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數據研究院劉暉:零售行業不會出現「消費降級」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理念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整個零售行業也在不斷湧現新模式和新業態。新零售、智慧零售之後,2017年,京東提出 ​“無界零售”。

京東方面對此表示,無界零售主要是通過消費者、場景、供應鏈、營銷四個角度,打破生產商、品牌商、平臺商的界限,數據充分融合流動,推動行業效率全面提升,實現全方位的零售場景無限。

在技術的支持下,零售業的人、貨、場三要素正在重構,向貨物無邊、場景無限、人企無間的方向發展。以京東今年的618大促為例,618期間京東與超過50萬家線下零售門店共同攜手,讓廣大消費者以更優的體驗獲得更好的商品與服務,上演了一場無界零售的盛會。零售業的無界融合為行業全新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近日,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京東數據研究院院長劉暉就整個零售業的趨勢判斷以及京東在這方面的數據支撐和案例分享方面,接受了包括環球網科技在內的的媒體的採訪。

劉暉認為,整個的零售行業來看,目前不會出現之前很多人擔心的“消費降級”現象。它是相對於消費升級來說的,特點是降低效率,降低體驗,降低個性、品味、態度,最高程度上實現物美價廉。比如能動手掃地就別買掃地機器人,能在家鍛鍊就別去健身房,能吃重慶小面的就別吃意麵,同樣價錢質量差距不大的,能買便宜就別買貴。

“京東數據研究院本身對於消費一直在做比較持續性的觀察,我們認為,從上半年整個的消費情況來看,中國的消費會有幾個點值得關注。”劉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說明。

京東數據研究院劉暉:零售行業不會出現“消費降級”

四線以下的城市是個大機會

他指出,首先,從現在的數據來看,四線以下的城市成長是非常明確的,而且會在未來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之前我們一直認為,四線以下城市因為大量勞動力的人口外流,它在消費者的扮演角色比重比較低,但是現在從數據來看,四線以下城市的增速明顯的超過一二線城市,而且消費模式在向一二線靠攏。

“舉例來說,5月份,我們做的中國品牌的調研,中國品牌銷量在三四五六線城市佔比比重遠高於一二線城市,但讓我們感觸很深的是,在中國品牌增速上,一二線城市反而超過三四線以下的城市。這也說明,一二線城市消費走向成熟的標準之一是在品牌選擇上,從追求大品牌到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牌,就典型的手機消費來看,大量的國產品牌在一二線城市的佔比越來越高。”劉暉表示,甚至,進口大牌在四線以下城市的增速明顯的高,國產增速實際上是低於一二線,他們正處於一二線走過的消費升級路徑上,所以這對於整個行業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就是大品牌在低線級城市的機會會越來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低線級城市很難做高品質和大品牌消費的有一個難點,就是供應鏈的問題。比如說舉一個家電的例子,比如說之前縣城以下地區想買一個合資品牌的家電是買不到的,因為渠道沒有,服務也做不到。

京東數據研究院劉暉:零售行業不會出現“消費降級”

劉暉表示,現在隨著上線下的渠道融合,以及渠道下沉的模式,低線級城市可以在京東家電專賣店等模式上直接買到高品質的手機、家電,包括進口品牌的尿不溼、奶粉這一些是低線級城市特別明確的購買訴求。所以縣級城市呈現了非常明確的一個消費升級和擴展的需求,這也是整個在中國消費趨勢中比較典型的,他們會吸引更多的企業重視,而且呈現出一個比較高的增量市場。

消費者越來越成熟

“我們在做消費者消費品結構分析時發現,不同城市、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消費品結構中,越來越多的會變成典型的家庭消費者。”他舉例稱,從開始滿足自己某一個領域的消費需求,比如3C愛好者、運動的愛好者,會漸漸習慣電商模式,從而把自己完整的消費習慣平移過來,包括一二線城市呈現的生鮮消費、大量週期性的生活必需品的平移,成熟的電商消費者會變成典型的家庭購物範疇,電商這種比較值得信賴,也是全品類一站式購物平臺,漸漸在行業中發揮的,不僅是補足消費領域的短板,而是會成為消費整個大市場中特別全面的一個參與。

京東數據研究院劉暉:零售行業不會出現“消費降級”

社交電商發展迅速

今年整個零售行業中,社交電商的成長非常快,尤其是小程序的出現,對於社交電商有一個非常大的拉動。

一方面,對於消費者的拓展很有價值,它會把之前低線級、不同年齡層甚至之前接觸不到的消費拉進來。

另一方面,通過社交電商進來的消費者跟在APP端和PC端的消費者不一樣,他們會對商品的品質關注度沒那麼高。根據京東的數據顯示,從社交電商進來的用戶,品質關注度明顯較低,價格關注度會高。

“因為它是基於信任關係打造的一個社交圈,一種自帶信賴感的消費模式。他們會認為,要購買的產品跟商品推薦人是有聯通性的,所以,這些用戶拿到商品推薦之後,關注更多是它的價格是否合適,而不是再去搜索很多關於它的評價是不是夠好。”劉暉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