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的老教师,仍然没取得中级职称,你怎么看?

山前翠竹


这是哪里啊?感觉很惊奇。笔者本地一般来说过了35的都评了一级。倘若过了五十还没评上一级,那就是“奇葩”了!



笔者第一次听说年近50还没评上一级职称,源自河南的李芳老师。李芳老师和我同年,中师毕业只比我迟一年,只到去世前仍是二级教师,第一次听说很是震惊。给我的感觉可能河南老师待遇更低一些,职称也更难一些。

李芳老师正式中师学历,工作年限有29年,还是二级,真令人奇怪。按照我地政策,本科毕业5年,专科毕业7年,中师毕业12年就可以评一级的。难道各省的评职称条件不一样吗?

当教师的最大悲哀就是职业的天花板太低,很多人即便评上高级,一生也只是个教师,即便当了校长,不当的时候身份还是普通教师,按照我们本地的评职称的标准,大学毕业第二年就可以评上二级教师职称,那么也就意味着以后几十年就在原地踏步,这样一参加工作就到了头的工作,还有什么积极性,还能苛责老师不努力教学?

我看到一个云南的朋友也说有好多年近五十也没评一级的。



但不管哪里,工作几十年了,还是二级职称,这是说不过去的。岂不是有些人利用职称故意下作老师吗?老师被欺负久了,但总还有出头之日。

强烈建议,马上给工作几十年的老师解决一级职称问题,如此的地域不均衡,公平就无从说起,你说呢?


文轩阁


人过五十的老教师,仍然没取得中级职称,你怎么看?


这种情况不少,去年一个女教师退休,55岁,中二退休,为人正直,教学特好,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英语课,成绩好,学生爱戴,家长评价高。1986年参加工作,31年教龄。民办教师截止到1985年,1986年参加工作算是代课教师,这位老师后来以代课教师身份,考中中师,取得公办教师资格,然后中三,中二,然后就打住了,晋级中中师学历问题,曾经很长时间制约着中级晋升。再后来,够了中级条件了,年年没有指标,就是学校有个指标,也被钻营者抢先了去,年复一年,无望,去年,退了,晋中级大门永远关闭。



还有一部分评了未聘,工资没落实,等于没晋上。这些最早的有2004年的,评上了中级,但没有聘任指标,已经是14年光景,高级就直接无望了,年龄大的54岁,退休前能聘上就是最大的乐事了。


当然,个别的因为考核中有“基本称职”,所以晋级历史上曾一度“一票否决”,这是特例。


人过五十的老教师,仍然没取得中级职称,除去考核等特殊因素,我觉得不是哪一个老师不好,而是因为我们的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太小,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太小,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太小,指标太少,指标太少,指标太少,造成的。



走过万水千山2018


其实现在这样的老师不在少数,因为各种原因,中级职称都没有评上,大概这几种情况吧,一是条件够了,但是名额有限,有些新建学校可能名额较多但是老教师基本是老学校,所以没有名额的情况下,你再优秀也没办法。二是有些老师比较实在,一心扑在教学上,在学校教学评比比较优秀,但不关心一些比赛活动,不善于表现示的课堂,有自己的教学经验但不适合大环境的模式,其实最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有时不是统一的。三是不愿意去评比的一部分老师,可以说是“”淡泊名利“”,不愿意参与,并不是不认真教学,而且觉得把自己的书教好就可以了。可能还有其它情况的,但终归一种,老师的教学好坏不能都用职称来衡量,有的职称很高但教学不一定是学校里最好的,不一定是最认真的。职称只能说明代表部分情况。


讲你所想


写在前面的话

职称,教师的痛,说起来都是泪。于是,有人建议取消教师职称,有人建议职称和工资脱钩,按教龄发放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怨声载道,牢骚满腹。



人过五十还没评上中级职称,个中缘由并不复杂,现在来理一理,说一说。

一、中级条件

1、学历,也就是毕业证(后取学历也可以)。

2、初级在职年限。

3、五年考核合格,有一个优秀。

4、论文。

5、县级公开课或示范课。

6、指导年轻教师情况。

7、代课工作量达标。

8、在职班主任三年经历。

9、县级以上模范或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县级以上教育工作者。

10、继续教育近五年达标。



二、你的问题

1、学历不达标,当时小学中师,初中专科,高中本科,后取学历也可以的。按说不应该吧,你至少是中师毕业的,前几年成人自考、函授也是很容易的,只是学费多了点,你懂得。

2、论文,按你这种情况,当时的论文在报纸上发表个豆腐块就可以,现在必须是省级个国家级的,对你来说,想通过正常渠道就比较困难了。

3、公开课,干了几十年应该有的。

4、代课工作量、班主任经历、模范等应该都没问题。

5、年龄大了,是不是没参加继续教育。

6、不会是师德出了问题,一票否决吧。



三、举例说明

我们这里也有部分老教师,没进中级级。

存在问主要题有:

1、家庭条件好,心里不重视,根本就不考虑职称。

2、多年不参加继续教育,卡住了。

3、中师毕业,在初中任教,学历不达标,转到小学的解决了,没转的放弃了。

4、指标,现在中级指标不存在了,够条件就可以参评,你应该有机会的。

到底不知道你属于那种情况,毕竟辛辛苦苦干了近三十年,应该争取呀,有困难找领导,估计也不会为难你的,破格不是没可能。

不要放弃,努力争取,拿出干工作的劲头,会成功的,祝一路顺风。


瓦良格


如果人过五十,仍然没有取得中级职称,只能说明当事人或者学历不够,或者对此不在意。其实,大家都知道,评职称都是有限制和指标的,尤其高级的,那不单单需要教学等各个方面的实力,还需要关系实力的。名额就几个,这么多人怎么办?你懂的。


独立疏篱趣味浓


人过五十的老师,仍然没有取得中级职称,很正常。我的同事有多少人退休了,都没评上中级职称。

没有评上中级职称,不是老师工作不努力,也不是老师工作成绩不优秀,有些老师一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任教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一直到退休都没评上中级职称。

评不上,原因有多种,不知别的地方咋样,我们所在的地区是:

一,中级职称名额放到学校很少。

我记得第一次评职称,我们学校只有3个名额,20几个老师都够基本条件,最后这3个名额全被毕业班老师用了。

二,评职称间隔时间太长,而且没有规律。

第一次评了职称后,三四年都没有评职称的消息了,好像是第五年才第二次评职称,只给了学校一个名额,听说还有一个名额被学校领导隐瞒了。然后再是几年没消息。

三,多方作弊。第三次评职称时,有4个名额,学校分了3个,有一个名额被教育组领导走了后门,给了学校一个老师,根本就没有上会评,直接填表,办完各种手续上报了。

如此评职称,有多少老师能有机会评上呢?所以,许多老师到退休都没有评上中级职称再正常不过了。

在学校工作的人都知道,评职称不是只看你的教学成绩和工作态度,有很多人情参合在里边。只知道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如果不是特别突出,领导们担心民意,不敢对其下手,就真的很难评上职称的。

总之,只要身体健康,评不评得上职称不重要,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我觉得除了比同等条件评上中级职称的人每月少几百元之外,什么都没少。坦然面对,活得开心些就行了。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欢迎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


牵住夕阳的手


我这里人过五十,没有中职的也很多。这个要看是什么原因了,有自身原因也有职称评定方面的问题。


下面就多方面分析,并以我十五六年在四五个学校的经历来解答。

中级职称从专业技术人员十级岗位到八级。工资相对来说就高一些。

这些没有晋级到中级的老师中,主要原因有:

1、以前是民办教师转正的

2、最初评职称是1986年,他们没参加工作几年,没有资格评,后来各种原因没有指标,或者学生考试成绩不是特别高,总是错过。

3、最开始评职称那十来年,中级职称的评定,老师每个人要交800块钱,而当时800元是每个老师半年的工资。缺钱而没有评。

4、到后来,职称越来越难评,指标越来越少,年轻人越来越多,从知识结构、精力、家庭负担方面、孩子教育方面,让这些老教师“越老越不值钱”。


于是,职称评定便遥遥无期了。

别说老教师了,就拿我来说吧,工作十五六年,正宗科班出身,学历本科,干过小学的几乎所有的工作。教过复式教学,包班上的学年十二三年,年终期末考的成绩也经常名列前茅,一直没有晋级指标。

2017年10月,全乡老师晋级,十级满五年的全晋级为七级,不讲别的条件。

而晋级中级职称要“倒查三年成绩”。

我没有轮到晋级中级,工作十五年还是十二级,因为刚好2015年我接手一个别人留下的烂班,低乡平均分。

这就算是我的原因吧!


总结:身体很重要,心情调节好。用一副对联来总结吧:“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毕竟都天命之年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也许,他们的苦,我们不懂!


让雄多吉


首先,应对这个老师表示同情吧,虽然这个用词不太合适。要说一个老教师,过五十的了都,还没有评上中级职称,确实有点反常。

但是,我们不了解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哪方面受限呢?这些都得考虑,总之应该有其影响的因素在里边。我们先排除一些硬性的不合乎的因素吧,比如是不是曾经受到过什么处分啊,还有相应的文凭不达标啊等等,如果都没有的话我们再具体分析看看。

做老师的,也得分个小学啊,中学啊,还是在高等学校里呢?这些方面不同的级别学校,评选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也不能就笼统的怎么看待,就说是怎么这么不合理啊等等。

如果说在以前还可以凭借教龄与什么年限来参加职称评选的话,近几年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一般都是从上一级单位经过综合考量,下达给学校各级参评的指标,然后就是学校内部达到要求合乎条件的进行竞争,这一关就挺残酷的。因为这里边有年限分,荣誉分,班主任分,历年的绩效考核分等等,都是硬性的公开的;由于都很重视和在意,所以不少的老师在自己努力算好的同时,还得时时关注别人是否真实有无造假(而不是遗漏)。我知道的,就有的老师由于职称评定的竞争,而告发(或者叫“揭露”)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甚至是同一个办公室的、或者说同学以及朋友),以至于双方反目成仇不再往来。

说真的,年龄越大竞争力越差,这是公认的道理。但是面对现实,应该采取“哪里差,就补哪里”,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当然了,有的能补,比如班主任啊,教学荣誉啊,或者说为了绩效可以主动担任备课组长或学科把关什么的;有的可能就补起来,有困难或者干脆补不了了,那也没有办法的事。

总之,对于职称的评选,能争取的还是努力争取吧,毕竟收入上不是影响一天半天的,还有退休以后的时候呢。如果已经无望,那也得正确对待不可消极从事,毕竟人生也不只是职称这一点事最重要;好好生活,珍惜与父母子女的家庭生活,做好家庭支柱的中间力量,照样可以活的有滋有味。


读书评书2017


人过五十的老教师,仍然没有取得中级职称!对于这样一个现象,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中级职称的比例低。现在教师的职称聘请名额比较少,这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尤其是在县级以下城市,教师的职称是非常少的,职称数量与教师数量严重不匹配,导致一些教师不能聘上中级智职称。而且在聘职称上,一般只要聘上职称就会到退休才停止,如果同龄人多的话,很多人也就不会有机会聘职称了。

二是自身条件不和聘请。现在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很多人虽然教学质量非常好、很受学生爱戴、人品也得到了认可,但是学历却成为了他们的关卡。五十多岁的教师不乏有人学历只有高中水平,他们的的学历有可能成为了限制,亦或是其他的条件将其阻挡在中级职称的文门外。

三是人际实力不足影响。在教师聘职称的问题上,不单单只要教学质量好、同学好久可以了的,还需要领导、同事之间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再好的成绩也无济于事。也就是说,在教学质量上好、人品好等,还得需要其他同事、领导的认可,才可以有机会。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公务员考试、体制内问题答疑解惑,如有疑惑,可以私信、留言。

东爱雨公考


我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我不知道你问题问的中级职称是指的哪一级,现在中小学教师的职称 分为二级,一级,和高级。你说的中级应该指的是一级吧!

首先,学校的职称晋级有其严格的规定,尤其对学历要求有特别的规定,晋级高级教师必须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我身边就有几个老教师就因为没有大专文凭,一直到退休也没有晋级高级教师,遗憾的退休!



第二,晋级职称要求教师必须有论文,还要有哪一级的获奖课,一般老教师埋头工作,不重视参加这些评比,可是晋级上一级职称是业务方面的大比拼,参加每一项的获奖都是要加分的!每到评选职称的时候老教师都是空空如也,在和其他教师的PK中败下阵来!


第三,职称的评比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作为老教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推崇和赞扬的!而且这样的老教师一心扑在学生上,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到教育事业上!他们所教授的学生成绩特别好!对于这样的老教师职称管理部门是不是该考虑一下给予适当的条件放宽!作为老教师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当然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再去参加各种活动学历进修已为时已晚,但是只要上一天班也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希望有关的部门给予老教师机会!

对于有关教育职称评定管理者老说能不能考虑这节老教师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教师情怀,不拘一格评职称!


对于老教师来说作为教师,对于职称我们很渴望,但是不能把职称作为你教育成功的目标!看看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都没有获得中科院院士你是都可以释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