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447名贫困户当上了生态护林员!

我县447名贫困户当上了生态护林员!

我县447名贫困户当上了生态护林员!

“穷在乡村有远亲,县林业局和地方党委、政府找上门来,聘我当生态护林员,每年发给4800元管护费,有了这个‘铁饭碗’,加上俺家种植的10多亩责任田,今年纯收入至少1万元,脱贫肯定没问题。”这是宁陵县逻岗镇黄老家村贫困户黄烈冲的一番肺腑之言,也是宁陵积极探索生态扶贫、林产业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的新举措。

7月17日,黄烈冲骑着电动车在他负责的区域巡逻一圈,有时不忙家人也会帮忙查看林木,发现情况及时向当地林业部门汇报。黄烈冲介绍,他当上生态护林员后,除了在自己分包的片区巡查外,还会向附近村民宣传森林防火知识,负责树木病虫害疫情监控、制止乱砍乱伐、记录护林日记等工作。遇到夏收、秋收等高火险期,按照上级要求,他会在林区设置的防火检查执勤点执勤,做好排查隐患、参与防火等工作。

作为全省林业大县,宁陵县现有林业用地28.9万亩,农田林网25万亩,农桐间作22万亩,农条间作20万亩,经济林25万亩,活立木蓄积152.7万立方米。为发挥林地资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势,2018年,宁陵县林业局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研究制订了符合本县实际的《宁陵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护林员选聘办法》,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出生态护林员447名,让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转为生态保护人员——生态护林员。

据了解,生态护林员选聘的条件,必须是宁陵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一年一聘,劳务报酬按每人每年4800元的标准发放。由乡镇政府与生态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实行定面积、定职责、定任务“三定”制度。目前,宁陵县447名贫困户护林员分包了全县364个行政村的林地片区,从而形成了资源管护责任有人担、每片森林有人管的护林大格局。

同时,宁陵县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让贫困户担当护林员管护林业资源的同时,鼓励有技术的护林员发展林下经济 ,探索出利用林间空地套种药用植物的“林药模式”;将用材林和经果树种混交的“林果模式”;以林下昆虫、菜草等为食物,辅以稻谷、玉米养殖本地土鸡的“林禽模式”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收,聘请护林员加入林地守护和林下产业发展,滥砍盗伐等毁林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了生态与扶贫的双赢。

“让贫困户做生态护林员,可以稳定增收,让他们稳步脱贫。”宁陵县林业局局长关祥启介绍,我县将部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既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又增强了森林资源保护力量,选聘贫困户当生态护林员,是我县林业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