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7月19日上午,玉林城区大市场,圩日。参天大树的绿荫掩映下,各个商铺、摊点的老板们有的在和顾客讨价还价,有的在收拾货架,有的在聊天说笑。今天,是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大市场将停水停电,商户们逐渐搬到城北新建的农贸市场去继续做生意。

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他们在这里做了几十年买卖

这时候,来大市场里的顾客并不多。随便问了一些商户、摊贩,很多人都说自己在这里经营时间不短了,短的有十几年,长的三四十年。有的铺面、摊位已经是两代人经营了。

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摊主开始陆续搬迁

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咸鱼摊批发有的凌晨4点就开摊了

做渔网生意的甘老板说,他是从父亲手里接过的这摊生意,玉林的渔网手工制作,张得开捕鱼多,价格五六百元一张,比广东机器生产的渔网贵了几倍,但仍供不应求。

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织渔网织了两代人

从事摩托车、电动车二手零件的李女士则是从哥哥手里接过的铺面,她很是留恋大市场的一切:“这里有大树遮阴,夏天很凉快,在这里做生意,过的就是慢生活。”

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大市场入口处摆卖牛红汤的陈小哥说,他的露天摊位也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父亲年轻时候就摆卖了,几十年来都在这个位置,味道一直没变,变化的是价格,一碗牛红汤由最早的一毛五分钱涨到了现在的两元,还多了那挂在遮阳伞上的微信、支付宝的二维码。

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仍然有新老顾客来试上一口牛红汤

大市场留下几代玉林人的回忆

大市场1949年建成于东岳岭(今东成小学后面),1968年移至现址,三日一圩,开始是经营牛猪和农副产品,后来逐渐变成了摆卖二手货、农具炊具,城市里难得一见的铁匠、竹蔑匠、砧板匠也在这里靠着勤劳的双手赚钱。每逢圩日,这里人头涌动,十里八乡的农民还有城市的居民们,都爱来这里赶集做买卖,扫把、大叶茶各种超市里寻觅不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大市场这里留下了几代玉林人难以忘却的乡土气息记忆。

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摊主开始陆续搬迁

这几天,也有一波又一波的摄影爱好者来到大市场,把镜头对准了这一间间摆卖着各种鱼篓鸡笼、竹笠竹梯、铁器木具等简陋的铺面,这些东西都是都深深印记着玉林人那淡淡的乡愁。

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这里的参天老树,陪伴了我们几十年,将来能不能把它们留下来啊。”“多拍点吧,帮我们把大市场最后的一幕留下来。”正在装点货物为搬迁做准备的几位店铺老板,他们热情招呼着记者,眼里流露出对大市场的依依不舍。

直击大市场最后一个圩日,明天开始搬迁!

关于我们

图文采集:刘赛 廖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