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三體》電影為什麼這麼難產?

HYD知


我是這個世界的一個和平主義者,我首先收到信息是你們文明的幸運。警告你們: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這是小說《三體》中的名句,當初正是由於葉文潔不聽勸阻回覆了三體世界,才引發了之後的故事。

然而在現實中,我們卻迫切地想要問電影版《三體》的出品方一句:“《三體》去哪了,請回答!請回答!請回答!!!”

狼來了,狼又來了

之所以說是“又一個”,是因為打從《三體》立項那天起,有關它要上映了的傳言,我們就聽過無數個版本。

2014年11月,在遊族影業成立儀式上,遊族公佈了《三體》系列電影的具體計劃:將拍攝成六部曲,單片投資約2億元並無上限追加,原著作者劉慈欣擔綱影片監製。

該消息一出,令無數中國科幻迷們為之一振,中國也要有屬於自己的科幻大製作了!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間,官方在“概念”上下足了功夫,打造了網絡平臺“三體社區”,供科幻迷們和科幻大咖互動,共享幕後消息;設立了主題餐廳,並公佈了一系列衍生劇、衍生遊戲的製作計劃;接連了發佈了多款讓粉絲們興奮不已的先導海報……

(三張海報,對原著黨來說都有特殊的意義)

2015年3月,電影正式開拍,7月殺青並進入後期。當時片方宣傳全片後期製作和特效佔全片90%,這樣的消息,更是讓觀眾們著實興奮了一把。

不得不說,單從營銷方面來說,《三體》的營銷策略堪稱典範。

然而,就當所有人都對這部鴻篇鉅製翹首以盼時,噩耗傳來:2016年6月,上海遊族影業遭遇人事變動,遊族影業孔祥照離職,隨即遊族影業宣佈將無限期擱置《三體》電影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正是《三體》最初預定的上映檔期。

有關這一事件的各種內幕,網上早已傳遍了。特效做不下去、後期預算超支、更換團隊、導演張番番拍攝的素材完全不能用、《三體》或重拍……一時間,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令原本期待無比的影迷們傻了眼。

從那之後,《三體》就成了一個傳說,很多人在說它,但誰也沒曾見過。

而“《三體》定檔啦”的消息就如同“狼來了”一般,時不時還會冒出來撩撥大家一下。

就在《三體》延期的消息傳出後不久,包括原作者大劉在內的“知情人”就放了第一波煙幕彈,表示電影可能要推遲到2017年春節了。

對此,製作人宋春雨倒是相對“保守”一些,她對外宣稱,絕對不會超過2017年上半年。

到了2017年春節,觀眾們看到定檔的影片裡沒有《三體》,自然也知道發生了什麼。而包括貓眼電影在內的眾多票務網站,也都紛紛將《三體》的上映時間標註到了2017年7月。

可到了年中,《三體》定檔的消息遲遲不來,倒是傳出了《三體》的IP可能要賣給企鵝影業的消息,更叫人們對電影的近況多了幾分猜疑。

緊接著,便是這一輪的“國慶檔謠言”。

這一回,攻破這一謠言的,正是大劉本人。近日,大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三體》有可能今年底或明年初上,我的《流浪地球》現在也在拍,不知道最後是哪一個先公映。”

這一回,我們還能相信麼?

電影未動,宇宙先行?

雖然電影《三體》至今仍下落不明,但進入2017年,劉慈欣和他的科幻IP們,卻一刻也沒有閒著。

5月,改編自劉慈欣2000年出版的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開機。或許是吸取了《三體》畫大餅最後落得個尷尬的教訓,這回片方除了前期的宣傳一切低調進行,並沒有太多消息傳出。

6月,劉慈欣和未來事務管理局召開了名叫“三體宇宙大爆炸”的活動,共同發佈了一個名為“三體宇宙”的開發計劃。

然而儘管名字叫“三體宇宙”,可活動的內容和《三體》本身關係不大,主要圍繞著《三體》的衍生品展開。

在會上,主辦方宣佈,“三體宇宙”將是一次關於《三體》同人作品的全方位衍生開發計劃——儘管具體作品計劃什麼的,還暫時沒有。

該計劃將以《三體》原著中的故事、世界觀為基礎,邀請作家、藝術家、科學家在內的三體迷參與進來,創造出一個屬於《三體》的“宇宙”。

換句話說,劉慈欣“下放”了《三體》同人作品的創作權。

要知道,幾年前《三體》原著最火的時候,劉慈欣本人對於大量出現的《三體》同人可是持反對的態度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改變,其實《三體》電影跳票所帶來的一大連鎖反應。

由於《三體》的改編權、開發權已經被賣出去了,如今電影的開發受阻,意味著這一大IP已經失去了傳統的變現渠道,開發衍生品自然是最合適的了。

“當初張番番買走《三體》只花了十萬元,簡直是白菜價。”對此,很多業內人士都表示不可思議。

儘管大劉本人曾多次表示不後悔,但讓自己最大的IP白白浪費,任誰都不會甘心的。

到了7月,劉慈欣再有大動作。7月26日,甯浩新片《瘋狂的外星人》召開了發佈儀式,宣佈這部改編自劉慈欣《鄉村教師》的電影將於明年大年初一上映。

由此看來,不管是市場也好,粉絲也罷,對大劉的科幻世界,特別是《三體》為代表的科幻宇宙,並沒有因《三體》的再次跳票而失去信心。

《三體》還能拍好麼?

通過每回新項目發佈後的採訪我們不難看出,儘管大劉和他的團隊仍在不斷給市場製造驚喜,用新的作品來填補科幻市場的空白,但人們最關心的還是:《三體》啥時候才能好啊?

7月26日,在《瘋狂外星人》發佈會後的採訪中,大劉明確表示了:《三體》沒有流產。

但與此同時,大劉也表達了對《三體》影視化的看法:“說實在的,《三體》這種高成本科幻片,在國內不管給誰拍都是比較困難的,都缺少經驗。我也預計到會很難,尤其現在觀眾的期待都很高,但這種期待有點不切實際,為什麼呢?因為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已經拍了一個多世紀了,稱得上經典的兩隻手就數得過來,我們這是第一次,期待太高不切實際。”

早在電影的宣傳期,片方就曾對外宣佈,電影的光特效鏡頭預計達1700個,基本超出大部分電影成片所有鏡頭總和,可能是中國有史以來特效量最大的電影。

這一噱頭對於宣傳營銷來說,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可這是否符合現階段中國電影製作的水平呢?

說白了,是片方自己將自己拉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堅持這個特效,不僅完成之日遙遙無期,且成片質量可能不高;放棄這個級別的特效,就意味著原先拍的鏡頭根本不夠或者不能用,必須大量補拍、重拍。

無論何者,都必須付出極高的成本。

因而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事實就是,以中國拍攝科幻電影的經驗和能力來看,我們尚不足以駕馭《三體》這樣世界觀宏大、對特效要求較高的作品。

(《三體》劇照,達康書記演大史,很多粉絲還是蠻期待的)

那合適的做法是什麼呢?

其實今年大劉的動作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一是可以藉助《三體》這個IP,先去創作一些世界觀簡單、製作難度小的衍生作品,積累經驗、開發產品的商業價值。

這也是在為中國市場培養科幻題材的觀眾、讀者。

二是可以像《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一樣,在科幻IP的開發過程中,將重心放在故事、主題上,摒棄對特效、科技的盲目追逐。

總而言之,就是在中國現有的水平下,量力而行。

至於《三體》最後還能和大家見面麼?對此,大家還是儘可能再減少一些期待、放低與其才好。

而無論這部跳票無數次的電影最後呈現的結果如何,它至少都給中國上了一課:不要盲目追求IP、噱頭,路還是得一步一步走踏實了。


影視圈Magazine


關於《三體》電影化的一些細節,我個人之前接觸過幕後出品方遊族影業的工作人員,也多少了解一些這部電影所遭遇的“困境”。


首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拍攝難度過大。

大劉的這部硬科幻小說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的“神作”,故事格局宏大,出場人物眾多,這對於任何的國產類型片導演來說幾乎都是一個相當難的挑戰。

尤其是以目前的國產片的製作體量來說,想把《三體》這樣的電影拍出來,對於國內任何製片方來說都是一個相當難的決定。

或許會有人認為找個不差錢的萬達爸爸來搞就行,其實並不是,舉個簡單的例子:

好萊塢的科幻大片動輒過億美金,才勉強算做“大片”的範疇,但要是想搞一個《復仇者聯盟》那樣的超級大片,隨便就得上2億美金的投資。

假設真的有可能把《三體》拍成一部超級科幻大片,類似的例子可以參考諾蘭的《星際穿越》,《星際穿越》投資高達2.3億美金,這就是15億人民幣的投資。

之前曝光的海報其實也是山寨諾蘭的《盜夢空間》

這樣規模的投資,目前國內沒有任何一家影視公司可以獨立製作,因為收回成本的風險過大。

此外,《三體》中涉及到一些政治背景,也是比較難改編的地方。


然後就是技術難度和導演的原因。

中國科幻電影幾乎是一個稀缺類型,此外特效技術仍然是現階段國產影視行業的短板。當然有人要說,我們可以花錢請國外的特效團隊來做,但問題是特效人員可以外聘,但任然需要懂特效的導演和團隊來把關整個電影的技術環節。

根據之前媒體曝光的採訪,《三體》目前的導演張番番之前只執導過幾部低成本的電影,並沒有大製作的經驗,對於特效幾乎是門外漢。而他自稱自己為拍此片專門去美國學了半年“綠幕”技術。

《三體》片場照

但是老鐵,綠幕摳像幾乎是上世界八十年代好萊塢採用的特效技術……這TM就尷尬了。


最後,說點內幕信息吧。

很多人會質疑,《三體》這樣的大作為什麼不找個諾蘭一樣的大導演,讓好萊塢公司來拍。但問題是《三體》小說的版權在很多年前就被導演張番番給搶先買到。

原因是在《三體》獲獎之前,國內科幻文學並不火熱,科幻小說的版權幾乎是價格極低的,當年大劉賣掉《三體》的版權據說只賣了10萬人民幣,在如今來看,幾乎就是白菜價。

張番番後來帶著《三體》的改編權和投資方相互博弈,投資方遊族影業其實也不信任張的導演能力,但張提出,想要拍這部《三體》,前提必須得自己來做導演。

畢竟在當下IP火熱的電影市場,寧願這個項目爛在自己手裡,也不能把版權交出去。

觀眾還能怎麼辦,粉絲都很絕望啊!

遊族影業無奈,投了錢,影片本來也早就定檔今年暑期檔,果然由於項目拍攝難度過大,完全進展不下去,遊族影業也被拖垮了,這個項目如今成為一個空殼項目。

如今這部電影在豆瓣的上映日期已經延後到了2019年,可以說遙遙無期了。

當然了,其實根據之前筆者瞭解到的信息,該片在拍攝過程中片場一度非常混亂,就算能夠上映,大家也不要抱太高期待吧。

至於百科上寫的什麼十月一日上映,那就算了吧,不可能的~


PS:另外說一句,其實國內有一部《三休》,恩,山寨總是最快的!


迷影映畫


本人作為《三體》迷,也已經反覆讀了好多遍,故事的主線相信大家都有所瞭解,距地球4光年左右的三體行星的三體人得知地球的存在,為了擺脫三體行星的險惡生存環境,開始向地球移民,企圖以先進的技術壓制甚至滅亡人類。最終的結果是招來宇宙的其他文明的攻擊,人類和三體人不得不流亡星際,只有極少部分人類倖免。

這部書真正吸引我的不是漫無邊際的遐想,而是對於人性的深度剖析,在註定的毀滅之前,人類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精神狀態。

當危機公佈於眾,既有汪淼的失意,也有大史對災難的不屑一顧,也有羅輯的得過且過,更有逃亡主義者,甚至也會有對於人類文明失望的人,妄圖借外力毀滅人類。

這是作者對於人類文化深層思考才會得到的結論,外星文明的出現,將會深徹影響文明的進程。

扯的太遠了,現在回來,《三體》的成功在於黑暗森林理論和宇宙狀態的闡述,恢宏的場景只是理論的陪襯,這似乎排成電影並不那麼好,反而電視劇會好一些。



《三體》中黑暗森林理論以及由此鋪展開的宇宙背景,對於人性的深層剖析,這才是這部書的成功之處吧。

拍成電影?中國電影有這個實力嗎,還是一群小鮮肉在劇裡秀恩愛?這隻怕招來反感。

動輒幾億十幾億的成本,誰又會來投資,《三體》迷固然會喜歡,書寫的再好,如果技術不到位,還是一部爛劇。

可惜啊,如果把版權賣給國外是不是會好一些,如果賣給好萊塢,是不是又可以產生一部《星際穿越》一樣的佳作?

無論如何,致敬作者劉慈欣,給了我們一部能引起人們思考的,有內涵的小說。


視野新觀


  • 《三體》電影為什麼這麼難產?

劉慈欣應該是當下中國最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了劉,他陸續出版了多部科幻小說,還在2015年憑藉代表作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獲得了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他所寫的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拍攝成電影后票房已經超過40億人民幣,僅僅是短篇小說就帶來了如此驚人的票房成績,那為什麼《三體》電影為什麼這麼難產?

  • 第一應該是因為版權問題

據報道,早在2009年,劉慈欣就接觸到了有意購買《三體》版權的相關人士。網上一度謠傳當時劉慈欣以10萬元的超低價格賣出《三體》版權,但後來劉慈欣也予以否認。儘管不清楚大劉具體以多少錢賣出了《三體》的版權,但以十年前的市場情況推測,當年賣出的價格應該並不高。而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三體》的影視化版權幾經輾轉,最終到了上海遊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遊族影業”)手中。遊族影業此前還公開發布聲明稱其為《三體》系列小說全球影視劇改編權等權利的唯一所有人,有權進行影視劇改編及衍生品開發。

  • 第二就是製作團隊的問題

不是說導演張番番、演員馮紹峰、張靜初、唐嫣等人不夠優秀,而是國內關於科幻電影方面值得借鑑的經驗很少,第一次實拍就拿《三體》開刀,有些讓人難以接受。

  • 第三就是經費方面

科幻電影想來就很費錢,好萊塢的科幻大片動輒幾億美金,《星際穿越》和《復仇者聯盟》的投資超過了兩億美金,而之前很火的美劇《權力的遊戲》,一集的投資就超過了一億美金。如今中國要拍《三體》,從投資方面來說就很難,而且很難保證拍完之後會火。

  • 第四就是技術方面

國內技術人員短缺,特效團隊和懂得特效的導演也很少,從技術方面來說翻拍很不容易。


從項目本身的角度而言,導致目前難產的狀況,主要原因是複雜影視項目本身包含的諸多不確定性和因此而來的巨大風險。讀過原著的人應該都知道,《三體》系列恢弘壯闊的世界觀開發起來相當有難度,輕易很難將大劉的文字和腦洞完美地呈現在屏幕上,沒有豐富的經驗、沒有足夠長的週期、計劃和充足的經費,製片公司很難做好《三體》的IP開發。其實,不止《三體》如此,很多大型、複雜的影視項目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大型影視項目往往要耗費極長的週期,在漫長的開發週期中,充滿著不確定性,很多項目不要說像三體這樣屢屢“跳票”,可能沒能走到半途,就因為種種問題徹底夭折。


而從劉慈欣作為作者的利益而言,早年他可能過於草率地低價轉讓了《三體》版權。十年以來都沒有傳出大劉收回《三體》權利的消息,我們猜測他已經把三體的權利一股腦全部轉讓給遊族了(或者至少是授權了相當長的許可期限)。在這種情況下,無論項目好壞,他也都永遠喪失了對改編作品的控制。《三體》的改編像現在這樣杳無音訊的時候,他不能叫停項目,無法按目前的市場價值為《三體》另覓製片方;如果《三體》未來有朝一日成功實現影視化票房大賣,他也沒辦法從中分得更多利益。


飛說電影


六一前後,不少科幻迷都被一條新聞給炸了出來,因為籌拍三年的《流浪地球》終於開機了!

同為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並不是他最出名的作品,眾所周知,在15年《三體》榮獲雨果獎之前,科幻小說在國內的影響力遠不及現在,可以說,《三體》對中國科幻而言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而這部電影的改編電影,其期待值可想而知。然而,《三體》電影卻遭遇難產,上映日期遙遙無期,各大網站說法不一,顯然並沒有準確消息。在這種情況下,《流浪地球》的開機無疑是火上澆油。

其實,早在《三體》電影的消息傳出後,很多影迷對這部電影並不抱有什麼希望,原因很簡單,以中國電影目前的平均水準,還達不到觀眾對《三體》的預期。《三體》是科幻類型,而眾所周知,科幻電影一直都是中國電影的軟肋,無論劇本敘事還是後期技術都遠遠落後,而對於早已被美國科幻大片養刁了嘴的中國觀眾而言,一部質量下乘的作品,《三體》的名聲非但不能帶來票房,甚至還會起到反效果。

中國電影近年來發展迅猛,但科幻類型的電影依舊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土地,中國科幻電影想要發展,只有一步步發展,不可能直接趕上好萊塢的水平,這就導致我們最開始建立起來的小茅屋和大洋對岸的高樓大廈相比會更加寒酸。而很顯然,以《三體》的聲望並不適合去做這塊奠基石,但前兩年的IP熱顯然讓不少人衝昏了頭腦,如今騎虎難下,拿不出理想的成片,《三體》電影只好繼續雪藏。

電影《三體》的導演張番番的水平如何自有公論,他在早年以10萬的超低價買下了《三體》的版權,可以說是撿了大運,但他堅持自己導演的做法卻讓很多網友無法理解,甚至憤怒。據小道消息傳聞,《三體》電影的粗剪版其實已經出來了,只不過因為質量問題而無法見光,甚至連90分鐘的電影長度都湊不齊。開屏君不知道消息的真偽,但類似的傳聞比比皆是,可見網友的不滿之情。

其實,就目前看來,《三體》電影不面世反而還是好事,留一份念想總是好的,與其期待《三體》奇蹟般的被拍成出色的科幻電影,還不如期待未來導演回心轉意,找人重新融資籌拍來的妥當,畢竟IP劇的先例在前,誰也不願意再毀掉一部神作,對不對?


李多鈺



我不回答為什麼拍不了,我只是想來解釋一下廣大留言網友的問題。

首先,有很多網友要求換導演換製作團隊的好萊塢派。我想說,還真不能就這樣草草的把三體拍不出的原因簡單的歸到導演和特效製作團隊身上,我也不是為導演寫說辭,只是說事實,導演親自去好萊塢學特效還把辛辛苦苦拍的那麼鏡頭全刪除重新拍,可見他的努力,並希望真真正正的拍出一部屬於中國人的科幻大片,而不是被世人嘲笑的國產五毛。阿凡達那個新加坡的特技團隊不是中途也退出了麼,實在太難!我相信廣大三體迷們信奉這句話,如果拍不好不如讓作品一直以書的形式存在,導演時間慢沒關係,只要拍出來的效果,讓中國科幻展現給世人,別說100,就是1000塊的電影票我也去看,慢慢拍,不急!

其次,演員上是真難,科幻底子的演員中國有?就全亞洲都鳳毛菱角吧?我截圖是我的女神李炫臻,中國校花(韓國人),她出演了三體,但女神也拍不好,說實話,我都這麼黑我女神了。國內的演員99%是金錢至上,開拓精神為0,為中國電影史開拓科幻未來的演員,別鬧。中國的演員我是真的不喜歡。

最後,我希望大家有耐心,保持著對三體的期待,祝拍出一部驚世駭俗的中國科幻電影,然後我們把鈔票都送過去,讓世界看到中國人的想象力。


來吧強敵們


科幻電影在中國水土不服,難纏的問題可不止是《三體》這一家,其實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世紀初這段時間,中國的科幻文學有過一次非常大的發展和解放,那個時候以《科幻世界》雜誌社為根據地,誕生了(應該說孵化出)劉慈欣、王晉康、何夕為代表的一大批非常牛逼的科幻作家,他們的作品有的大氣磅礴,有的想象力爆棚,如果改編成為電影,當然我指的是好好拍的話,應該是不亞於星球大戰這樣的系列。

可惜錯就錯在他們生不逢時,那會國產電影雖然發展迅猛,但技術方面落後太多,沒有資金和技術條件支持,科幻電影是很難拍攝完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一直都拍不出像樣的科幻電影最主要的原因。

而到了《三體》這個時候,雖然說資本的力量愈加強大,中國電影可以以野蠻生長的方式迅速取得世界級的地位,但是技術的差距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彌補的,好萊塢百年的積澱在那擺著。

再說回《三體》這個個例,其實就有點不走運了。

大劉雖然書寫的好,但做生意可是真不行,不會看人,跟不好隊伍,找了錯誤的投資商,錯誤的影業公司,最終自己掉進坑裡了,作品還出不來。

按照現在國產電影的生產方式,如果要成功拍攝一部科幻電影,最好的途徑就是找萬達、騰訊這樣的龍頭,與好萊塢傳統影業合作,強強聯合,我們出錢,他們出力。

即使成品沒有太多的藝術價值,但在工業水準上,肯定是有保證的。


文藝青年讀美劇


你們都跑偏了,前遊族員工來告訴你為什麼

根本不是難度的事情,因為以孔二狗的三腳貓本事拍出來不會比三休好多少。

所以是不敢拍出來,遊族正在給資本市場編織一個美好的故事,所謂的大ip概念,大ip就要影遊聯動,就必須有遊族影業。

所以遊族影業的存在就是為了撐起巨大的泡沫,虛高的股價,早在剛說要拍一年上線的時候我就講過,所以在上市後三年內是不可能上線的,因為見光死,而不上映則市場永遠有期望,只要講故事就可以維持高股價。

為什麼是三年?因為遊族是借殼上市,所有高層的股份凍結三年,至於三年滿了高層們變現了以後,這三體上不上,還有那麼重要麼?

所以期望看三體的,註定要失望了,因為林奇並沒有打算投多少錢,請幾個明星造造勢已經是全部了。

再說一句,別抱期望,效果真的不會比三休好。

自始至終,只是一場資本遊戲。


augustli1


因為《三體》真的不是一部適合拍成電影的小說IP,無論導演是誰都會覺得棘手,難產還真是好現象,現在拍不好不如留給後來人解決難題。

回答過一個相似問題,《明朝那些事兒》為什麼沒人搬上熒幕,感興趣的大家可以結合著看。我認為兩者的問題其實是一致的:這種大量依靠對話和背景介紹來推動劇情的小說,都不是適合搬上熒幕的作品。


說起《三體》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破壁人和麵壁者的鬥智鬥勇,百萬星河艦隊輸給水滴的悲壯場面,還是降維打擊下的地球毀滅。這些畫面的確是經典和震撼的,在書中的表現力只能用炸裂來形容,但是搬上熒幕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可能的場面?鬥智鬥勇成了雙方的嘴炮互懟,星河戰隊和水滴大戰能做到好萊塢星戰片一樣的爆破場面就是極致了,而降維打擊,很可能就是給你演示一下清明上河圖一樣的畫面了……不是想象力匱乏,而是真的這樣熒幕表現力的極限了,其他也只能在細節上磨功夫。


所以無論誰拍,這部電影一定不會讓書迷們滿意,說到底《三體》真正讓人震撼的是他的腦洞之大,情節之巧妙,而不是感官上的刺激,已經知道情節的書迷在電影院也只是看演員們互相打嘴炮說著已經知道的臺詞,這樣的電影誰會買帳?

導演又不傻,還不如干脆沒想好就不拍,還能時不時爆個新聞提高下原著粉的期待值呢。



日本熱血燃動漫


《三體》是一部硬科幻,還是國人自己第一部最出色的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中每一部都值得拍一部3小時的大片,因為內面太多經典深刻宏大的畫面,這不僅僅需要頂級的特效加持還要有龐大的科幻影視拍攝團隊基礎,就如沒有漫威和好萊塢就沒有美國那些英雄系列電影!

《三體》還在人性情節上造詣頗深,是最引人入勝的關鍵,一個導演沒有在科幻片上刻畫人心的豐富經驗是無法拍出《三體》精髓的,所以從《三體》本身拍攝難度上就已經是很大的了,國內更沒有什麼有力的科幻導演。

所以在這樣嚴苛的基礎上想拍攝《三體》已經擋住國內絕大部分的可能,更要命的是《三體》影視改變版權被一個小公司當致富寶典拿著,本身沒什麼能力又死抓不放,難產是註定了的,只要這一群人的慾望沒有被滿足,《三體》將一直難產下去,即使被拍出來也只是又一部《三休》來噁心大眾!

總體上國內拍科幻的條件就不成熟,可能已經有很多國內特效團隊比得上好萊塢水平了,但電影投資、導演培養、市場大小不確定等都是問題,科幻電影也是國家科學技術的又一體現,所以國內的科幻電影還在發展階段,沒有一大堆普通科幻做鋪墊,那能拍出《三體》這樣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