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比张之洞和袁世凯还厉害,却被砍下脑袋扔进煤油桶

太子党执政是晚清的鲜明特征。面对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满清贵族只相信自家人,设立皇族内阁,企图绝对掌控政局。俗话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一片昏聩老迈的满族亲贵中,还是有一些干才,如良弼、溥伟、端方,特别是端方,能力素质首屈一指。世人认为,大清要想延续,不能不搞新政;搞新政,不能没有端方。然而,在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面前,端方却最早被送上革命祭台。

与提笼玩鸟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相比,端方简直就是一个异类。他才干突出,被称为“旗下三才子(荣庆、那桐、端方)”,属于朝廷重点培养的太子党。更难得的是,端方思想开明,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他凭借贵族身份,被荣禄和李莲英保护,不仅未受牵连,反而高歌猛进。6年时间里,他从道台开始,一路青云直上,做到直隶总督。

此人比张之洞和袁世凯还厉害,却被砍下脑袋扔进煤油桶

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端方积极实干,建学堂、办报纸、造兵舰、管陆军,派遣留学生,只要是革新之事,没有不参与的。他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和省立图书馆的创办人,还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在担任江苏巡抚时,他大力革除送红包的陋习。1905年,端方被清廷选拔为五大臣之一,出使西方考察宪政,成为立宪派的代表人物。端方遍访欧美和日本十国,编写《欧美政治要义》,为立宪提供教科书式的参考,受到舆论普遍推崇。

而且,端方艺术修养极好,在篆刻、收藏、文化等领域很有造诣,是中国收藏外国文物第一人。郑孝胥评论说:“岑春煊不学无术,张之洞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端方有学有术。”

能够与袁世凯、张之洞齐名,端方不可谓不能干。然而,端方运气又有些背。一方面遇到满清处于末世的大环境,再大的才干也要打折扣。刚当上直隶总督不久,端方就因为给慈禧遗体拍照被人诬陷礼节不恭而革职。另一方面,满清宣布铁路国有,引发川人强烈义愤。四川爆发保路运动,群众围攻成都。四川总督赵尔丰大开杀戒,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清廷看中端方在湖北政绩颇佳,启用本已赋闲在家的端方担任铁路督办,令其率领湖北新军两个标(团)从武昌出发,经过宜昌、万县、重庆、内江,准备进入成都,镇压叛乱。

此人比张之洞和袁世凯还厉害,却被砍下脑袋扔进煤油桶

骑马照

端方何等聪明,眼见保路同志军虽是乌合之众,但声势浩大,而赵尔丰还能坚持,便决定等待两败俱伤时,自己再出来收拾残局。他这一路磨磨蹭蹭,走了两个月。11月13日,队伍才到资州(今天的资中县),一停就是14天,既不进剿,也不勤王。据资料显示,其实端方本人也反对铁路国有政策,但因命令在身,不得不从。听说武昌起义的消息后,端方曾谋划在四川响应各省独立,或退守西藏静观其变。然而,端方的满人身份,决定了他不可能获得新军支持。

尽管端方严格控制电报往来,但武昌已经变天的消息还是通过革命党在重庆的渠道传到了军中,引起所属两团人马哗变。这两个团新军的家属都在湖北,不愿再去四川卖命。

就在进退维谷之时,22日,重庆宣布独立,而成都即将独立,前后路均绝,新军人心更加浮动。眼见形势危急,端方苦苦支撑,谋士纷纷逃离。1911年11月27日,新军中的革命党借发饷为由,冲进端方的帐篷,把端方和弟弟端锦的头割了下来。为了防腐,把头放在浸满煤油的桶里,送到武昌,作为给新政府的“投名状”。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说:“他是满人,但属于满人中的佼佼者……野蛮杀害端方,引起人们普遍的谴责。”

此人比张之洞和袁世凯还厉害,却被砍下脑袋扔进煤油桶

端方墓

大清最能干的端方被杀,固然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政局由立宪过渡到革命的必然。

参考书目:

1.《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社,2013年

2.《民国那些年》,团结出版社,2015年

3.《中国军事史略》,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