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喝酒後多久可以開車《司機必讀》

現在對於司機來講,最怕違章罰款扣分,但是最危險的應該是酒駕,到底喝完酒多久可以開車呢,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對於酒精的代謝能力也不一樣。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通過對於人體酒精代謝的研究,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告訴你喝酒後多久可以開車《司機必讀》


我們先來複習下酒駕的標準: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80mg/100ml的屬於飲酒駕駛;大於或等於80mg/100ml的,屬於醉酒駕駛,會受到刑事處罰。 酒駕中的酒精含量,是根據血液中的酒精濃度來測定的。瞭解這個點,對於後面的理解很重要。同時,也要注意,只要酒精濃度不到20mg/100ml,就不屬於酒駕。所以,不必等到血液中酒精濃度為0時再開車。人體對於酒精的代謝,分為吸收和分解兩個階段。喝酒後,20%的酒精由胃部吸收,80%的酒精由小腸吸收。被吸收後,酒精就進入了血液系統,循環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也當然包括對於大腦和小腦的影響。而具體分解酒精的,是肝臟。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這兩種成分,是決定酒精分解速度的關鍵。酒精首先被乙醇脫氫酶脫氫分解,生成乙醛,而後又被乙醛脫氫酶催化為對於人體無害的乙酸。乙酸的結局,就是水和二氧化碳了。而乙醛的毒性比酒精大,是造成人喝醉的主要原因。所以,乙醛脫氫酶含量的高低,就影響了一個人酒量的大小。乙醛脫氫酶目前已知的有三種基因編碼,ALDH1、ALDH2和ALDH5,其中,起作用最大的是ALDH2。要知道,ALDH2是位於線粒體中的,無法後天補充。一個人對於乙醛的分解能力,可以說是固定的。

告訴你喝酒後多久可以開車《司機必讀》

現在來解答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喝了酒以後,多久可以開車。喝酒後20分鐘左右,酒精在人體內的濃度會達到最大值。所以酒喝高了通常是在後半場。如果喝酒前你吃了一些飯菜,那麼可以延緩酒精“上頭”的時間,但不能避免這個事情發生。由於酒精分解速度跟個人體質、喝的多少、喝的酒品有關係,所以找來了一份論文資料,來了解下對100個試驗對象喝3兩42°白酒後的酒精濃度衰變情況。該論文為《100例人體血液中酒精含量衰變情況的分析》, 3兩42°白酒中的酒精含量約為52g,一個65kg正常體重的人,如果喝完後不排除體外,那麼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123mg/100ml,遠遠超出80mg/100ml的醉酒駕駛標準。在代謝速度上,試驗將參與者分為3個等級。其中,代謝最快的,在3小時後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降低到了20mg/100ml以下;代謝中等的,需要4小時左右;代謝最慢的,需要5個小時以上。也就是說,在喝3兩白酒的情況下,一般人得至少5個小時以上,才能降低到20mg/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在這個數值,不屬於酒駕。換句話說,飯店裡的透明口杯,一杯能倒滿是2.5兩白酒左右。你喝這一杯,得5個小時之後才能開車。為了給大家一個更加實用的參考,最能喝的人,每小時的酒精代謝不超過15g;一般能喝的人,是10g左右;不太能喝的人,是7g左右。根據你喝的酒量和度數,計算出需要多久能排洩完畢。酒瓶包裝上都寫有酒精度,意味著每100ml酒中含有多少ml的酒精。酒精的密度在常溫下是789kg/m³,換算下是78.9g/100ml。比如,標準的紅酒容量是750ml每瓶。我們以最低的8°紅酒計算,一瓶紅酒中的酒精是47.34g,按照每小時代謝10g的折中速度計算,需要4.7小時才能完全分解, 也就是說,喝8°的紅酒一瓶,要大約5個小時左右,才能開車。

告訴你喝酒後多久可以開車《司機必讀》

知道了這個規矩,喝多少酒才能排洩出去自己可以判斷了,不能保證完全沒有問題,如果時間允許,儘量多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畢竟安全駕駛最重要,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感謝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