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補瀉手法之:迎隨補瀉法、呼吸補瀉法

關注【愉享中醫】,關注生命健康!本號所發方劑以上世紀90年代以前出版的醫著為主。文中方劑僅限於學術交流,患者應在中醫大夫或中藥師指導下加減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針灸補瀉手法之:迎隨補瀉法、呼吸補瀉法

1. 迎隨補瀉法

順著十四經的循行方向進針,得氣後將針推進半分左右為補;逆著十四經的循行方向進針,得氣後將針提退半分左右為瀉。《靈樞.終始》所說的“瀉者迎之,補者隨之”,《難經.七十八難》所說的“得氣,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就是迎隨補瀉法。

2. 呼吸補瀉法

患者鼻子吸氣,口中呼氣,在呼氣時進針,得氣後在吸氣時將針拔出為補;鼻子呼氣,口中吸氣,在吸氣時進針,候其感應消失後,在呼氣時將針拔出為瀉。《素問.調經論》所說“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針與氣俱出....為瀉;“候呼內針,氣出針入,....氣入針出....”為補。這就是呼吸補瀉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