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窮人思維」?

魔都好奇心診所


個人覺得 窮人與富人的思維 主要還是體現在對未來規劃和從正確規劃上取得收益的差異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從一下幾個方面舉例說明

首先 我認為 是在掙錢與省錢上 富人會看社會發展的趨勢 然後選擇性就業 或者投資 為了在未來這個行業趨於正規化的時候 獲得豐厚的報酬 有時候 可能短期內看不到明顯的收益 但是日積月累起來 也是一筆不可小觀的生活來源 反過來 窮人思維的省錢 是在現有的基礎上 儘量減少開銷 來保留已經擁有的金錢數量 但是這樣的情況下 只能保證原有的基礎 而不會有多餘的 或者在有機會的情況下 使金錢增值 所以 從這個方面來說 就會深刻的感受到兩者的區別

其次 造成這種金錢觀上的差異 還是要從所受教育程度開講 對自身的投資和對家人的投資 其實都是對教育和個人能力的投資 換句話來說 富人對自己和小孩 的投資是為了能有更廣闊的天地 能有更大的視野來讓自己得到提升 這也間接的 使自己有更多賺錢和使金幣有升值的空間 而窮人思維只注重眼前的利息 覺得人最基本的就是勞動力 無論早晚都是要考能力或者自己的雙手掙錢 這樣也就導致了很小或者提前的步入社會掙錢 如果從小良性的誘導孩子 培養更高的學習能力 難道害怕以後沒有一席用武之地嗎

還有 就是在對一些事情的處理上 富人思維採取當斷則斷 而窮人則是優柔寡斷 再說的明白一點就是 有些會覺得可行就行動 在事情變得好的時候加大籌碼 在事情變得不好之前及時止損 而有一部分則是採取觀望態度 甚至抱走僥倖 這樣容易造成自身的損失 舉例來說 當有合適的掙錢機會 富人思維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收集資料並做好分析 覺得可行就立馬投入 假如 發展良好 就相當於開闢了新的天地 假如 失敗 及時止損 也至少獲得了經驗 而窮人思維會 觀望 不願意承擔風險 自然也發不了財 沒有任何東西是零風險的 只有用於嘗試 才能發現一絲希望 當然 每個人的基礎思想不同 自然很難做出改變

最後 我想說的還有一點 就是 富人思維會腳踏實地的做事 而窮人思維會三心二意的做事 這樣也會導致兩種人群的收入差異 富人與窮人最基本的區分接線就是財力是否雄厚的問題 當你專心做事 腳踏實地的做事 你付出有高質量的東西 自然會得到金錢的回報和職位的提升 但是如果你腳踏實地的做人做事 自然得不到他人的認可 自然而然就會越混越差 連最初的自己都比不上了

所以 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的差距還是對未來事物評估方面有很大差異 富人思維講究未來長久發展 而窮人講究 當前短期利益 這樣自然兩者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人群劃分也會越來越明顯




維多利亞梨


這個世界有人富,有人窮。但是為什麼?

這時候我們經常能聽到的一個論調就是:別人一出生就是王思聰,含著金鑰匙出生;而我既沒外貌、也沒人脈、甚至連教育機會都很難爭取,我們怎麼比?

但是這種言論真的對嗎?出身和家庭本身就是不能選擇的事情,當我們真正思考富人為什麼富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陷入了一種習慣性“先抱怨”的慣性思維裡呢。這種思維的錯誤點在於:直接界定了“富二代”為什麼富,而不是“富一代”是怎麼成為富豪的——其實也是從屌絲開始,白手起家。

就像馬雲,他也曾表示當年創業的時候也從沒想到阿里巴巴會成為現在這樣強大的企業。

我認為真正的窮人思維就是:很少有人能做到人窮志不短的。也就是說,腦子裡會被如何生存所佔據,而不是如何生活。典型的幾點有:

1.缺乏對未來的規劃

什麼叫缺乏規劃,在我看來就是過於的滿足現狀。比如說:每天朝九晚五的幹著枯燥乏味的工作,而在這家公司,對自己工作,即沒有興趣、也學不到知識,更沒有升職的空間,過於眷戀安穩的工作環境。

2.過於看輕時間的價值

多和少,往往是相對的。那麼窮人的思維就是認為:自己的金錢較絕對的'少',而時間相對較‘多’。比如:我常常在我的博客裡面分享一些免費學習編程的資源給我的讀者,過了一段時間,鏈接失效了。就會有許多讀者來找我說,找了各大網站、網盤都沒有找到這些資源。

這種就是典型的不把自己的時間當時間,時間是有價值的。如果你把花一個下午找資源的時間,等效成買一本十幾塊錢的電子書。用不了幾個小時,這本電子已經讀完了,還可以做新的事情,日積月累,差距是不是自然就拉開了?

所以道理就是:完全免費的東西不一定免費,便宜的東西不是真的便宜。


路人甲M


這種問題,我真的受夠了。

現在有以下的這個問題,請你來分析分析,究竟哪個是「窮人思維」,哪個是「富人思維」?

某上市公司的總裁,為了4000萬的訂單,和合作夥伴討價還價,就為了能夠給公司帶來多100萬的利潤;

某退休的老太太,靠著少量的退休金過日子,每次出去菜市場買菜,都需要和商販討價還價,就為了省那一兩塊錢。

請問他們兩個的思維,究竟是「窮人」的還是「富人」的?

大部分人都會說,總裁的思維,肯定是「富人」的,退休老太太的,一定是「窮人思維」!

我們經常會用所謂的思維方式去衡量一個人,但卻拒不承認,我們其實是很勢利的,我們都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一個人,而這個有色眼鏡,專門盯著別人的荷包,然後決定開啟讚美還是貶低。

總裁和退休的老太太,所做的一切,無非都是為了讓自己的錢,能夠儘可能地落入自己的袋裡,只不過他們的財富用量不同而已。

所以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窮人思維」,如果非要說有的話,那隻能說是,既得利益者為了證實自己財富的正當性,只能通過貶低窮人這種途徑來實現。

他們說的最多的話,一般是這些:

你們窮人就是好吃懶做;

你們窮人就是不思進取;

你們窮人就是不敢冒險。

但窮人真的是這樣嗎?或者說,全部的窮人都是像他們說的那樣嗎?

相信不是吧。

下次聽到什麼鬼「窮人思維」的時候,一笑而過吧。


曾少賢


在我看來,窮人思維就是過分的自以為是加上索取型人格。

先說下自以為是。現在和一些人聊天,只要問問他對於問題的思考方式,看待事情的角度,大概就能判斷出這個人未來的發展好不好,或者情不自禁的感嘆他能坐到這個位置不是沒有原因的。

有些人即使現在沒有起色,但當風口一開,必定能夠飛起來,這些都和銀行存款無關,只和思維方式有關。而有些人,混成現在這個樣子,就是思維方式註定的,而且註定了他將來也不會有太大的起色。

曾經遇到過一個網友給我發郵件求助,他工作還算穩定,但薪資不高,覺得很迷茫,就想改變現狀賺更多的錢。但是幾句話聊下來就發現,他恐怕是難成大器,因為他是那種,沒有去過地方都算遠,不知道的事情就認為是沒有,對於新鮮事物持反對態度,並且找了一堆論據一定要說服你他是對的。

對於這樣的思維方式,我認為是典型的窮人思維。拿現在的直播平臺舉例,有許多沒有嘗試過直播平臺的人對直播的定義還是“女網紅,太俗太低端了”殊不知未來的直播將會出現不同領域的網紅,也一定會更加專業化,大眾化。但你不瞭解,就直接否定了它,相當於你也直接否定了自己未來的參與度和可能性,這樣你就永遠生活在了過去。

而富人的思維方式是怎樣的呢?對於新鮮事物和陌生領域從來都是親自體驗,但抱著小心且樂觀的態度。和這些人在一起,就會逐漸培養自己這樣的思維方式:對待一個全新的事物,不要用自己的傳統觀念去質疑,而是抱著存在即合理的心態,對新生事物去了解去發現,進而嘗試比其他人更早一步找到風口,早一步獲得利潤。

你看羅振宇,在大家都說16年是知識付費的風口時,羅振宇已經在15年就開始推出知識服務類App了。當大家還在質疑直播平臺野蠻生長的時候,他已經在幾家不同領域的直播平臺露臉,但就映客一個平臺就收穫了26萬粉絲和40多萬映票,收入暫且不說,現在也是不折不扣的行業領軍人物吧。

當新生事物和大腦原有的思維方式產生衝突的時候,人們會本能的偏向否定,因為大腦不想走出舒適區,更希望走習慣的路,如果試圖去說服自己,就會挑戰之前的認知模式。

所以對新事物的否定,本質上源於一種因為知道自己弱而造成的自我麻痺,因為弱,所以就要想辦法去說服別人,想辦法去捍衛自己。

所以這樣的窮人思維,註定了他們一輩子難成大器,並不是因為沒有機會,沒有風口,而是因為缺少對未來判斷的眼光和包容別人的格局。

再來說說索取型人格。表現為,希望不花任何代價或者只花一點代價就得到很多好東西,殊不知這背後會貪小便宜吃大虧。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常見,有人貪圖便宜報個低價的旅行團,去了以後發現是購物團,有人為了免費發放的東西排隊幾個小時最後還要忍受推銷員一次又一次的電話,貪便宜確實能夠省錢,但犧牲了更大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背後也許會有很大的坑在等著你,這其實是不划算的。

我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早期健身的時候並不清楚近一千元一節的私教課價值在哪裡,自己隨便照著視頻練練就好,後來因為發力姿勢不對,造成了一些肌肉損傷。

兩年前開始請了位私教,他很明確的指出了我的問題,並且告訴我有些動作因為我骨骼的問題是絕對不能做的,並且做了詳細的健身計劃。這兩年來我也越來越相信,好的東西一定不是免費的,而且一定不便宜,有些東西通過互聯網降低了成本,但它並不是沒有成本。

在窮人思維中,這種索取型人格表現的更加明顯,因為擁有的少,所以害怕失去,希望得到更多,而富人思維因為知道自己格局的寬廣,精神的富有,因此更願意給予,甚至更願意嘗試創造新的東西給別人。我們不能絕對的說擁有給予型人格的人一定會成功,但因為給予所以大家更願意幫助他成功,以至於到最後,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所以別總是把時間花在尋找省錢的捷徑上,也別總是找一堆論據去急於否定未知的,新奇的東西,停止抱怨,否則即使風口一直呼呼的吹向你,也會被自己的思維方式擋住,與其羨慕別人的富有,不如先從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開始。


TomDwan1986


窮人思維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用時間換金錢。

窮人的時間不值錢,所以願意用時間換錢,這是一種「經濟行為」。

但當你的口袋已走出窮困,卻仍然把自己的時間、別人的時間看得太不值錢的話,說明你的腦袋依然停留在「窮人思維」中。

用經濟學的觀點來說,「窮人思維」往往過於注重「沉沒成本」。

什麼叫「沉沒成本」,就是你花了30 塊錢看電影,無論電影好看不好看,這個錢都回不來了。

有一個有趣的「買鞋定理」。假設你在商場買了雙鞋,大小沒問題,但真正穿時卻發現夾腳,退又退不掉,於是,你會經歷下面的心理掙扎:

「不甘心定理」:這雙鞋對你而言越貴(換句話說,你越窮),你嘗試穿一下的次數也就越多(受的罪越多);

「僥倖定理」:你確定穿不了了,那麼這雙鞋越貴,你放在家裡佔地方的時間越長;

「絕望定理」:無論你放多長時間,總有一天,你都會把它扔了,有多遠扔多遠。

世界清靜了。

「富人思維」的則完全相反:花錢,要麼是為了賺錢,要麼是為了享受,兩樣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費精力。

當然,「時間不值錢」的窮人思維,往往只在人生過渡期對我們產生影響,但下一個思維慣性,就沒那麼好擺脫了。

有一句話,平時說出來會得罪人,但有了前面理論的鋪墊,我就不怕大家打死了我:

貴?怎麼會是產品的缺點呢?難道不是你的缺點嗎?

「窮人思維」的特點是量入為出,「富人思維」特點是目標導向。

窮人思維買房,先考慮我有多少錢付頭期款,月收入多少還貸?再倒過來推算,自己該不該買房,買什麼房。

富人思維買房,首先問,我要不要買房,想買什麼房?然後再算,還差多少,怎麼解決。

如果一項任務的目標是合理的,那麼我們就不能以「資源不足」為理由,去否定這個目標。

這就是有錢人告訴我們的,至關重要的一條做事原則。

「窮人思維」最可怕的一點,它會消耗我們有限的自控力。

過去有一種看法,窮人的意志力會更強,而事實完全相反。

行為經濟學上有一個叫「決策疲勞」的概念,短時間內,你做出的決策越多,你的精力越疲憊,內心越不願意再一次權衡利弊,導致你的決策越來越隨意。

有經濟學家發現「決策疲勞」對窮人的影響最大。

美國的窮人更喜歡買垃圾食品,不僅僅是因為便宜,而且因為他們習慣每買一樣東西,都要反覆比價。

一方面,這佔用了他們的大量時間,沒有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

另一方面,那些頻 繁的、無意義的決策,使他們的大腦疲勞,無法抵禦那些垃圾食品的誘惑。

美國的例子無感?想想自己減肥的經歷吧,在大量運動消耗了你的意志力之後,你是不是更抵擋不了冰淇淋的誘惑了?總是想找機會「慰勞」自己一下,導致前功盡棄?

電影《華爾街之狼》講了一個專門騙窮人的股票經紀人,他發現窮人在長期的消費決策中,形成了一種思維慣性—— 便宜的東西更有吸引力。

當他們把這種思維慣性帶到了投資中,就成為「垃圾股」的目標客戶。

影片裡有一句臺詞:「我們把垃圾賣給垃圾人,因為錢在我們手裡,總比在他們手裡更能發揮價值。」這是天下騙子的心聲啊。


阿秀


窮和富沒有太嚴格的標準,只有相對的富和窮。窮人的思維一般都是這樣的。



受面子控制

喜歡要面子,無論是吃飯穿衣服都需要有面子,這樣看起來大家不會認為自己沒錢。買東西之前會先看價格,喜歡穿假名牌,打腫臉充胖子。

好高騖遠

總是想的很完美,也很有想法,就是隻有想法沒有行動,總是覺得自己可以,但是說過以後就過幾天忘記了,別人做了以後做成了,他又會說,這個事我想到了但是沒做。



凡事依賴別人

很多的事情都喜歡依賴別人,本來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總是要拉一個人墊背,習慣性的依賴家人,而且還描繪的自己很有道理。自己沒有能力本事,認識再多的人也無濟於事。

憤青,亂噴

在他們的眼睛裡就沒有好事,所有的事情他都能給你找出問題來找出瑕疵來,然後再亂噴一氣。擁有消極的心態,總是看到問題壞的地方,而發現不了別人的優點。駿馬面前無溝壑, 慫人腳下全是坎!



錢是省出來的

錢是一點一點的省出來的,為了省錢勸孩子早日退學,去工作賺錢,覺的賺錢無用,早工作可以早賺錢。省了孩子上學的錢,省了吃穿住用的錢,把省下來的錢存到銀行,萬不得已是不會花錢的。省吃儉用很多年,也沒有發現富起來,該省的錢省了,不該省的錢也省了,現在仍然省吃儉用。


心態決定一切


我想通過一個故事和大家說說我所認識的“窮人思維”

春秋時代的名臣范蠡在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後就敏銳意識到以勾踐的心性必定會和自己玩兔死狗烹的把戲,於是放棄官位泛舟五湖,最終陶地(今山東定陶一帶)定居。范蠡在定居陶地後一共生育了3個兒子。後來他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被關押待斬。范蠡想救他,就讓小兒子拿著鉅額活動經費前去搭救,但小兒子剛要出門,范蠡的大兒子不樂意了,他說:“家裡的長子叫做家督,現在弟弟犯了罪,父親不派長子去,卻派小弟弟,這說明我是不肖子。”說罷便以死相逼,范蠡的妻子看到這陣勢也勸范蠡讓大兒子前往。

范蠡見自己的長子尋死覓活的,也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只得同意長子的要求。但他並不放心,所以千叮嚀萬囑咐地告誡長子:到了楚國一定要先找到自己的好友莊先生,把自己的信和錢財送給他,一切聽取莊先生的安排。長子前腳剛走,范蠡就唉聲嘆氣。妻子不解就問他何故嘆氣,范蠡給出了一句神預言:“次子這次恐怕凶多吉少。”

過了若干時日長子帶著弟弟的屍體回家了,除了范蠡本人一家人全都痛苦不已,妻子不解地問他何以事先知道長子救不了次子。范蠡說:“長子是在貧苦中變成富有的,深知錢財來之不易,而幼子出生時家庭便已富貴,不知錢財來之不易,所以長子不容易割捨錢財,把錢財看到比命都重要,這樣是根本救不了弟弟的。所以才決定讓幼子前往。如今殺人償命,次子罪有應得,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兒子能夠不被殺在鬧市當中,也算是保住面子了。所以也不要再悲痛了。”

後來家人詢問長子搭救弟弟的經過才得知:原來一開始長子按范蠡的吩咐去找莊先生並將范蠡事先準備的財物和來信交給了莊先生,莊先生看了信後對長子說:“你趕快離開此地,千萬不要逗留,等你弟弟釋放後也不要問原因。”第二天莊先生就面見楚王,以天象異常為由,勸說楚王大赦天下。因為莊先生在楚國很有名氣,是楚王的座上賓,楚王答應了。然而此時的范蠡的大兒子卻並沒有聽從莊先生的話,他為了多一層保障,就賄賂了楚王身邊的其他達官貴族,其中一人告訴他,楚王馬上就要大赦天下,你弟弟自然會被釋放的。長子並不知道楚王大赦天下是莊先生運作的結果,他認為送給莊先生的財物都白送了,於是前去索要。深感受辱的莊先生就入宮告訴楚王說范蠡長子為救弟弟賄賂王貴,如今楚王大赦天下便是為了范蠡次子。於是楚王下令斬殺范蠡次子後大赦天下。

范蠡長子救次子的故事講完了,從這個故事我們能得出什麼啟示呢?我想就這個故事和大家談談我的個人觀點:有一句老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在這個故事裡怎麼就失效了呢?按理說長子經歷過和父親一起經商致富的全過程應該通達人情世故啊,小兒子從小生活在富貴人家應該是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啊,可為什麼范蠡認為小兒子比大兒子更適合前去搭救次子呢?

近年來關於窮人思維、富人思維的討論一直很流行,總是能吸引人們的眼球。我瀏覽了一下關於類似問題的答案,都說得很有道理,但個人以為:都沒真正論及導致這兩種思維產生的根源

國外曾經做過一個社會調查,結果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有95%左右的人其實不過是在重複他們父輩的人生軌跡——也就是說他們的父輩是窮人,他們十有八九也是窮人;他們的父輩是富人,他們十之八九也是富人。這個數據不一定準確,但國內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講的是:有人問一個放羊娃:“你放羊做啥?”放羊娃回答:“掙錢。”“掙錢幹啥?”“娶媳婦。”“娶媳婦幹啥。”“生娃。”“生娃幹啥?”“放羊。“

這個放羊娃整日裡風裡來雨裡去,您能說他不努力嗎?我們再看看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坐在辦公室和客戶吹吹牛或者坐在電腦前點擊幾下鼠標就完成了一筆業務,而這筆業務賺取的利潤很有可能是那個放羊娃一輩子也沒見過的天文數字。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他們的思維意識的差異: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話不假,可正是他當的這個家限制了他的眼界束縛了他的手腳。因為他要養家餬口,所以他不關心不能給自己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的任何東西。

簡單來說:窮人的孩子一畢業首先想到的絕不是創業,而是打工。因為創業是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的:這種投入包括資金的投入,也包括時間精力的投入。而窮人的孩子恰恰面對的是資源的極度稀缺:因為他的父母窮,所以他們不能為他提供前期的資金支持,於是他不得不自己掙錢養家餬口;當他為養家餬口而奔波時他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時間陪家人、朋友,也沒時間學習新的知識,接受新的資訊,這就導致他在時間、精力、人脈、知識、信息各方面的全面稀缺。而這一切只會更加重他對不能給自己帶來直接經濟價值的一切事物漠然視之。

反觀富家子弟往往會利用他們手中掌握的金錢培養自己的人脈圈子,培養自己的個人能力。其實能掙錢固然是好事,但會花錢是更大的本事——把錢有效地花在人身上才是最好的投資。范蠡曾三次散盡家財造福鄉里,結果卻又三次積累下萬貫家財,這就叫有舍有得。

窮人傾盡一生是在掙錢:注意掙字是力字旁,因為窮人手中的資源稀缺,只能賣力氣掙錢;富人則是在賺錢:注意賺字是貝子旁,凡是貝子旁的漢字幾乎都和金錢有關,這意味著富人是用錢生錢。窮人一定很羨慕富人賺錢的模式,可窮人敢拿自己微薄的收入投資嗎?富人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嘲笑窮人的膽怯,可別忘了在白手起家致富的路上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一夜傾家蕩產。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窮人資源稀缺、抗風險能力低,所以他們傾向於窮盡一生去積攢看得見摸得著的直觀財富,而不習慣於為自己的人生進行整體規劃設定目標,在他們追求財富的道路上他們不關心任何不能為自己帶來直接經濟利益的東西;富人則習慣於四處體驗生活、結交朋友、學習知識、接受資訊,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通盤謀劃。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以為我是在鼓吹富人思維吧?其實在我看來:單純的窮人思維或富人思維都是盲目有害的——富人的思維正如范蠡評價自己的小兒子一樣有自己明確的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不惜成本。可大家不要忘了這樣做把自個玩死的也大有人在。富人思維就像油門——為自己的人生設立明確的目標,然後加大油門向目標邁進;窮人思維就像剎車,對於正在向目標衝刺的人而言總覺得剎車是累贅,但沒有剎車搞不好是會翻車的。所謂窮人思維就是自己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一個人也許一輩子沒做什麼大事,但他自食其力養活了一家老小這也是一種成就。

我們回到范蠡長子救次子的故事本身:范蠡其實並沒對長子和小兒子進行任何褒貶,而是認為在搭救次子一事上小兒子更合適。長子犯的最大錯誤在於他背離了自己的主要目標,過分計較財物得失。其實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機會成本無處不在——如果我們選擇吃中餐,就放棄了品嚐西餐的機會;同樣是吃中餐,選擇了川菜,就放棄了品嚐粵菜的機會。而且吃這頓飯是要耗費時間精力體力的,所以即使沒有付出真金白銀也是有成本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必須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然後為這個主要目標而努力邁進,其它的都可以暫時放棄,這就叫有舍有得。不過我們依然需要注意一點:如果窮盡一生也無法實現目標呢?不必懊惱——雖然一生都未能實現目標,但總在向著目標無限趨近,而我們的奮鬥歷程實際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當後人再踏上這條奮鬥之路時可以少走彎路,功成不必在我。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窮人思維”並不是發生在窮人身上。富人也容易摳摳索索,主要表現在花錢上,尤其是花閒錢上,突出表現在花錢買收藏品上。




吃穿是生活必需品,在這類消費上中國人都會大手大腳,即使再窮也會出現在飯店剩下一桌子菜走人的時候。只有花閒錢的時候才能看出是否大方,尤其是買收藏品,即是花閒錢又可能是投資,在舉棋不定的時候選擇,您是否是大手筆一看便知。

比如買一對核桃,普通的幾十塊錢,高級的幾千塊錢,賣多少錢的都能玩。可是過了五年,幾十塊錢的核桃由於品種不好盤不出好品相只能扔,幾千塊錢的核桃由於品種好揉出來牛筋紅的效果能賣過萬。

收藏圈裡有一個定律,就是“掐尖響動大”,“尖貨”指最好的古玩,只有花大價錢才能買到,但是隻有尖貨在賣出的時候才會賺大錢,也就是“響動大”。所有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一到花錢的時候就會考驗到一個人做事的氣魄。我見過許多有錢的大老闆買收藏品時只圖便宜,結果買的都是破爛和假貨,我們把這種人叫“窮命”,就是因為有了“窮人思維”即使再有錢也改變不了命窮。

有一個房地產老闆掙了很多錢,收藏市場火的時候他開了一家規模非常大的古玩城。在他的古玩城裡有許多賣黃花梨傢俱的店面,它都嫌棄價格太高,比他在網上看到的價格貴了許多。於是他在裝修自己的別墅的時候,從網上買了上百萬的黃花梨傢俱,結果都是假貨。按說它自己就開古玩城,城裡的傢俱商都給他最低價格,他花的錢也不少,怎麼能賣一屋子假貨呢?

原因就在於貪圖便宜,見到便宜就如同鬼迷心竅,奔著便宜去了其他都不顧了。這就是中國老話說的:“便宜買死人”。他自己再有錢也毀在了“窮人思維”上。

性格決定命運,窮人思維是許多人的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窮人有了“窮人思維”富不起來,富人有了“窮人思維”富不長久。


於鴻雁老於


其實所謂的窮人思維,就是不瞭解商業本質的基礎上趨利避害的大眾思維方式。

我不想稱窮人思維,姑且稱為大眾思維:

1,投資的本質是購買風險,而大眾思維是規避風險。

2,大眾思維考慮到的問題是自己或者自己認知沒法解決的,所以抱有悲觀想法。而富人思維則知道問題總歸要解決,總有人/公司能解決,他們要做的是找到這樣的公司。

3,大眾思維杞人憂天,富人思維看到國家高層/政策的難處,所以大膽的利用了這個難處。

4,大眾思維看到有錢賺的活自己攬過來做。富人思維想辦法轉出去,自己少賺點但不想深陷其中。富人思維最想做的是事業:做產業鏈或者生態鏈或者平臺。

5,大眾思維,會因失敗的經驗而謹慎。富人思維想辦法把失敗變現,虧損的錢在他們眼裡仍是本金,所以他們沒有虧錢一說。

6,大眾思維往往最忽略的就是時間,富人把時間看的很重。所以能省時間的錢不吝嗇,並想辦法讓時間為自己賺錢。

7,大眾思維對資源的積累意識不強,富人通常很看重資源的積累和變現。

8,大眾思維不考慮資產和負債,比如閒置物太多,折舊成本太大。貶值和升值的逆差在時間的催化下複利會很恐怖。

9,大眾思維是形象化經濟活動,富人思維是數字化經濟活動。比如買車和打車,富思維更偏向後者,因為方便,不用開車、停車,而且開銷更便宜。

10,大眾思維不看重蠅頭小利,富人看重蠅頭小利,並且想辦法積累和量化。

11,富人看重金融屬性,也就是事物的投資價值。企業的投資價值看企業的模式。資產的投資價值看重資產的稀缺性。


有道生涯


其實我覺得自己有點窮人思維,不知道分析的對不對,不過我在努力改變,歡迎指點。



一、在開源和節流方面更傾向於節流,認為一定要省著花,因為賺不到更多錢。說,咱就這點能力,一年攢一點,十年要攢多少。甚至吃喝方面都比較節約,有時也導致病從口入,影響了健康。



二、認為錢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身體、時間、知識。有時為了省錢,一兩頓不吃,或者能坐車的要走路,在學習方面更是投資少,所以思想上一直得不到提高。

三、不懂理財,窮大方。有時自尊心作祟,沒錢也要撐面子。對於錢只知道存銀行吃利息,不敢冒險掙錢,也不懂理財,所以攢了一點,看場病沒有了。

四、窮人認為拿到手上的錢才是自己的錢,而富人認為自己花了的錢才是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