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病,是要做胃镜还是查幽门杆菌?

爱情阳光


我是来自星星的萌医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正如题中所说,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是消化科针对上消化道疾病最常使用的两种检查手段。但是,这两种检查手段应该如何选择呢,怎么样才能在保证性价比的情况下做到精确检查呢?

1.先说胃镜检查吧,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胃镜检查的专业说法应该叫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检查,是应用最早、进展最快的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适应证比较广泛,一般说来,一切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不明者,均可进行此项检查。主要适应证如下:

  • 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食欲下降等上消化道症状,原因不明者。

  • 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早期检查不仅可获病因诊断,尚可同时进行镜下止血。

  • 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或不能解释的上消化道病变,特别是黏膜病变者。

  • 需要随访观察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术后胃、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

  • 需作内镜治疗的患者,如取出异物、镜下止血及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与结扎、食管狭窄的扩张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摘除等。

2.说完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我们在来说说幽门螺杆菌检测。不过,相对于内镜检查的复杂性,幽门螺杆菌检测的适应症十分统一和简单,那就是:我们不推荐在未进行任何内镜检查情况下直接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而应该在明确存在消化性溃疡或者胃炎伴糜烂出血的情况下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欢迎关注我的悟空号:来自星星的萌医生


来自星星的萌医生


胃病,即许多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它们有一些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那么,得了胃病,是要做胃镜还是查幽门杆菌?

对于胃病的检查,原则上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给予相关的检查。胃镜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是两个独立的检查。

一、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为了确定胃病类型,胃损伤部位和程度。用胃镜进行胃检查时,病变组织被放大, 医生在视野非常清晰的情况下,可以对胃内疾病一览无遗,检查无死角、无损伤、诊断率高。检查与治疗安全、时间较短,患者检查时一般没有太过明显的不适症状,检查后能较快恢复,检查结果较为准确,有利于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胃镜还可以进行采样检测:可在患者需做胃镜检查时“搭车” 采样,在活检采样时一起作显微镜检查.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

二、幽门螺杆菌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目的是检查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等,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一旦查出这一深藏于胃内的罪魁祸首,便可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予以根除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有许多方法,如活组织镜检、幽门螺旋杆菌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等。也就是说如果单独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没必要做胃镜。目前不同医院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方法都是有特异性的、快速的。

综上所述,一旦患了胃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早做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网


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检查之间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病人来问做了胃镜是否就不用再查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检查是否可以替代胃镜?今天我就带大家梳理一下二者的关系。

二者联系

简单的说,胃镜检查过程中可以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在临床上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手段包括两大类:侵入性检测和非侵入性检测。前者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测及培养等;后者包括C13或者C14尿素呼气试验(俗称“吹气”)、粪便HP抗原检测以及血清学检测。而所谓的侵入性检测实际上就是在胃镜下完成的,所以做过胃镜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报告单,其中一项就是HP(+)或者HP(-)。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快速尿素酶试验和C13或者C14尿素呼气试验。

二者区别

一般来说,做了胃镜并在胃镜下行HP检测后就不需要单独再通过其他手段检测HP了,但是单纯检测HP却不能代替胃镜检查。因为检测HP只能说明幽门螺杆菌是否存在以及数量的多少,却不能直观的观察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情况,而做胃镜的时候可以“顺道”取一块胃黏膜组织来检测幽门螺杆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呈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无论是胃镜下行的快速尿素酶试验还是以C13或者C14尿素呼气试验为代表的非侵入性检测手段,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比较高,但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基本没有痛苦,可以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总结

通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胃镜和查幽门螺杆菌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应用何种手段检查需要灵活把握。

如果反复胃不适,为了检查胃病变情况,优先选择胃镜检查,一方面明确胃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程度,同时又能检测幽门螺杆菌,并根据胃病情况决定是否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即根除幽门螺杆菌有相应的指证,并不是只要又有幽门螺杆菌就需要除掉的)。

如果已经做过胃镜检查了,并达到指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治疗后复查时可以选择没有痛苦的“吹气”来评价治疗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大家,如有疑问,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希望大家关注并支持我,我会努力为大家分享最科学的健康知识!


Dr赵


老规矩:先说答案,胃镜是可以检查出幽门螺旋杆菌的。胃有持续的难受通过好好保养还没有好转的话最好还是建议做个胃镜。

做胃镜目的有三个:第一排除一下有没有胃癌。第二;只要不是胃癌,一切都好说,反正短期之内是死不了的,做胃镜也可以明确一下胃内大概情况,可以更针对性的治疗。第三:做胃镜还可以顺便查一下幽门螺旋杆菌,根据胃镜的结果来判断指导是否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胃镜下直接可以利用快速尿素酶实验诊断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下图所示,红色的就代表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

还有查幽门螺旋杆菌和查胃镜并不是两个独立的检查,一般来说查胃镜,胃镜发现有问题,比如发现有胃糜烂、十二指肠溃疡、胃萎缩再合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那就治疗胃病的同时一起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如果单纯查幽门螺旋杆菌的话只是根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杆菌,但是胃里面到底是什么问题却不知道,不同胃病吃药的疗程是不一样的。如果单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不做胃镜的话把早期胃癌给漏了就不好玩了。

恩,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关于什么情况下必须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如果综合养胃,建议翻看一下我在头条发表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在下面留言一起讨论。

配一张图片,是胃内多发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这种情况下最好就是建议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掉。

恩,祝开心。


消化内科叶医生


按照医生的角度来说,当患者胃部有不舒服和其他症状出现的时候,肯定会建议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因为胃镜可以更加全面,更加直观的看到胃部疾病的变化,可以明确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胃镜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胃镜不仅仅局限于胃,而且还可以对食管和十二指肠部位的疾病进行诊断。


小克觉得胃镜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进行病理活检,当胃镜对某一部位的病变不明确时,可以夹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不但可以明确是否由幽门螺杆菌或是其他原因引起,还可以明确是否为恶性和良性。对于后期的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而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太过于片面,只是针对幽门螺杆菌一种病因,虽然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部疾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可是幽门螺杆菌检查只能明确胃部疾病是否由幽门螺杆菌引起,无法判定胃部疾病的发展和程度,也无法判定病变是否良性和恶性。

但是站在有些患者的角度,他们惧怕胃镜,觉得胃镜检查太难受😖,所以更愿意选择检测幽门螺杆菌这一无创检查来明确疾病。如果幽门螺杆菌确实阳性,那么就可以避免难受的胃镜检查了。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补充,如有疑问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和私信留言。最后记得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小克医学


慢性胃病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


各种胃病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呼气检查只能查幽门螺杆菌,用抗生素治疗。其他的胃病这种方法就查不出来。


胃镜检查虽然让人难受一点,可是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直观的看到胃的情况。凭医生的经验可以确定是哪种胃病,可以更好的对症治疗。

当医生对病灶有疑问时,还可以通过胃镜取组织活检,这样可以确诊胃病种类。方便快捷的诊断治疗。

胃息肉也是转化为胃癌的一个因素。我就是因为胃痛,作胃镜检查,诊断浅表性胃炎。可是长了个息肉,医生给我做胃镜时,顺便给我钳除了这个息肉,化验良性,排除了胃癌。

所以我觉得做胃镜很好,直观的就确诊了病情。幽门螺杆菌也可以查,很简单,呼口气,就行。病人无痛苦,价格也不贵一百元。


霹雳火杂谈


胃病是个笼统的概念,传统所说的胃病主要是指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常见疾病。如果广泛胃病应该包括虽有的良恶性疾病。

再看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是两个不同的检查手段,尽管有些医疗单位在做胃镜检查时会同时做幽门螺旋杆菌检查。

两种检查基本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的常用方法就是吹气试验,比较简单,并且没有痛苦。但是这个检查仅仅了解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但是不能了解整个胃部情况,比如有无胃炎及严重程度、有无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及程度、有无占位等疾病。

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及十二指肠近端病变的可靠手段,但是相对来说比较痛苦。如果想了解全面的食管胃部情况,建议做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的好处就是全面了解食管、胃粘膜情况,有无炎症、溃疡,有无肿瘤,包括恶性肿瘤或其它良性肿瘤,包括粘膜下的间质瘤瘤。如果在做胃镜前给医生说想了解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可以同时检查的。胃镜检查发现胃内有异物时,可以取活检,明确病理性质,区分良恶性。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胃作为人体消化食物的重要场所,每天都要接受外来食物,所以难免会受到侵袭导致发病。胃病发生后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胃镜或者幽门螺杆菌检查,这两种检查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检查手段的原理。胃镜是通过一根黑色塑胶包裹的光纤维的细长管子,其头部装有摄像头,由口腔进入食管、胃、十二指肠,通过摄像头摄取的影像图来直观的观察上消化道的情况,并且还能提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上消化道检查方法。幽门螺杆菌检查是患者服用碳14标记的尿素,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话,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分解碳14标记的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通过收集从口中呼出的二氧化碳即可测出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其具体数值。虽然胃镜通过活检也能检测幽门螺杆菌,但是精准度上相较于14碳呼气试验还是差一些。

一般情况下,来就诊的患者如果是青年或者少年并且伴有间断胃痛、胃胀、口中异味或者嗳气等症状,我们一般都建议先做一个14碳呼气试验以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青年或者少年人群由于上学或者工作的原因经常在外就餐,而餐具是传播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重要媒介。

青中年人群来就诊的话,如果胃病时间较短,症状比较轻的话一般建议先做14碳呼气试验;如果是胃部疾病多年迁延不愈或者症状较重的话,一般建议先做胃镜,已排除一些恶性疾病。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有时候会根据患者症状建议他两种检查都做。

几日前,在门诊碰到一中年女性,腹痛剧烈呈针扎样疼痛,以前没有胃病史,综合考虑后建议她做胃镜。检查结果出来以后让人哭笑不得,原来是一枚枣核卡在了幽门口附近,幸亏做胃镜检查及时发现并取出。如果枣核不幸进入肠道内卡在某处的话,那有可能需要手术才能取出,那样的话痛苦不说,花钱也多。

最后,具体要做何种检查要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切不可自己胡乱决定。

本期答主:宋艳琦,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胃病是广义性的病名,其中有代表性胃病有胃炎,胃溃疡,十二肠球炎,等还多种,胃镜能查出胃异态多种病变,而幽门杆菌是胃的病态细胞菌,胃镜是不易发现的,在这个问题中连有些医师胡说不通。按中医说,一时性的胃寒,胃胀也是胃病,那是不需要作任何检查的,又说幽门杆菌,是西医命名,叫胃炎,所以要作什么检查还是你自己和医师的综合考虑为好。


初心920922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内科程勇教授介绍:

检查完幽门杆菌,如果确实有菌,且指标数值很高的、有明显症状的,建议可以做杀菌处理。但是消除幽门螺杆菌并不能代表治好了胃病,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还是需要胃镜的辅助。

很多人在得了胃病后,会有这样的问题:胃镜做还是不做,多久复查一次?因为人们认为,做胃镜的过程很痛苦,有的人害怕活检对胃会造成损伤,所以不想做胃镜检查或者不想频繁做胃镜检查。因为胃炎,特别是有萎缩、肠化、异型增生主要的诊断需要依靠胃镜以及病理检查,因此建议反复发作的慢性胃炎、有肿瘤家族史的胃病病人,应定期胃镜并常规病理检查。

至于做胃镜检查的频率,要根据病情的程度有所区别。慢性胃炎一般一年复查一次胃镜,有中度以上肠化生、轻中度异型增生者应半年复查一次,重度异型增生和不完全性大肠型肠化生最好3个月复查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