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编者:岳飞是海峡两岸民众都认同的民族英雄,是精忠报国,忠孝传家的典范楷模;岳飞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宝贵财富。第二届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活动的成功举办,两岸师生6天的朝夕相处,让我们领悟了“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天亲”的博大情怀;台湾学子泪别山城重庆的一幕幕感人图景,更让编者感铭在心,思绪万千……

(岳飞网报道)2018年7月8日至7月13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活动在重庆举行。此次夏令营活动由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两岸师生在人民大礼堂合影

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活动的师生共300多人,来自台湾地区的师生代表有72人。京、渝、鄂、豫、晋、苏、皖、蒙鲁、川等10个省市区的师生代表参加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活动。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两岸师生参观湖广会馆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两岸师生在磁器口参观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夏令营营员与重庆市第42中学师生合影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两岸学生在关岳庙拜谒岳飞铜像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两岸学生共同敬献花蓝

重庆关岳庙独一无二的深厚历史文化,是中国故事宏大篇章的组成部分之一。10日下午,骄阳似火。两岸师生来到重庆关岳庙,共同拜谒岳飞铜像,共同敬献花蓝,然后观看大型展览《重庆关岳庙记忆》。重庆史大后方学术委员会专家岳非丘先生,专门为两岸师生讲述关岳庙的抗战故事。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热汗涔涔的两岸师生在一组展览画面前驻足下来,这组画面讲述了1942年3月初,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6军、第66军,约10万精锐之师出兵缅甸,出发之前,代表这些部队的官兵在关岳庙前召开誓师大会,臂刺“精忠报国”,高呼“还我河山”,高唱《满江红》,然后奔赴滇印缅前线。不到三个月,这10万远征军就牺牲6万人。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抗战老兵展示臂刺“精忠报国”纹身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中华民族共同抵御外侮的这一段悲壮历史,引起了师生们的共鸣。而关岳庙岳飞铜像送到台湾佛光山永久安座等渝、台两地岳飞文化交流的诸多画面,更是让两岸师生有了亲近感。

展览制作精美,400多张鲜见的图片、历史资料、档案影印件,讲述了关岳庙历史、岳飞文化、抗战文化、两岸交流等经典故事,充分体现了岳飞精神的当代价值。这次观展活动,成为两岸学子共享抗战历史文化,共享岳飞爱国主义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活动。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两岸全体师生起立,由岳飞后裔岳朝军先生登台领唱《满江红》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嘉宾和夏令营全体师生高唱“满江红”

今年是岳飞诞辰915周年,开营仪式结束时,为表示对英雄的共同缅怀和崇敬,两岸全体师生起立,由岳飞28代嫡孙岳朝军登台领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两岸学子同场高歌,把开营仪式推向高潮。

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忠孝节义根植于两岸的土壤。获得“学岳飞”征文比赛二等奖的台湾义峰高中杨涴婷在“学岳飞”征文中以《民族英雄——岳飞》为题写道:

“古往今来,有许多像岳飞这样的伟大英雄,如勇敢的邱少云,战斗英雄黄继光……我从心底里佩服像岳飞这样的大英雄,他们伟大的爱国精神将流传千古!在这些英雄身上体现的是中华优秀儿女的种种可贵精神和品质,这些可贵精神与品质成为我们少年儿童今后学习和人生道路上努力向前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他们为国家民族奋斗、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向他们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夏令营活动中,海峡两岸学子们以岳飞文化为主题,给大家带来了形式各样的表演,十多个节目让人印象深刻。重庆学生的诗歌朗诵《岳母刺字》,让两岸师生热血沸腾;集体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更是让人思绪万千,泪流满面……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诗歌朗诵《岳母刺字》

学生社团“筝语乐坊”演奏的《满江红》,是由石玉峰老师创作编曲,独特的古筝四重奏余音绕梁。台湾佛光山大慈育幼院带来的舞蹈《宝岛曼波》,嗨翻全场,台湾和大陆的师生一起上台,随着音乐,一起摇摆,将活动推向高潮。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两岸师生参观游览洪崖洞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在抗战遗址博物馆听解说员讲中国抗战故事

台湾菁寮小学校长戴淑娟感慨道:“重庆真的是一个多面性的城市,重庆的文化使第一次来渝的我感到震撼,特别是一些抗战遗址纪念馆,让我找到了共同话题,不禁回想起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故事。”

今天,上个世纪那场残酷战争的硝烟,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渐渐飘散远去,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庆抗战遗址群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海峡两岸中国人了解抗战历史的探访之地。

两岸学子聆听讲解员讲解70年前抗日战争惨烈状况,观看历史珍贵照片与视频,同时观赏黄山翠绿掩映的美景。在这里,历史的喧嚣与自然的沉寂形成鲜明的对照。

追忆往事,激发了两岸师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抗战遗址博物馆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将珍藏于心。为了记住这一段难以忘怀的旅程,两岸学子在抗战遗址博物馆内的台湾光复纪念碑前,拉开第二届岳飞文化夏令营的横幅,留下了珍贵的集体合影。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7月13日早上,是台湾师生离渝返台的日子,六天的行程,“一对一”朝夕相处,畅谈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交流学习岳飞的心得体会,结下了深厚情谊。在宾馆驻地告别时,42中任莎莎与台湾普门中学刘倚均不忍分离,抱头痛哭起来;42中王雅与台湾普门中学刘惠君紧紧相拥,泪如泉涌;42中侯宜楠与台湾树德家商幼保科杨佳卿同学深情告别,哭成了泪人儿……两岸学子难分难舍,一次次拥抱,一次次分开,一次次深情相约,一次次泪湿衣襟,这一幕,深深感动着上班的重庆市民。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共同高歌《满江红》台湾学子泪别重庆

再见了,我亲爱的同学,再见了,我亲爱的朋友!也许,一次次的离别就是为了再次相见!

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命运共同体,在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两岸青少年谁都不能缺席,也一定不会缺席。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也拥有共同的明天!我们一定会再——见!(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