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讓白細胞很受傷?國產長效「升白藥」正式投入臨牀使用

(健康時報記者 徐婷婷)眾所周知,化療是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但同時也常誤傷守護人體“衛士”白細胞,帶來難以避免的毒副作用——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化療一邊殺滅白細胞的有生力量,一邊影響它的後續供給,讓白細胞總是“很受傷”。

化療讓白細胞很受傷?國產長效“升白藥”正式投入臨床使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馬丁

為保障化療效果,降低白細胞過低出現的感染風險,日前,由江蘇恆瑞自主研發的生物創新藥硫培非格司亭正式投入臨床使用,該藥是國內首個在臨床上被證實優於進口短效的長效“升白藥”。

遇上化療,白細胞總是“很受傷”

“白細胞受傷”的直接後果就是影響化療進度和化療質量。患者在化療期間,若白細胞數量低於化療允許值,臨床上不得不降低化療劑量和延遲化療來保障患者安全,但這樣就會使預期療效“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讓化療“前功盡棄”,導致腫瘤復發、擴散及轉移。

白細胞減少還危害著人體免疫系統,增加感染風險,導致死亡率上升。一項美國數據顯示,每年有60,000名腫瘤患者因白細胞減少導致的感染住院,死亡率高達18%。

為順利完成既定化療確保療效並避免因白細胞減少而引起的嚴重後果,患者常需應用“升白藥”來提升白細胞數量。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表示,化療後中性粒細胞減少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升白藥”一方面可保證化療抗腫瘤的效果、提升腫瘤遠期生存率,另一方面也能降低白細胞計數過低而出現的感染和死亡風險。

避免白細胞受傷,長效“升白”是趨勢

我國臨床常見的“升白藥”大多為短效,雖然短效“升白藥”的效果立竿見影,但由於藥物半衰期短,需要在化療期內每天連續給藥,有時還因反覆注射導致感染等不良反應。

對此,近年來研製出長效“升白藥”,通過聚乙二醇化的修飾技術,使藥效更持久,僅需每個化療週期內使用1次,在保證化療療效的同時,能有效預防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在國外,長效“升白藥”自面世以來因其便利性獲得了廣泛應用。

美國一項臨床數據顯示,雖然患者在化療方案基礎上增加“升白藥”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增加醫療費用,但與後續處理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感染的住院費用相比,長效“升白藥”較短效更是具有顯著優勢。

國內創新首個優於短效的長效 “升白藥”

硫培非格司亭是恆瑞自主創新的生物藥,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周雲曙總經理介紹,在國外,長效“升白藥”已成為化療相關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治療主流。臨床研究證實,硫培非格司亭的免疫原性較低,更有利於保障患者治療的安全,降低腫瘤患者感染和死亡風險,“硫培非格司亭可以說是我國醫藥行業對源頭藥物創新的典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馬丁院士如是說。

解放軍第八一醫院副院長秦叔逵教授透露,硫培非格司亭的臨床應用,為我國腫瘤輔助治療預防性使用“升白藥”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同時也進一步加強國內醫學界對於“升白”問題的臨床研究,提高對於預防性“升白”意識,更好地降低化療帶來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率,保障化療的治療成果。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客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標才是官方出品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