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欧洲战场的德国MG42机枪,为何没能大批量出口给中国?

名扬欧洲战场的德国MG42机枪,为何没能大批量出口给中国?

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战争的导火索究竟是什么?希特勒又为何会对犹太人如此仇恨?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战争中的启示与实录......


▼▼▼

名扬欧洲战场的德国MG42机枪,为何没能大批量出口给中国?

作为一代名器,MG42通用机枪开创了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先例。无论是在诺曼底的灌木丛,还是在炽热的北非沙漠。只要盟国士兵伸出耳朵仔细聆听空中那撕裂亚麻布般的“呲呲”声,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卧倒在地。因为可没有什么倒霉家伙愿意挨上几发这样致命的枪子。

名扬欧洲战场的德国MG42机枪,为何没能大批量出口给中国?

▲射速达到1100发/分的MG42被德国人冲压出来后总计生产了大约100万支。可以使用弹鼓(75发)和弹链(250发)两种模式装填,在老兵的手中这款武器可以说能给予那些冒失的敌军予以沉重打击。

名扬欧洲战场的德国MG42机枪,为何没能大批量出口给中国?

▲和采用机加工的MG34不同的是,MG42的加工手段更为简化。在射击时一般是采用长点射而不是连射的方式。因为就算是250发的弹链,啥也不懂的新兵只要扣着扳机只需不到10秒的时间就能将子弹全部打出去。

然而这是这样一块被盟国士兵又恨又怕的轻武器却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在中国战场上。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中德真正断交是1941年。在此之前虽然双方都有过军火交易不过也都是一些并不算太先进的“二手货”。1936年孔祥熙出访德国时,订购的订单里本来是想追加MG34通用机枪,然而傲慢的德国军火商对这款在当时还算先进科技的步兵武器却是概不售出。无奈孔部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个MG13机枪以求替代。而德国研究并将“撕布机”投入到实战中还是1942年下旬。在此之间中德早已断绝所有外交联系,哪里来的途径能够大批量采购到这款在德军当中都算“黑科技”的步兵武器?

名扬欧洲战场的德国MG42机枪,为何没能大批量出口给中国?

▲MG13机枪乃是1928年的产物。在科技水平上远不如精细的MG34。使用的25发弹匣相比捷克造来说也只是强了那么一点,无奈弱国无外交。

在1942年末的阿拉曼战役结束后,中国作为同盟国的一员也曾经派过外交人员前往当时的战场进行实地考察。并且从英国人的手中搜寻到了一小批的德式MG34通用机枪,不过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也全部损失了,下落不明。

至于MG42这个东西,建国后在来源方面十分复杂。现如今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中据说就有一挺原南斯拉夫送给周恩来总理的礼物——53式通用机枪(其实就是南斯拉夫自己将缴获自德军的MG42重新改了一个本国名字纳入自己的武器库内继续使用罢了),另外在朝鲜战争中,苏联人对志愿军也进行了有偿帮助。这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原纳粹德国国防军所使用的轻武器装备,MG42也名列其中。此外中国将自己曾经使用过的一批MG34机枪赠予了越南军队,使得这些德国武器的服役年限再一次大大延期。真的可以说是“打遍了全场”。

名扬欧洲战场的德国MG42机枪,为何没能大批量出口给中国?

▲陈列于中国军事博物馆中的MG42通用机枪。注意它的铭牌上叫的并不是这个名字

中国,苏联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曾经将本国所用的MG34/42通用机枪转手出售给另一些陷入战争泥潭之中的国家。比如越南。

名扬欧洲战场的德国MG42机枪,为何没能大批量出口给中国?

名扬欧洲战场的德国MG42机枪,为何没能大批量出口给中国?

名扬欧洲战场的德国MG42机枪,为何没能大批量出口给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