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让白细胞很受伤?国产长效“升白药”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众所周知,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常误伤守护人体“卫士”白细胞,带来难以避免的毒副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化疗一边杀灭白细胞的有生力量,一边影响它的后续供给,让白细胞总是“很受伤”。

化疗让白细胞很受伤?国产长效“升白药”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

为保障化疗效果,降低白细胞过低出现的感染风险,日前,由江苏恒瑞自主研发的生物创新药硫培非格司亭正式投入临床使用,该药是国内首个在临床上被证实优于进口短效的长效“升白药”。

遇上化疗,白细胞总是“很受伤”

“白细胞受伤”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化疗进度和化疗质量。患者在化疗期间,若白细胞数量低于化疗允许值,临床上不得不降低化疗剂量和延迟化疗来保障患者安全,但这样就会使预期疗效“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让化疗“前功尽弃”,导致肿瘤复发、扩散及转移。

白细胞减少还危害着人体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导致死亡率上升。一项美国数据显示,每年有60,000名肿瘤患者因白细胞减少导致的感染住院,死亡率高达18%。

为顺利完成既定化疗确保疗效并避免因白细胞减少而引起的严重后果,患者常需应用“升白药”来提升白细胞数量。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表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升白药”一方面可保证化疗抗肿瘤的效果、提升肿瘤远期生存率,另一方面也能降低白细胞计数过低而出现的感染和死亡风险。

避免白细胞受伤,长效“升白”是趋势

我国临床常见的“升白药”大多为短效,虽然短效“升白药”的效果立竿见影,但由于药物半衰期短,需要在化疗期内每天连续给药,有时还因反复注射导致感染等不良反应。

对此,近年来研制出长效“升白药”,通过聚乙二醇化的修饰技术,使药效更持久,仅需每个化疗周期内使用1次,在保证化疗疗效的同时,能有效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国外,长效“升白药”自面世以来因其便利性获得了广泛应用。

美国一项临床数据显示,虽然患者在化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升白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增加医疗费用,但与后续处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感染的住院费用相比,长效“升白药”较短效更是具有显著优势。

国内创新首个优于短效的长效 “升白药”

硫培非格司亭是恒瑞自主创新的生物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周云曙总经理介绍,在国外,长效“升白药”已成为化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主流。临床研究证实,硫培非格司亭的免疫原性较低,更有利于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降低肿瘤患者感染和死亡风险,“硫培非格司亭可以说是我国医药行业对源头药物创新的典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如是说。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教授透露,硫培非格司亭的临床应用,为我国肿瘤辅助治疗预防性使用“升白药”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国内医学界对于“升白”问题的临床研究,提高对于预防性“升白”意识,更好地降低化疗带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化疗的治疗成果。

大牌专家问诊、贴心健康提醒,尽在健康时报客户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场下载,蓝色图标才是官方出品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