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覺縣:交通扶貧帶來了山鄉巨變

昭覺縣:交通扶貧帶來了山鄉鉅變

路通到家門口

昭覺縣地處涼山州腹心地帶,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也是深度貧困縣。近年來,昭覺縣通過大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助推脫貧攻堅。截至2017年底,昭覺縣共建設通鄉瀝青路32條296公里。目前,該縣271個村通村硬化道路總里程達928公里,已通暢227個村,交通扶貧為當地帶來了山鄉鉅變。

路通了 農產品外銷走出大山

在昭覺縣解放鄉,沿途隨處可見土豆秧苗開的白花。昭覺縣的土豆種植很普遍,而且品質很高。但由於交通發展滯後,農民種的土豆、蕎麥等農副產品很難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

這種狀況從去年起有了轉變。2017年10月,拉莫村通村一期通暢工程拉青路完工。該路按照四級公路標準修建,路基寬7.5米,路面寬6.5米,覆蓋解放鄉4個村,惠及沿線4200多名百姓。拉莫村村委會主任吉史里拉介紹說:“以前從拉莫村到昭覺縣需要4個多小時,現在泥巴路變成水泥路,開車只用1個小時左右。”

路通了,帶動了村裡農產品的外銷。如今,村民賣土豆、玉米、蕎麥等農副產品,用三輪車或拖拉機往外運,方便又快捷。便捷的交通條件還吸引了不少商販上門收購。涼山州交通運輸局局長周大海介紹說,2013年以來,全州交通建設投資累計完成300億元以上,州府西昌到各縣縣城實現三級及以上公路連接。

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不僅便利了農產品走出大山,也改變了當地的產業結構。在火普村,該村於2017年初建設了水果基地和蔬菜基地示範園,種植高山草莓和羊肚菌。高山草莓比平原地區種植的草莓晚成熟兩個月,每斤能賣到38元,羊肚菌每斤可以賣到80到100元。“要是以前,村民就是種了這些農產品,受交通限制也運不出去。”解放鄉黨委書記楊德華說。據悉,今年解放鄉4個貧困村中的3個將實現脫貧摘帽。

昭覺縣:交通扶貧帶來了山鄉鉅變

當地村民建農家樂

交通扶貧扶志 改善傳統觀念

道路的通暢不僅方便了老百姓出行,也為昭覺縣帶來了人流、物流,並引入了新的觀念。

從2014年開始,隨著農村公路的不斷完善,碗廠鄉團結村開辦了農民夜校。農民夜校的受益者越來越多,除了村裡請專家講課,昭覺縣政府也經常組織當地老百姓參加各種培訓。“依託越來越便利的交通條件,我們每年組織兩次集中培訓,內容包括廚師技能、電工技術、農業種植技術、養殖技術等。縣裡希望各村貧困戶多學一些知識,脫貧才更有路子、更有信心。”吉史里拉說。

在大力提升貧困地區老百姓致富能力的同時,昭覺縣也大力增強他們脫貧奔小康的信心。團結村第一書記何松介紹說:“團結村採取‘先富幫後富’的措施,先讓一批貧困戶脫貧,然後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帶動作用,以達到全部脫貧的目標。老百姓看到身邊的人富了,自然會相信你,並主動學技術、學本領。”

如今,利用便捷的交通,碗廠鄉已經開始搭建電商平臺,鼓勵年輕人返鄉創業;老虎溝的旅遊開發也在籌備中,還規劃了50餘公里的產業路和旅遊路,交通正一點點改變當地的生產、生活、經濟狀況,就像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一樣,讓這裡變得越來越美麗。(四川省交通宣傳中心 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