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如用兵!中醫治腫瘤這樣用藥

西醫認為腫瘤是細胞的異常增生,在臨床上局部腫塊雖可切除得很乾淨,手術很成功,可過一年半載後腫塊可能復發、轉移甚至擴散。

中醫則傾向於將人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認為腫瘤的形成不僅僅是局部的有形腫塊,而是全身的氣血運行受阻給排毒系統造成障礙,從而導致免疫系統下降所致。

實踐證明中醫能夠治療腫瘤。以此為科學基礎,杭州艾克(種福堂)中醫腫瘤門診部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療法,已經積累了肝腫瘤、肺腫瘤、胰腺腫瘤、腸腫瘤、乳腺腫瘤、白血病等各種腫瘤的驗方(被證實有療效的經驗處方),幾乎每個病種都有一到兩個。

用藥如用兵,我們根據不同病人的不同情況,運用醫生的智慧,進行“戰略佈局”,用最對症的處方,用最精準的藥量,用最好的藥材,對抗癌細胞,打了一場又一場勝戰。

在中醫臨床上、 凡對腫瘤有治療作用 ,後經中藥藥理研究初步證明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藥稱為“抗腫瘤中藥"。周超凡教授、孫彩珍院長編纂的《周超凡臨證用藥經驗集錦》收錄了150多種“抗腫瘤中藥"。

《周超凡臨證用藥經驗集錦》中記錄了苦參有抗癌消瘤作用,在中醫治腫瘤臨證用藥上,苦參作為主藥治療大腸癌、膀胱癌等。

苦參是一味清熱燥溼藥,是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因其形狀似人參,而味又極苦,故名。性寒、味苦。苦參主要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用藥如用兵!中醫治腫瘤這樣用藥

生長期的苦參

用藥如用兵!中醫治腫瘤這樣用藥

苦參

清熱燥溼治熱痢,溼熱黃疸與尿閉,

殺蟲利尿療淋瀝,皮膚癢疹能平息。

藥化藥理研究:苦參含生物鹼、黃酮、三萜皂苷等。苦參鹼能有效地抑制癌細胞,還能誘導癌細胞凋亡。苦參鹼、苦參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苦參總鹼有防止白細胞降低與抗輻射作用。

苦參能用於治療膀胱癌。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其早期症狀為無痛性血尿。尿血可有痛與不痛之分,其中無痛性血尿的表現,則與膀胱癌接近。有的患者可伴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或尿痛等症狀,但這些均不是特徵性症狀。國醫經典《素問·氣厥論》《傷寒雜病論》《諸病源候論》都認為熱是“溺血" “尿血"的主因,故清膀胱(溼熱)為膀胱癌的正治。這也是應用苦參為主藥治療膀胱癌的部分理論依據。

用藥如用兵!中醫治腫瘤這樣用藥

苦參的作用較為直接,可以抑制或殺滅癌細胞。具體應用時,會根據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權衡比較,採用較好的方法治療。在治療的整個過程中,不宜停藥,以免邪濁癌瘤未淨又復發。

我們在治療膀胱癌時還考慮到補腎、健肝、調補氣血,辯證施治,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抑制癌瘤的效果。

苦參能用於治療大腸癌。大腸癌是發生於大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包括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等部位,以直腸和乙狀結腸發生癌腫的機會最多。

用藥如用兵!中醫治腫瘤這樣用藥

《黃帝內經》中的 “腸覃" , 《外科正宗》 中的 “髒毒" , 以及 “積聚" “癥瘕" “鎖肛痔" “腸風" “腸癖" 等病證的臨床表現 , 與大腸癌有相類似的地方, 如便血、 腹痛、 腹瀉、黏液便等。另外,有些症狀尤其應該注意:如排便次數增多、變細 , 肛門區疼痛 ,這些症狀往往是大腸癌早期的表現。 有些症狀 ,看起來似乎與大腸癌無關 ,如肝大、黃疸、腹水、咳嗽、血痰、氣急等 ,但這些症狀往往是大腸癌轉移到肝、肺的徵象。

溼熱瘀毒蘊積於大腸造成腑氣不通,積而成癌,因此 ,溼熱蘊積是大腸癌的基本病理之一。 由此可以推出這樣一個思路: 大腸癌的重要治法為清化溼熱。 苦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清熱燥溼,所以可以選為大腸癌治療的主藥。《神農本草經》中 “苦參 , 味苦、寒,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疸……除癰腫…… "的記載是治療大腸癌較早的文獻資料。

用藥如用兵!中醫治腫瘤這樣用藥

以苦參為主藥治療大腸癌一般都結合辨證論治。用苦參為主藥治療大腸癌時,用量不能太小。苦參用量太小,不足以抗癌(毒)。實驗證明,苦參所含的苦參鹼、氧化苦參鹼均能抑制大腸癌瘤。苦參可作為治療大腸癌的專藥應用,結合辨證論治,可以取得一定的療效,苦參所含的苦參鹼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髮育,又能誘導癌細胞凋亡,還能抑制血管內皮層的通透性,阻滯癌細胞進人血行轉移。

苦參功能“清熱燥溼,殺蟲",這兒的“熱”、“溼"、“蟲”都與癌症的病因病機有關。在臨證時,只要能捕捉到“熱”、“溼”、“蟲”的蛛絲馬跡,若肝功能正常就可以放膽用苦參治之。臨證使用苦參的標準是能否找到“熱”、“溼”、“蟲”的表現。

用藥如用兵!中醫治腫瘤這樣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