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小拖把”也有“大致富”

“早上好,今天怎么这么早?”村民古丽加玛丽穿着漂亮的艾德莱丝绸裙子向村委会走去,原来是到村委会旁边的“卫星工厂”第一天上班去。

针对全村275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策勒县委宣传部驻固拉合玛镇亚喀吾斯塘村工作队联合村党支部,积极想办法、出主意,通过多方思考和市场调查,打起了“小拖把”的主意。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小拖把”也有“大致富”

当前党的好政策让群众住上了干净整洁的富民安居房,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拖把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同时全县也没有一家生产拖把的企业。村第一书记立即决定让拖把项目落地生根,成立了策勒县洁净拖把厂。当然,“致富带头人”玛依姆妮罕·奥布力喀日也是“拍板”做决定的重要因素。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小拖把”也有“大致富”

玛依姆妮罕·奥布力喀日了解到拖把项目后,第一时间找工作队谈自己的想法,并提出自己出资3万元作为工厂启动资金。第一书记积极帮助协调县上5万元扶贫项目的支持,让5户贫困户以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分红。同时又吸纳4名贫困户在厂里就业,4人分工不同,流水线加工,一天工厂能制作成品拖把300-400把,1个扫把初步售价8元。工厂刚进入生产,工人当前按月支付工资1500元,后期工作熟练、收益进账后在原基础工资上计件奖励,可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扫把产品将卖到村、乡、县各零售商店,工作队积极帮助联系订单,与县商贸公司正在进一步协商合作事宜。厂子旁边就是村民“托幼所”,解决了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让工人们踏踏实实上班,开开心心致富。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小拖把”也有“大致富”

村里的拖把厂第一天开业投入生产,来上班的工人都穿的很漂亮,由于工人都是村里的妇女,没有工作经验,第一书记亲自上阵做示范,手把手教操作。工人们看着自己亲手做的拖把,虽然质量不太好,但感受着靠自己双手致富,幸福的笑容由衷显现在了脸上。

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以及扶贫方式立竿见影地让贫困群众在短时间内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使贫困户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在家门口的生产车间上班挣钱,能够在“空档期”也有稳定的收入。同时该村还以同样的方式建立了制笔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