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幸福PPP模式再獲贊!這一次,是聯合國

繼模式受到國務院、發改委、財政部等多次認可之後,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PPP模式這次受到了國際的稱讚。就在前幾天的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第三屆PPP國際論壇上,華夏幸福運營的固安產業新城PPP項目成功入選全球60個可持續發展的PPP案例,這也是中國境內的五個阮璇項目中唯一的城鎮綜合開發案例。固安產業新城不僅是國內產業新城樣板,也成為了國際產業新城運營之標杆。

華夏幸福模式成為全球標杆

細數華夏幸福PPP模式此前獲得的成績,讓人印象深刻。

——2015年7月20日,固安縣政府與華夏幸福共同探索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作為創造性典型經驗,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併入選國家發改委PPP示範項目;

——2016年10月,華夏幸福固安高新區及溧水區產業新城項目雙雙入選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再獲國家認可;

——2017年3月,“固安工業園區新型城鎮化PPP項目供熱收費收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准發行完畢,是國家發改委和中國證監會首批推薦項目中唯一園區PPP項目的資產證券化產品;

——2017年5月,“汊河新區新型城鎮化PPP建設項目(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產業新城項目)”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第二批PPP項目典型案例名單。

而這次,還要再加上一條:2018年5月,固安產業新城PPP項目入選全球60個可持續發展的PPP案例。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PPP事業顧問委員會(BAB)資深顧問布魯諾•德•卡薩萊特(Bruno de Cazalet)點評固安產業新城案例時指出,“這是一個具有宏圖大略的產業新城綜合開發PPP模式。”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聯合國歐經會PPP國際標準起草專家徐成彬表示:“一個好的PPP案例一定是有益於各類利益相關者。固安可持續城市PPP案例的借鑑價值可以概括為整體開發、專業運營和產城融合,造福了當地居民,促進了可持續發展。因此,這個案例的實施經驗與聯合國歐經會制定的《以人為本PPP指導原則》相吻合。”

事實上,早在2016年4月,聯合國歐經會PPP中心主任傑夫瑞•漢密爾頓(Geoffrey Hamilton)在調研固安產業新城PPP項目就指出,固安產業新城項目與聯合國倡導的減輕貧困及實現共同繁榮的目標非常一致,充分肯定了固安產業新城項目在提高當地教育質量和改善居民醫療條件等方面的作用,並認為產業新城PPP項目符合聯合國倡導的以人為本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具有較強的示範價值。

模式王道 異地

複製成果顯著

華夏幸福作為國內民營企業中實踐PPP模式的先行者,是在2002年以固安為起點的。後者當時是河北省最貧困的縣之一,人均GDP大約1000美元;而今,固安縣縣域經濟競爭力位居河北省前三名,人均GDP超過7300美元。華夏幸福PPP模式是其騰飛的關鍵。

從開發運營固安產業新城開始,華夏幸福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出了一套服務體系,解決政府在縣域可持續發展上的痛點:圍繞1個核心——產業發展,在規劃設計、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配套建設、產業發展、城市運營6大領域,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體制機制優勢,為區域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全流程綜合解決方案,補齊縣域經濟在資金、人才、技術、產業上的4塊短板,長期持續高效運營,切實提升城市的魅力、吸引力、承載力和競爭力。

憑藉這套模式,華夏幸福不斷在海內外異地複製產業新城,事業版圖已遍國內13個省以及海外六國,除了起步的京津冀,觸角延及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國家重點城市群和“一帶一路”等熱點區域。

好的模式往往具有很強適應性。以華夏幸福在長三角佈局的第一個產業新城,嘉善產業新城為例。這裡城市建設水平較高,具有較好的製造業基礎,招商引資能力強,與固安產業新城情況完全不同。為此,華夏幸福聯合麥肯錫等九家國際知名的顧問機構,將嘉善定位為“全球創新城市、宜遊魅力水鄉”,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引進上海高端人才,打造新興業態和產業,圍繞創新經濟,重點打造科技研發、軟件信息、影視傳媒、商貿服務四大產業集群。同時聚焦全球創新資源,依託太庫、火炬孵化等創新載體,加速企業孵化,建設“樓宇創智新城、臨滬服務高地”。僅用短短三年,嘉善產業新城銷售就超百億,成為華夏幸福新產業新城的又一標杆。

優秀的模式是企業取之不盡的財富,華夏幸福的PPP模式恰是這樣的一種優秀模式,這也是為什麼它能夠在海內外成功複製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