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坚守翻开农村“新篇章”

家家炊烟缭绕,户户饭菜飘香;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以前农村的真实景象。自从农村沼气进入玉屏侗族自治县以来,农村环境就慢慢的有了变化,如今的玉屏农村是“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喝水不用抬、做饭不用柴、走路不湿鞋”,农民的生活翻开了“新篇章”。

早在1989年,玉屏就有了农村沼气,当初的沼气建设是以农户自建自筹为主,发酵原料为秸秆、杂草,这样的建设模式制约了农村沼气的发展。直至2000年,随着贵州省农村沼气工程的投入加大,该县按照“典型示范、由点到面、逐步推广、整体推进”的原则,逐渐取消木、钢制模型,大力提倡标砖砌拱制作沼气模型,全力推进农家院落“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厨、改圈、改厕)生态家园建设,使不少农户用上了既实用又时尚的沼气,在改造农村环境的同时,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了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

在“一池三改”工程推广之初,多数群众持质疑态度,不愿意接受。原因是如今多数青壮年在外打工,在家的人比较少,农村柴禾多,烧都烧不完,建沼气池太麻烦。该县针对这种现象,广泛发动宣传动员。通过村宣传栏、发放明白卡等多种方式,使更多群众加大对“一池三改”工程的了解。在试点村,则由村干部带头建起、自身示范,组织群众现场观摩。很快,改建一新的厨房、圈舍、厕所令村民们大开眼界,特别是从原先烟熏火燎中解放出来的干部家属们的现身说法和脏、乱、差环境的有效改善更令村民们羡慕不已。于是,“一池三改”的沼气建设模式很开就铺开了。

从2002年600口户用沼气池建设任务,逐渐扩大到2008年的2000多口户用沼气池任务,每年都顺利完成,生态家园建设在我县突飞猛进。最后发展到“一池五改”(沼气池,改厨、改圈、改厕、改水、改路)。目前,该县已完成沼气池建设14400余户,安装太阳能350余台,建设新能源示范村达11个,节省了开支,节约了能源,美化了环境,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该县把保证建池质量、降低建池成本放在工作首位。邀请省、市建沼气池专家对全县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在建池过程中,统一专业技术人员施工: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供应器械、统一验收标准,确保建池质量,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同时,为确保建池质量,由村两委班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建池农户共同进行监督管理,共同把好质量关,确保建一口、成一口,不留“后遗症”,让农户真正得到实惠。此外,全县还组建农村户用沼气后续服务队伍50多个,从施工队伍中推选施工技术好,服务质量高的技术员作为后续服务点负责人,每个后续服务点配备相应的交通工具(摩托车、三轮车)及相应的沼气配件。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户用沼气已经消化不了养殖场排放,大型沼气池应运而生。朱家场镇鱼塘村和皂角坪街道办事处袍木龙村还采用了沼气集中供气。在为村民提供便捷能源的同时,还解决了大型生猪养殖小区粪便资源化利用问题,实现了沼气技术与种养技术有机结合。经过发酵过后的沼液与沼渣为周边果园及蔬菜基地提供了充足的优质有机肥保障,解决了养殖小区污水排放问题,促进了“猪—沼—果”、“猪—沼—菜”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减少了水污染、改善了土壤结构,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养殖产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皂角坪街道袍木龙村的大型沼气池尤为突出,不仅解决了该村132户农户的燃料问题,更是让家家户户安上了暖气设备。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枹木垅村易家组村民易尚林开心地说,村里集中供气以来,他家告别了过去厨房烟熏火燎的日子。他家以前也有沼气池,但至少需要3头猪以上的畜禽粪便作为原料,而且环境卫生与安全问题让人头疼。

“沼气给我们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一个电话一张卡,就能上门服务,每家使用成本较其它能源每个月可节约50至70元。”皂角坪街道枹木龙村村主任易尚军说。(王安 特约通讯员 覃嵩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