科技大牛,包括剛剛入土的霍金都擔心的一個事情,就是人工智能將摧毀人類,我認為他們都想多了,人工智能不會摧毀人類,作為人類的創造物,即使智力遠遠高於人類,它也不可能消滅人類,為什麼?因為這種人工智能也將擁有人類的道德。新材料就不說了。所以,以可控核聚變、超級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為代表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科技革命。

那麼第五次呢?肯定需要新的基礎理論了,但可以設想一下。在可控核聚變的加持下人類獲得了空前的財富創造能力,那麼由於地球的空間狹小,大規模移民太空必將成為必然,怎麼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前提是每個人都必須是合格的宇航員,可能嗎?不太可能。但是如果人類實現了一種技術,不管宇宙飛船或者是一座城市是飛出地月系還是太陽系都像做公交車一樣平穩不失重,那將是什麼場景?我可以到火星去度假,也可以到金星去買棟別墅。實現這樣的條件就是人工重力和反重力(靠巨大飛船船體的旋轉產生的向心力不在這個範疇,三個字叫不經濟)的實現。這個現有的基礎理論肯定做不到。

第六次科技革命是什麼呢?原諒我腦洞太大,就是能量和物質可以大規模互換的技術,想想看,如果將一顆恆星的能量全部轉換成人類所需的各種物質元素,也可以將宇宙的任何物質轉換成所需的能量,那麼人類真的就可以成為神了,任何東西都可以自由創造,這種能力上帝也沒吧?

後面的被人能力有限,請大家幫忙吧


李白露1


這個大劉說得很對,其實不只大劉一個人說,國外也很多有識之士這樣提醒大家。那句:我們想要飛行汽車,卻只得到140個字符。就是對這一現象的著名抨擊。

基礎物理學要不是發現了引力波,近半個世紀都沒有什麼重大發現。20世紀兩根物理學支柱,一根量子力學,一根相對論,都是20年代左右就已經發現。二戰搞出了核能,二戰之後發明了導彈,搞出了航天技術,算是又一次的爆發。再之後,但是登月之後,航天技術也幾乎原地踏步了。國際空間站都放棄了,40多年再沒登月。幸好現在出了一個馬斯克,搞出了真正的可服用火箭,算是給航天技術掙回了點臉面。

核聚變仍然沒有突破性進展,熱核能最熱門的卡托馬克裝置也是幾十年前就已經提出的模型。進步的只是加工技術。

生物學也沒有什麼大的發展,但是相比於物理學要好,基於基因的研究遍地開花,器官移植簡直已經出神入化。但是這些都是在幾十年前的根上開花,現在卻並沒有什麼新的重大發現。人類到現在竟然都搞不明白癲癇是什麼回事,記憶到底是什麼,思維的本質。。等等。

看看90年代的的B2戰略轟炸機,現在都沒有被淘汰,為什麼?你可能說是貴,其實是技術發展停滯,沒有新技術,美國想換代都換不了。

只有it技術發展得快,摩爾定律一次又一次的被驗證。互聯網和電子設備讓大家生活的非常便利,自動駕駛眼看也近在咫尺,許多人就誤以為人類所有的科技發展都取得了這樣快的發展。實際卻於此相反。


洗洗車創始人陳波


基礎科學的發展離不開人類認知水平的提高,在認知水平或者說技術積累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基礎科學很難有質的提升,我覺得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從歷史發展中可尋得一點規律,那就是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在歷史中的大部分時期都沒有大的發展,而一旦發展就是井噴式的。

社會科學在公元前三四百年時出現了爆發,全世界湧現了一大批哲學家、思想家,為人類的社會發展模式奠定了基礎。這些思想是憑空出現的嗎?肯定不是,只是天才們利用前人的積累突破了瓶頸而已。在他們之前的那幾千年人類並不是白過的,一代一代是有思想積累的。

自然科學從十七世紀晚期到二十世紀初期是個爆發期,這種爆發自然也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幾千年來人類觀察自然、認識自然逐漸積累的結果,當然離不開天才們的頓悟。但如果當時數學知識沒有發展到那個程度,頓悟了也沒用,沒有理論支撐一切都是假的。

而現在可能正是處於爆發期之後的平穩期、積累期。任何事物都是一樣的,不可能一直爆發,需要一個能量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一定是比爆發期要長的多,所以在以後幾百年內基礎科學沒有大的進步都不是什麼新鮮事。等到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下次爆發又會到來。

週而復始,生生不息正是這個世界的最基本規律之一。有高潮就一定有低谷,不要急功近利,想著明天就要跟太陽肩並肩,一直高潮的結果就是精氣被抽空。不要著急,急也沒用,這輩子肯定是看不到衝出太陽系的那一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