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貨幣政策連續微調定向寬鬆

日前網傳的有關央行窗口指導消息被業界稱為“放水”。筆者以為,稱之為“放水”略有誇大,截至目前,央行最接近的公開表述仍然是“繼續實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因此,結合今年以來央行的諸多舉措來看,“貨幣政策轉向結構性寬鬆”更符合實際情況。

先來回顧一下今年以來央行針對市場流動性改善做出的一系列舉措:

1月25日,央行針對普惠金融貸款餘額或增量佔比達到1.5%的商業銀行實施年內第一次降準,這一次降準釋放資金大約4000億元水平,支持小微實體意味更重,放鬆意味有限;

4月25日,央行針對存款準備金率基準檔次相對較高的17%或15%的大型商業銀行等幾類銀行實施年內第二次降準,並明確指出,這一降準的考量是“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6月1日,央行宣佈,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範圍。將不低於AA級的小微企業、綠色和“三農”金融債券,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等等納入擔保範圍。這一舉措無異於為優質中小企業背書,為之提供流動性供給,同時也是對實施過程中一刀切式的“去槓桿”可能傷及無辜的彌補;

7月5日,央行實施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並特別指出,“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以定向降準的方式釋放一定數量成本適當的長期資金,形成正向激勵,提高銀行實施“債轉股”的能力,加快已簽約“債轉股”項目落地。

此外,6月25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從貨幣政策、監管考核、內部管理、財稅激勵、優化環境等方面提出了23條短期精準發力、長期標本兼治的具體措施,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時隔四天,6月29日,上述五部門聯合召開全國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電視電話會議,宣傳部署上述《意見》的落實工作。

由此可見,今年以來,貨幣政策一直處於微調狀態,尤其是近兩個月,在債券市場違約風險加劇,去槓桿防風險與防範去槓桿產生的風險的討論中,央行動作密度明顯加大,在穩健中性的基礎上方向轉向寬鬆,或者說定向寬鬆,結構性寬鬆,其著力點明確指向對新增就業貢獻度高的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是經濟新動能培育的重要源泉,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增加、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沿著“小微活,就業旺,經濟興”這一脈絡,央行聯合多部門一起,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量價”並重,綜合施策。一是通過改善這一基礎群體的流動性,進而建立其信心,化解市場風險;二是通過優化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體制機制和生態環境,穩定市場預期,激活和壯大經濟內生動力,以推進中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