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就是书店的模样

,书店像乌托邦,给予生活在都市的人类,一个精神的避难所。在广州五年,我走遍广州的大部分书店,而有些店还来得及写下来,就收到关门的消息,令人惋惜的同时也令人深省。

上周1200bookshop天河北店暂停营业,这是今年广州继三乐书店暂停营业后,第二个暂停营业的书店。虽然是由于物业等原因才搬迁,但这也令人觉得遗憾,就像失去一处精神的庇护所,失去了一位老朋友。

书店的新生与逝去,不同于一般店铺的更迭,它更像是一座城市,文化发展的更迭及变迁,同时也反馈城市每个角落的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

今天,想跟大家重返时光,找寻这些年暂停营业的书店,一同回味它们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不一样的文化痕迹跟不可复刻的记忆。

1200bookshop天河北店

2015年,认识了1200bookshop天河北店。那时候,中信、正佳、珠江新城以及北京路店都没有开业,广州就只有天河北及体育东店。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搬迁过程中的书店

书店开在沃凯街一层,没有窗户,光线不好,也不通风,但每天都有许多人到此看书、学习。

工作的地方就在书店附近,一有时间就会往书店走。抵达这家书店的时间基本都集中在傍晚七点左右,下班后用餐完,从公司漫步走过来。那时正好是晚餐时间,店内人并不多,就常常幸运的享受到软塌塌的沙发椅。

结束一天的工作,大脑疲惫且亢奋,看书时经常走神,偶尔也会打盹,但还是爱呆在书店,闻着店里的味道,纸张发散的味道,让人觉得很安心。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曾经明亮的书店,提供食品及书籍

七点半之后,人陆陆续续走进来,有带着电脑办公的白领,也有遛弯流了一身汗的大爷大妈,也有背着厚重教科书的学生,像冲刺高考般认真地备考。

每个人踏入书店,立即变安静,书店就这样,与外面的车水马龙隔开,变成安静的世界。

除开傍晚,偶尔也会翘班过来,逛一圈然后回公司继续干活。或者早上提前一个小时出门,八点左右抵达书店,书店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店里面零星几个顾客,趴在桌上睡着,或者倚靠在沙发打盹,他们经常漫长的通宵时光,变得疲惫,而整个书店,也呈现出与白天完全不同的宽松。

也曾在深夜十二点多探访过书店,虽是深夜,但店里仍有不少读者,捧着书认真阅读。她们有穿着干净整齐的白领,也有穿着宽松舒适T恤的学生,作为二十四小时书店,这里像城市中一盏不熄灭的灯,把夜照得明亮。

2019年9月16日,1200bookshop天河北店结束营业,我是在关店的两天后才知道的,还没趁关闭前再去探望,再次去已经拆地一地零落,最喜欢的沙发、读者写在墙上的留言、掉落一地的卡片。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走在书店中,不免为精神角落的失去感到可惜。负责拆卸的师傅笑着安慰我说,要习惯,人生总要经历来来去去,又会有新的店开张的。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如今,全广州只剩下1200bookshop的体育东店仍二十四小时营业,而中信店、正佳店、珠江新城店以及北京路则是没有二十四小时营业,客村TIT的树德也只在周末二十四小时营业。有时想,那些习惯在夜里睡不着走向书店的人,那些深夜学习的人,也将要重新找寻自己新的归处。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禾田书房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寻找禾田书房,费了很大的功夫,兜兜转转走一个半小时才找到。当时它就坐落在江南大道的东方红创意园。

禾田书房吸引我的两个原因,一是它的设计确实很美,白色房子、纱绸幔布、大片玻璃窗,窗外郁郁葱葱绿色的设计,是我从小就梦想拥有的书房。第二是它的

创办理念,它是由几位女性创办,主打让都市女性拥有自己的“心灵休憩地”,也是国内少有以女性为主题而开设的书房。

初夏时,抵达书店。外头是闷热湿润的空气,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蝉鸣声不断,推开玻璃门,店内的花香跑出来。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白色的房子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店门口的花束

禾田书房一层是体验空间跟餐饮区,书主要都在二楼。书店的书不多,主要是经典书目以及儿童阅读。每本书像是被精心挑选,想让人到此坐下阅读。散落的小板凳,更像是留给孩子们在此阅读。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它是否有悬挂的木梁、花色的地砖,我也记不清晰。只记得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进来,风扇吱呀响,我坐在小凳子上,拿着一本书,看得发困,自然风从窗户吹进来,世界很安静,店员轻声的走上走下。书房就像个大家闺秀般,让人觉得亲和,听它讲话,舒服得昏昏欲睡。

因为书店离得远,偶尔想过去,都一次次作罢。后来,一年两年过去,直到去年想再次前去时,已听说书店搬迁了,如今就在客村树德书店的某一个角落。我曾特地去寻找过两次,都没有寻到,可能就是如此。有些东西消失了,我们还试图想去还原它,但是它变了就是变了,要是再见,也是新的事物,我们可是要重新来认识它们。

三乐书店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在三乐书店早期宣传中,被称为“广州面积最大的独立书店”,占地面积多达2000平方米。

去年盛夏探访书店,一踏入,确实感受到它跟天河市中心的方所、西西弗、联合书店等大不同,市中心的书店面积有限,空间使用每一立方都不会空置浪费,但对比之下,三乐却是很“奢侈”。

大面积的留空留白,就连给读者阅读的空间,也是设置得恰到好处的舒服。宽敞的飘窗、座椅,令人可以自由伸展自己。书目多且排列有序,按照国籍、类别分类,让人能快速找到想要的书目。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临近中午,周边白领纷纷下楼吃午餐,书店依旧安静,只有咖啡区几个师奶带着孩子,喝着咖啡。落地玻璃窗外人声吵闹,书店像是被隔空的世界,只有音乐盒丁零当啷的响。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二楼有专门的母婴区,是广州乃至全国都少见的转为母婴而设计的空间。儿童区的设计梦幻而童真,但还只有几个孩子跟父母,安静看着书。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三楼的体验区,空无一人,我独自穿梭其中,在落地的玻璃窗边,静静地看外头的树木。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三楼平时是用于体验课程,例如糕点制作之类,还有一个共享空间,可用于发布会或其它活动用途。可能由于当天是工作日,一切都是安静得像个主人外出办公,无人在家的书房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一年之后,也就是今年七月,正当想再次探访三乐时,却听到它由于业务调整

,暂停营业的消息。是否再次开业,何时开业,还未听到确切的消息。

悄无声息的,一切美而宽敞的书店,就这样戛然而止。再次翻出照片,书店宽敞的空间,令人自由伸展的空间,落地的玻璃窗,窗外的树,一切都很像天堂的模样。

唐宁书店中信店

2015年左右,有天晚上误打误撞,闯入了位于中信BM层的唐宁书店。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虽然位于中信,但唐宁书店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旧式读书人的气派。旧式书柜、收银台,书目不多,环境很安静,店员在我进来后,微笑打招呼,然后就各忙各的。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它没有各种口号宣传,低调,让人静下来慢慢逛。书店内里还有小型的展览,跟打折处理的旧杂志跟书,一张软塌塌的沙发摆在角落,供顾客坐。

广州4年,4家书店关门、搬迁,说好的天堂呢

我取了一本书,坐在沙发沉入书中。如今,也忘记那本书是谁写的,其中还写了什么内容,那就知道那两个小时里面,时间跟空间隔开,里头的两个小时,只不过是外面纷纷扰扰的世界的一个小时。

这种体验,令人讶异。自从踏入二十岁之后,总觉得时间飞快得抓不住,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以至渴望通过熬夜来延长每天的时间,可是当我沉浸在书店时,一个小时,好似经过了一周一个月那么久,时间漫长且安静,每一秒的流逝都有痕迹。

从书店出来之后,下决心有时间定要常常来光顾,让下班后的两个小时的时间耗费得有痕迹。可后来,再也没有前去探访过,总想着等有时间再去见它。

直到闻声说书店要迁址,才惊觉半年时光已过去,再次探访时,已经变身为1200bookshop。后来,像是要弥补没有再次造访它的遗憾,就频频走去1200的中信店。

每次踏进店,首先还是想起那张绿色的、软塌塌的沙发。可能,那是唤醒我对书店的执着喜欢之情,也让我在毕业之后,重新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在书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禅定垫子。

书店是城市独特的记忆及印记

如果想要认识一座城市,也是要去认识它的过去,见证它的未来。知道文化、建筑在此如何生长,如何消逝,如何变迁,这绝对比走马观花的浏览一座城市,更能加深对城市的认知以及观察倒城市的发展脉络。

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到,城市无法让你从记忆中抹去,就像一套盔甲或一个蜂巢,在每一个小窝里都能贮存想要记住的东西

。而对于我来说,这些书店,就像蜂巢里面的东西,留在记忆中,成为独特的不可抹掉的记忆。

城市需要书店,就像人类需要文化,而再好的书店,也是需要有良好的循环运作。

书店的更迭,就像城市文化发展的轨迹,新老书店的更迭,我们从中窥见了文化、精神以及隐藏的社会议题,它们的生存与逝去,无不被客观的商业原因、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中优劣淘汰等问题影响。如果说需要谁为之负责,倒像个可笑的问责,它的长久成长,必须由店家、社会、人们等等,一起为之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