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先导区

城中区地处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中心,是古城西宁的发祥地,也是全省政治、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城中区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近几年来,城中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成就斐然,正在朝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的幸福之城迈进,成为青藏高原最为亮丽的夏都明珠。

今年以来,城中区委、区政府围绕以“四个转变”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和“三高一新”的重大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率先、精神领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具体化标准,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先导区和全面小康社会先行区,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幸福西宁中区篇章新局面。

从真实数字看强劲发展

1—5月,城中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62亿元(一季度数据),同比增长10.4%,增幅居四区第三;固定资产投资12.27亿元,增长6.2%,增幅居四区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2亿元,增长51.5%,增幅居四区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5亿元,增长8.7%,增幅居四区第二;城镇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9654元和3998元,分别增长9.2%和8.3%,增幅分别居四区第三和第一。一季度完成三产增加值32.17亿元,增长8.2%;完成工业增加值62262万元,增长11.46%;区属工业完成增加值3580万元、同比增长3.49 %;实现农业总产值1902.4万元,同比增长2.28%。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以总寨塬和泉尔湾塬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种植适合节令的蔬菜,拉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同时继续加大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建设力度,打造城区功能定位相契合的都市农业示范区和“菜篮子”基地。目前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2.4万元,按现行价计算,同比增长2.28%。总体看,农业虽然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不高,但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为做好全区“三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上半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50.5万元,同比增长5%。

【工业经济增长平稳】目前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62262万元,同比增长11.46%;区属工业完成增加值3580万元,同比增长3.49 %。根据《西宁市新一轮市场主体发展倍增计划》安排,我区坚持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与经营创新为动力,不断加快提升工业竞争力,加快实施新一轮市场主体培育计划,1-5月新增小微企业623户,二产113户(其中工业:13户),三产510户,截至目前全区小微企业共计9843户。预计上半年完成全区工业增加值109960万元,同比增长8.2%。

【第三产业发展稳中有升】目前全区完成三产增加值32.17亿元,同比增长8.2%。受经济政策环境影响,消费流通领域较往年发生新的变化,对中高端住宿餐饮业、烟酒批零业、金属材料类、石油制品类等商品销售影响较大,尤其是南川工业园区西宁华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和青海润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销售急剧下降,加之电子商务、网购的迅速发展,实体消费需求减弱,从而减缓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预计上半年完成三产增加值73.44亿元,同比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1-5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7亿元,同比增长6.2%。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积极完成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按市对区13%的增幅测算,预计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4亿元,同比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月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5亿元,同比增长8.7%。受诸多因素影响,限额以上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部分出现负增长,尤其是北京华联退出重点项目名录库,对我区社零完成额有一定影响,1-3月累计损失近2亿元。预计上半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9亿元,同比增长9%。

从重点项目看建设速度

去年底和今年初,筛选出重点建设项目共计85项,总投资69.09亿元;确定为民办实事项目八大类18项,总投资7.0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8项中,已完工5项,开工13项,开工率为37.5%;续建项目37项中,复工33项,复工率为89.2%。

●七一路及滨河路沿街楼体综合提升改造工程,2018年区委、区政府计划投资6000万元实施七一路、五一路、滨河南路沿街立面改造工程。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设计理念,整合区域地块,利用现有绿化,通过对街道两侧建筑以及人行空间的合理梳理,结合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对七一路、五一路、滨河南路主要实施门头广告、商铺店招、楼体装饰装修、城市小品、景观绿化、人行道改造等。将该片区打造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现代都市生活空间。目前规划设计方案通过了市规建局审核,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招标;沿街景观绿化工程已完工,进入养护管理阶段,完成投资280万元。

●西宁卫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项目位于山陕会馆两侧衔接至北城墙和香水园,一期总规划面积3.19公顷(现规划审核为1.4公顷)。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1亿元,其中,拆迁面积51702平方米,拆迁资金约5亿元;新建面积约59000平方米,(地上3.2万平方米、地下2.7万平方米),建设资金约6亿元(包括道路、绿化及外立面改造)。目前与富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洽谈投资事宜,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待市政府召开规审会确定范围。

●城中区2018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总寨果蔬(休闲)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5100万元,新建玻璃智能温室1.5196万平方米,跨季节储热太阳能供热温室大棚35000平方米及水电路配套设施,推进产业绿色融合发展。目前已完成城中区果蔬(休闲)产业园的规划,并通过了省厅答辩;已对清河塬建设智能温室土地进行流转测量66.33亩涉及农户46户,测量工作已完成,已建成日光节能温室大棚7栋。

从扎实举措看未来发展

举措一狠抓主体培育夯实持续发展能力

持续深入实施“新一轮市场主体发展倍增计划”,提高民营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城中区众创空间引导扶持,帮助这些优秀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发芽,使之成为中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力量。

举措二狠抓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加大投入

加大项目督导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对政府投资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加快前期工作;加大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利用一切资源,缓解项目建设资金困难;建立完善县级领导联点重点项目制度,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形成全区上下合力抓项目的良好氛围。

举措三争取补助资金为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今年,将继续在全面了解国家和省、市投资政策、支持方向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跑上联上的工作,勤汇报、多沟通,勇争敢跑,拓宽争取资金思路,积极争取各类上级补助资金,确保完成年度专项资金任务目标。

举措四狠抓市场消费引导企业应对挑战

继续通过走访限下企业,重点培育有规模、有质量的企业,做好升限工作;鼓励商贸企业积极调整经营模式,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实现实体店和网上的同时销售,促进中区消费品市场快速稳定发展。(记者肖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